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世上万事都在变,只有一事不变,那就是“变”。变是永恒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在变,组织在变,市场在变,需求在变,万事万物都在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古老法则,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灵通。如何应变?当代全球最具盛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告诉我们:应变的根本之道在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跟上变、适应变、超越变。 从《学习的革命》到《第五项修炼》,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一场波及全  相似文献   

2.
倪仲 《科教文汇》2012,(30):195-196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发现自身和班级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无为而治”能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同时也为班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家友 《大众科技》2006,(5):190-191
文章通过对现代领导艺术及"无为而治"的阐释,指出了现代领导者应将"无为而治"运用到领导实践中,要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使下属"有为"而己"无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极致.  相似文献   

4.
大学旧有的管理体制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的情况下,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本文探讨了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应用"无为而治"思想开展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且认为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现代实验室管理与“无为而治”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无为而治”管理实验室既重要又可行。无为的基础是无不为,无不为的目的是无为,“无为”而能达到“治”,就可以堪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10.
时永梅 《情报杂志》2001,20(8):25-25,27
探讨了知识管理的内涵,确定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四种模式,并分析了影响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的共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流程重建成功的先决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及技术因素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重新评估原有的企业流程,并使之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软件实施的有效性,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流程重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企业流程重建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使之重新构造得更强大、更有效率且更符合人性,几乎成为企业应付复杂多变的内部、外部因素,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2,(2):27-27
0ld Mutual是南非最大的保险公司,Nigel Wigram博士是公司的客户关系经理.通过多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渠道,Old Mutual为公司客户数据库中的80万用户提供类别广泛的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团体保险、养老金保险等)."为了全面了解我们的客户,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客户自身,客户已持有的保险和未持有的保险,销售渠道等等)上来观察数据."Wigram说,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6年.  相似文献   

15.
16.
在一次企业家的对话中,一位业界的年轻老总向企业战略提出了挑战,认为在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需要战略,而是要抓住机遇进行“抢滩”,联想集团掌门人柳传志则坚持认为企业要有战略,并且强调了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应当说,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7.
18.
悦之 《科学与管理》2001,21(5):11-12
<正> 9月8日-9日,由山东正大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山东省经贸委职教办、《科学与管理》杂志社与台湾中华企业经理协会共同主办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济南举行。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杨硕英博士的精彩演讲,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企业家的喝彩。 杨硕英博士是《第五项修炼》中文版审校,全球最具盛名的管理大师。学习型组织创立者彼德,圣吉博士的朋友和唯一的华人合作伙伴(彼德·圣吉语)。多年来杨博士与圣吉博士一起从事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与咨询,他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再造成功与失败的生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嘉骅  仝岩林 《软科学》2002,16(2):84-86,89
20世纪90年代哈默的企业再造,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革命。然而,连哈默本人亦认为企业再造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实践表明其成功率仅在20%左右。本文对企业再造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创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的知识创造分为个人、团队、企业和企业间环境四个层次,个人知识具有专用性、动态性、互补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企业员工是企业知识创造的主体,个人知识是企业知识创造的源泉。作为知识创造过程的三要素,SECI过程实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并形成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知识场的存在为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了共享的场所,知识创造过程的投入、产出和中介因素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产,并为进一步的知识创造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另针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从个人知识角度来认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