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尔基认为,文学由三个要素构成。他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文学的第二个要素是主题。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于它一个形式。“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谈文学三要素@雨林  相似文献   

2.
也谈"我-你"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布伯用“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来概括人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我—它”关系是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支配利用的关系,它只是我认知、经验、利用、改造的对象,“我”为主体,“它”为客体,由主到客,由我到物。“我—你”关系则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双方作为同等的主体双向来往,亦取亦予。两个主体以坦诚、信任的心态去释放自己全部的个性和生命力,并由彼此生命的“相遇”,走向“包容”,走向单一生命的整全。“我—它”是人生在世的基本关系,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他周围的存在者——…  相似文献   

3.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人类的贡献,赞颂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献身精神。它既有科学性,也有文学色彩。其重点和难点是四至六自然段。标题摘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标题概括了课文内容结构。“春蚕”——说明对象,“(春蚕)到死”——说明生长发育过程;“丝”——介绍吐丝过程;“(丝)方尽”——以象征手法赞美春蚕的献身精神。本文以由远而近、纵横结合的方式,引出说明对象,它从养蚕到制绸的历史说起(远、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认为,文学由三个要素构成。他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文学的第二个要素是主题。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全球化”概念的含义丰富而又驳杂,处在现实——理想——方式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它体现了我们心之隐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文化”。“全球化”由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因此“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性的民族文学”产生的语境相悖。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素质提高与文学的品质提升,必须面向当下的现实处境言说,把文学与人的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实际上是对文学本质理解的问题,从文学是人的本质物化对象化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人的情感、精神的表现这一观念出发,中国文学可作为如下的分期:1.远古至战国,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一次大觉醒——“我在”;2.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二次大觉醒——“存我”;3.隋唐到五四运动前,是中国人意识的第三次大觉醒——“保我性灵”;4.五四至现在,是中国人意识的第四次大觉醒“唯我”与“超我”之性并生。  相似文献   

7.
空中楼阁     
郑老师絮语:王晶同学说文学是“空中楼阁”,其实说的是理想,是文学梦。王晶同学之于文学,如同生命,与文学伴随,与文学长大。他从文学中吸取素养,陶冶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素质。诚然,好的文学作品是提高人的素养的重要因素。王晶同学以广博的文学知识,写出了他对文学作品的痴情以及希望——怅然间,又在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寻找那神奇广阔的天地,从而创造出我的空中楼阁。我渴慕自由,热爱自由,崇尚自由。融入文学,我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在这样的世界里才真正体验到自由的天空。它时而照亮我记忆的时空,时而催促着生命的舞动。遇见它,我有了“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学前27年(前17年加新时期前10年)的发展历程中,王蒙经历了一个由否定自我(“非我”)到重建自我(“还我”)再到反现自我(“省我”)的痛苦过程。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王蒙无限度地夸大信仰,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审美个性;新时期伊始,王蒙呼唤人性回归。要求确立作家在作品中的自我人格形象;之后,新时期文学步入反思时代,王蒙大胆地对自我进行反观和审视,从而实现了作家人格形象的自我超越。同时,本文又试图从王蒙个人的“非我”——“还我”——“省我”发展历程中追寻中国当代文学所走过的艰难的生命足迹。  相似文献   

9.
侦探与剑侠伴随我走进文学殿堂的,还有“侦探”和“剑侠”。从小学到初中,读书时并没有功利目的——如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写作能力等等。我以为,这是一种最佳的读书心态。有书就读,不喜欢就放下,读别的书去。大约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侦探小  相似文献   

10.
静静阅读     
主持人语到这一期为止,这是我主持的第十二期“全国中学生作文甲级联赛”。春夏秋冬,风光无限。自年初取消了“名校”的限制,“联赛”真正敞开了大门,展示了它的魅力。“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多的佳作——球场上的“联赛”愈火,中国的足球就愈有希望;纸上的“联赛”愈激烈,读者便愈有幸。这一期的稿子,不是最好的,却是我极喜欢的。两所学校都颇具文学传统,而且有着很称职的指导老师。也许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挑出各种各样的不足来,却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对待文学的郑重。每天总能收到这样的稿子,在层层包裹的文字之下,不属于文学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打工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不太成熟的文学现象,学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打工文学的性质来说,它具有彻彻底底的发自底层声音的独特性,以打工文学中人物的四种心理意识来浅析和肯定它存在的价值,以此给予这种新兴文学现象以支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中国小说的流变和自由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流,在启蒙意识和功利思想的作用下,一直承担着时代的使命。而20世纪末中国小说发生了极大的流变,逐渐淡化了“五四”启蒙立场和社会功利意识,日常情感和个人体验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的伤痕反思文学使长期禁锢的文艺政策逐步解冻,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摆脱文学过重的负荷,回归文学自身的努力中受挫。在严肃文学被冷落的沉寂中,被商品化思潮左右的大众文化直接影响了文学,使之退居边缘,小说现代叙事在回归故事的通俗性、个性化写作过程中成为日常化、个人化自由写作的具体表现。商业化境遇使20世纪末的小说流变形成了90年代小说很突出的边缘化自由写作的形态。“新写实”小说、新生代作家、女性写作,以及其他小说创作的不同努力,构成了90年代小说的多元格局,使20世纪末的自由写作成为可能,文学的多元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在一次次批判与清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主宰诗歌命运30余年的似是而非的主流文艺理论话语,这一理论话语又吸收和强化了新诗史上业已存在的直白化理论,从而使得缪斯的容颜发生了畸变,诗歌的发展丧失了生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和“朦胧诗”影响的日益扩大,新诗创作才又逐渐回到其自身的轨道上,诗学意义上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诗歌创作格局才逐渐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4.
"双性同体"诗学与萧红的文学创作内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性同体"最初在荣格心理学中得以理论的定型,随后由女性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芙发展并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作为一种女性主义价值观,"双性同体"正逐步走向作为一门诗学的位置。萧红在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中,以"双声话语"的文本意识、"童心"状态的整合创造力成功体现了"双性同体"诗学的文本内蕴,从而揭示了她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和超前性,也更加印证了"双性同体"诗学观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是舶来品,学界大概对此没做过传人流程的审理。国内大量文学史料雄辩地证明:继中国现代文苑之后,它在新时期文坛的“流速”不减,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变革。这充分反映出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雄起,以及他们面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整理旧文学"与"整理国故"——论郑振铎治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代历史记忆,"整理国故"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学术运动.延至文学领域,胡适以历史方法考证文学,开文学考据化的风气之先.在此背景之下,郑振铎提出"整理旧文学",其整理范围和方法与"整理国故"遥相呼应,并借助<小说月报>等文学传播媒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个性与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博客自2002年被引入中国,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闯入了网络生活,博客文学则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网络文学中异军突起,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从文学内容到形式上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史上,“替”一词曾一度作为量词来使用。自始载于宋元文献之后,在明清语料中又出现了新的用法,此后就渐趋萎缩直至消失。由于用例不多,故鲜有人提及或关注。追溯量词“替”的发展历程。探求其产生的机制,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理解“替”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以中国考据学、德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其他学术研究为基础,从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到影响研究的实践,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倡导到立足于东方文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从比较文学研究到比较文化研究,在近60年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季羡林堪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泰斗。  相似文献   

20.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