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苍茫无际的甘肃西部大漠,有一片被祁连山雪水浇灌的绿洲,那就是敦煌。无与伦比的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国文化最为璀璨的明珠。为敦煌艺术而贡献毕生的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常书鸿,则被人们公认为是敦煌瑰宝的守护神。他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常书鸿1904年出生在杭州,满族,  相似文献   

2.
边塞绿洲敦煌,由于有着灿烂的敦煌文化,而蜚声海内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博大的历史宝库,深厚的文化底蕴,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熠熠生辉。而敦煌体育文化,作为敦煌文化的分支,一直随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而被弘扬和光大,同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从敦煌壁画中透视古代体育文化,对于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特征,现代体育项目对古代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40年的艰苦创业,已今非昔比。当你携妻带子踏着平坦的马路漫步街头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有多少英雄儿女为打开绿色宝库所历经的百般艰辛和困苦;当你同伴侣漫游北山公园和滨河生态园或嬉戏,或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又有多少英雄儿女长眠于雪原林海之中;当你在各自的岗位上愉快的工作或静坐家中细细品茗,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曾在这块土地上战  相似文献   

4.
敦煌,凝聚着连绵相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的文明,是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敦煌宝藏现世以来已走过百年风雨,敦煌学诞生后亦经历世纪沉浮,《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以讲述故事的手法,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以及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最终将“敦煌学”带回故土的历程。这本书在展现敦煌学当年面貌的同时,折射出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对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更是一次带领读者追寻文化情感的心灵旅程。  相似文献   

5.
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起点,任何时间都不会太晚.这,是人生旅行的奥秘.如果说在传统纸媒工作的七八年是游览祖国的大好山川,最近4年来的数字化跋涉,就是在穿越丝绸之路,寻找那一处处让人喜不自胜的绿洲.  相似文献   

6.
我们评价一部书是好是坏,可以有许多标准,诸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学术的等等。但创作有自由,出版有纪律,这是一个常识,而出版纪律最起码的要求之一是要讲来思想性,如爱国主义,这应该是每一个国人都能接受的。就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就会发现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敦煌──段文杰与莫高窟》这部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敦煌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杰作,是艺术的瑰宝、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引起举世瞩目,也引来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觊觎。在某种意义上说,敦煌这片神奇而又壮丽的区域,既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也记录着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幅马赛克画,我们只能一片片地把它贴出来。我希望,我们的观众读者能一块块地理解、吸收,可能过一段时间,从比较远的角度来看它,才能看清。如果看得很具体,一篇报道一篇报道地看,可能就是一片黑,或者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幅马赛克画,我们只能一片片地把它贴出来。我希望,我们的观众读者能一块块地理解、吸收,可能过一段时间,从比较远的角度来看它,才能看清。如果看得很具体,一篇报道一篇报道地看,可能就是一片黑,或者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个新闻宝库”。新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新闻资源。它位居中亚,毗邻五国,古有丝绸之路连接,今有欧亚大陆桥贯通,1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为世人所关注;地域辽阔,资源富有,且不乏稀世之物;三山三盆,环境独特,茫茫大漠,茵茵草原,浩浩田畴,皑皑雪山以及许许多多奇特的地貌景观,令人神往;民族众多,文化传统风格异彩纷呈;开发建设边疆的伟业惊天地,泣鬼神,新闻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面对如此丰富的新闻资源,往往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或是不珍惜宝贵的资源,草率从事,出手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一片叶子在拥有一棵树之前,先拥有阳光和信心。而我现在所拥有的不仅是阳光和信心,还有一份炽热而深远的情感。这是因为,我拥有一个既平凡又普通的称呼“图书管理员”。她平凡,却拥有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她普通,却象叶子一样谦逊地垂着绿荫,以它深邃的内涵默默衬托着花的甜蜜与杲的丰硕。中专毕业后,我回到了辽南小镇大石桥。走进了图书馆,也走进了自己生活与工作岗位。馆领导分配我在阅览室工作,当我看到那琳琅满目的杂志,整整齐齐的报纸架和排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Minitel     
法国的Minitel陈国秀(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假若你去法国旅行,当你随便踏进一家邮局的大门时,你就会发现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形似小电视的东西放在门旁,可以随时供你使用。也许你会发现在它的旁边或墙壁上写着:Annuaireelectronique,这就...  相似文献   

