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47 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开庭审理是指在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合议庭的主持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全部诉讼活动。 ①开庭审理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充分地行使其诉讼权利。 ②开庭审理有利于对证据和案件事实进  相似文献   

2.
47 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开庭审理是指在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合议庭的主持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全部诉讼活动。1)开庭审理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充分地行使其诉讼权利。2)开庭审理有利于对证据和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审查核实。  相似文献   

3.
47 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开庭审理是指在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合议庭的主持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全部诉讼活动。 1)开庭审理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充分地行使其诉讼权利。 2)开庭审理有利于对证据和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审查核实。 3)开庭审理有利于开展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办案效果。 4)开庭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办案质量,作出正确判决。  相似文献   

4.
47 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开庭审理是指在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合议庭的主持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  相似文献   

5.
径行裁判作为我国二审程序中特有的审理方式,是对开庭审理的一种补充,也是立法者试图在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的产物。径行裁判的审理方式在缓解诉讼压力、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司法实践中肆意扩大适用无疑会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造成损害,必须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是指民事案件受理后,开庭审理前,法院或当事人围绕开庭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它既独立于庭审程序,也是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本文对我国的审前程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制度价值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诉讼当事人概念有两种理解:实体当事人和程序当事人。造成当事人概念理解上的二元分野原因,是他们的诉讼理念差别及法律所确立的诉讼逻辑起点不同。我国学界普遍将“直接利害关系”理解为完全实体法上的关系,从而否认实体当事人在理论上与实务上的意义,实际上是割裂了诉讼当事人概念的实体性因素与程序性因素的联系,容易导致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不尊重及普遍的诉讼实务现状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类型是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鉴国外行政诉讼类型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我国的行政诉讼可以依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和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来进行分类。根据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不同,行政诉讼分为行政相对人诉讼、其他利害关系人诉讼、公益诉讼和机关诉讼。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行政诉讼分为形成诉讼、给付诉讼和确认诉讼,其中形成诉讼包括撤销诉讼和变更诉讼,给付诉讼包括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确认诉讼包括积极的确认诉讼和消极的确认诉讼。  相似文献   

9.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由超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换过程中,更加强调当事人的主体作用,法官职权得以弱化,这一变革对促进诉讼的民主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若过于强调当事人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法官对民事诉讼进程的指挥作用,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从而引起诉讼迟延。因此需就法官对诉讼进程的指挥作用予以规范,设立法院行使诉讼指挥权的原则,即依法恰当行使原则、中立性原则及不违反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原则,在此基础上将法院的诉讼指挥权分为程序性的指挥权和实体性的指挥权,以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实质上的公正价值,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权。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实体法的指导原则,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了显著影响。它要求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行为时,必须诚实、公正和善意,对诉讼参加人滥用诉权、作虚假陈述等不正当诉讼行为予以限制,同时禁止法官滥用裁量权、实施突袭性裁判,以维持当事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最终实现诉讼程序公正。因我国的民事诉讼未实行当事人主义模式,民事诉讼法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时应特别关注对当事人正当诉讼权利的保护,注重防止法官滥用职权,维护制定法的稳定及尊严。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诉讼行为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但对其进行分析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上,在理论上很少具有高屋建瓴的分析。为此,我们应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基础(诉杈)上,分析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本质、作用机理和保护的问题,探讨当事人如何进行诉讼行为以其与法院形成内在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1.公示催告的公告应该  A.张贴在人民法院公告栏内 B.在有关报纸上刊登 C.在其他宣传媒介上刊登 D.张贴于交易所 E.张贴在其他任何地方2.构成共同诉讼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的 B.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同一种类的 C.在办案过程中合并审理的 D.可以减化诉讼程序的 E.可以减少诉讼成本的3.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可以是  A.三人 B.四人 C.五人 D.七人 E.六人4.在开庭审理时,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  A.向证人发问 B.向鉴定人发问 C.向勘验人发问 D.向书记员发问 E.向审判…  相似文献   

14.
诉讼、作为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其给予权利主体的公平结果同样应是经济合理的。这种经济合理不仅要从国家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谈,更为重要的是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同时,诉讼中的成本与收益往往左右着当事人对诉讼的抉择及其在诉讼中的行为。这就使得分析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成为必要。因此,该文力图归纳出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诉讼成本收益对当事人行为产生的影响,但是,诉讼的经济仅仅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同样是不够的,所以,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应对诉讼成本与收益进行合理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民事审判活动中 ,关于法院审判行为与当事人诉讼行为之间的关系 ,亦即法院与当事人间诉讼权限的分配 ,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国家 ,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因而形成不同的审判模式 ,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通常认为存在注重法院职权的职权主义和注重当事人行为的当事人主义两种基本的审判模式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审判模式而各具特征 ,当事人主义强调民事审判以当事人双方积极的诉讼活动为核心展开 ,依据当事人双方的主张举证而进行 ,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分权利 ,并以此影响甚至主导诉讼 ,法官不是积极地参与 ,而是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扬弃考察,设计了以第三人方式增加诉讼当事人,取代当事人变更制度,以便为解决诉讼中出现的当事人不适格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即在诉讼过程中,当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一方实体不适格时,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征求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不是以实体适格当事人更换实体不适格当事人,而是保留实体不适格当事人作程序当事人,让本案的实体适格当事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增加制度的建构——试论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扬弃考察,设计了以第三人方式增加诉讼当事人,取代当事人变更制度,以便为解决诉讼中出现的当事人不适格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即在诉讼过程中,当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一方实体不适格时,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征求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不是以实体适格当事人更换实体不适格当事人,而是保留实体不适格当事人作程序当事人,让本案的实体适格当事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8.
诉讼、作为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其给予权利主体的公平结果同样应是经济合理的.这种经济合理不仅要从国家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谈,更为重要的是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同时,诉讼中的成本与收益往往左右着当事人对诉讼的抉择及其在诉讼中的行为.这就使得分析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成为必要.因此,该文力图归纳出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诉讼成本收益对当事人行为产生的影响,但是,诉讼的经济仅仅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同样是不够的,所以,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应对诉讼成本与收益进行合理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构成诉讼上的自认,须具备时间要件、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诉讼上的自认一般说来具有两方面的效力:其一,对当事人的效力;诉讼上自认的构成,免除了他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其二,对法院的效力;诉讼上的自认对法院有拘束力,即无论法官本身如何看待案件事实,都应当把当事人的自认当作真实对待,并以自认的事实为基础进行裁判,不得对自认的事实作出相反的认定。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全部承认的,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举证责任;如果仅为部分承认的,只能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部分事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制度是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有关它的程序理论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给于了密切关注。代位权诉讼不仅在于保全债权,还在于直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通过对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成立要件、诉讼标的特殊性、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代位诉讼对当事人发生的效力以及代位诉讼的管辖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