12.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金秋九月,甘肃敦煌迎来了具有非凡意义的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它承载着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使命,承载着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的交流使命,承载着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发展使命,承载着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目标的国家使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的基础。作为档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冯岩 《档案》2015,(1):18-23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这是一幅秀美壮丽的山水画卷,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文人骚客和过往旅人匆匆来去的脚步。天下黄河浩浩荡荡,一路向东奔涌向前,而唯独在此地,它却扭头向西流去,民间有道是:"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座落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炳灵石窟,堪称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又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著名学者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曾经这样  相似文献   

14.
7年前,李海从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哨所,大漠官兵勇于吃苦、甘于忍耐、乐于奉献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撼了他;大漠官兵誓让戈壁变绿洲、敢叫大漠换新颜的豪情成了他写不尽的源泉、咀嚼不完的干粮。时任司务长的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大漠官兵的生活,握着手中的笔诉说感人的警营故事。  相似文献   

15.
早期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联接着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就一直是中西交通的枢纽。  相似文献   

16.
素有“传神的眼睛”之称的新闻标题,历来就是新闻作品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窥视新闻信息的一个“窗口”。因此,如果要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和评论,1986年度评选出的23条获奖标题,就象是一束凝聚着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特征的报春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新闻事业发展的特色。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报道的形式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读者的意愿,越来越多样化了。那末,再来细心地品读一下这23条获奖标题,真可谓各具特色,风姿多采。它们中有的酷似一把认识生活的钥匙,可以启愚人之智,增明人之明,读过令人振奋;有的犹如吃压缩饼干,既解饥——让你获得新鲜的信息,又耐嚼——让你读着有味提神;有的又象观园林艺术中的微型盆景,方寸之地就能窥视到社会生活的沸腾风貌。在标题的造型上,也是多姿多采的。在23条标题中,单行题有3条,主题与辅题搭配的多行复式题有20条;无整句而用散句直述事实的有7条,用散句与整句相结合的或者是只有整句而无散句的所谓“对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敦煌壁画的发现,将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在世界面前打开。敦煌壁画中那千姿百态的舞伎,感染启发了今天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舞蹈精品:《丝路花雨》《敦  相似文献   

18.
春雨     
春雨来到人间,用心整理着自己乌黑的秀发,抖着身上的花衣裳。顿时,天地间犹如万斛珍珠般撒落,晶莹剔透。雨点在大地上欢快地跳跃着。小草仰起小脸冲着春雨笑;树叶摇着小手,向春雨问好。雨中的人们忘记了一切,高兴地玩耍。雨是直的,它用自己的身躯把天地连在一起;雨是弯的,它在天地间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雨是软的,它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样喜爱的东西;雨是硬的,它不会轻易被刀砍断;雨是圆的,它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闪着金光;雨是扁的,它像一块块翡翠放着光芒……啊。春雨——可爱的女孩儿,你为创造美好的世界作出了贡献;在你的滋润下,小草变嫩了,更加充满了活力;花儿变艳,更加娇美迷人;大树变硬了,更加强壮结实;人们笑了,更加满怀信心地踏上新的征途。啊。我爱你,春雨。春雨$郑州市纬五路一小@陈姗姗  相似文献   

19.
<藏地牛皮书>是一本形成在作者旅行路上的书,但它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介绍书,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始终体现了人文关怀.比如那两个很显眼的小孔,就是为防止书页脱落时而备用的装订孔,书里尽可能周详地介绍每一条旅行线路,有的线路地图是作者精心手绘的,作者甚至没有放过一碗面的价格.对于一个即将踏上藏地的旅行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旅行指南,而对于暂时不能去的人来说,它又是一本领略极地风光、感觉藏地文化的休闲好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连续举办,敦煌文化及元素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使敦煌文博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一脉,为丝路文化、丝路精神的传递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及传播载体。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丝路文艺也随之发展并壮大,为文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以敦煌文博会为例,对历届敦煌文博会中的文艺剧目及演出进行梳理,分析这些文化内容的创新所在及传播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故事化”“场景化”“时代化”等特征;同时,在技术、艺术及文化的加持下,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叙事中凸显历史厚度,在艺术呈现中“穿”古“越”今,在技艺融合中彰显文化魅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关照,使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更为鲜活生动,由此引领丝绸之路文化情怀。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让敦煌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以技艺融合赋能丝路文化,为打造持续、创新、有影响的丝路文化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