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大批新闻记者冲向了第一线.这是一个出大作的时代,下一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就将从中诞生.摄影作品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实话实说我是一位文字记者,平时很少接触相机,在采访过程中主要是以“笔”录为主。2006年金秋时节,在全国著名老劳模申纪兰的故乡山西省平顺县采访时,在该县的井底村一户老百姓的地头,我用最普通的傻瓜数码相机拍下了当地农民摘花椒的一个场景(见右图),想不到的是一张小图片竟被《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等多家报刊争相采用。为什么一张小图片能被多家媒体看中呢?它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好图片自己会说话。  相似文献   

3.
在我从事的上千万卷档案资料的保管利用工作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鲜明和清晰。这张照片,记录着共和国总书记与一个苗家山寨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4.
打开相册,一张印有"永远忠于党"的集体照,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五十年前的一段特殊时光。上个世纪60年代初,组织上派我去母校——某军校进修。我原是该校的第一期学员,时隔8年,母校  相似文献   

5.
正我珍藏着一张照片,它激励我成长,鼓励我前进,已伴随我60余年。它拍摄于1950年12月中旬,内容反映的是长沙市城东区给穷苦老百姓发放御寒棉衣的动人情景,地点是在鱼圹街的一所学校里。那天,天空阴沉,北风呼呼,寒气逼人,似乎要下雨雪似的。我和同事们在毛赓平区长的带领下,很早就来到这里。这时学校操坪里已挤满了许多前来领取寒衣的老百姓。从照片里可以看到,有扎着发辫不堪生活重负的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有饱经风霜、满脸皱纹、饥寒交迫的老娭毑和老大爷,有的穿着破长袍,有的手提取暖的烘篮,排着长队,渴望能领到我们发放的  相似文献   

6.
偶而看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本《我心中的鲁迅》,正文前面有四幅照片。出版说明中讲,编选这本书时,注意到流传较少人们不易找到的文章。从照片来看,可能也是按照这个要求选的。比如第三幅,鲁迅和肖伯纳、宋庆龄、蔡元培、斯沫特莱等七个人在一起的照片,人们常见的已经被修改为只有五个人了,本书选用的这幅照片,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照片上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林语堂,没有指明;另一个说是杨杏佛,这就错了。编者根据的是1933年2月17日的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解放军助民收麦的报道,使我联想到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的一幅三十年前拍摄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所摄下的,正是红军战士助民麦收的镜头,它显示出人民军队建军初期的亲切面貌。我们伟大领  相似文献   

8.
1687年12月6日,光明日报和河南日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宫天一拍摄的传真照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在闭幕式上,向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的运动队和运动员颁发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河南日报在刊发时,可能未作处理,使李鹏背后所立的女服务员(猜测)占据了显著位置,分散了读者注意力,冲淡了会场的气氛。而光明日报在  相似文献   

9.
10.
那是1960年春天的一个阳光绚丽的日子,在郑州黄河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工地创办《战黄河》工地小报的我,突然接工程指挥部通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和彭真等领导同志前来工地视察,让我快去拍照.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激动万分,立刻抓起相机,装好胶卷,并用气球轻轻地吹吹镜头,奔往工地现场.  相似文献   

11.
这是在那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中的一支小插曲.1972年6月8日,在距西贡25英里的一个北越军队占领的地区壮庞(Trang Bang),越共把守着一条连接壮庞和首都一号公路的十字路口的路障.南越步兵已经压境三日,试图铤而走险,打开这条通往西贡的公路,而越共却守得固若金汤.对峙的局面必须打破,南越的空军应召前往支援.飞机穿云破雾,超低空盘旋在一号公路之上.这时正逢一群南越人——几个士兵和一些妇女儿童——集结在路旁.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河北电台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代广播人沤心呖血,在艰难中跋涉,在开拓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在成长中壮大,成为今天家大业大,影响广泛、作用突出、势头良好的河北电台。在这历尽艰辛的创业历程中,每一代广播人都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豪迈的足迹。本期特刊发一组稿件,以期继承光荣传统,再创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新郑市档案馆藏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人是河南日报社记者,时间是1960年,1980年征集入馆.那是毛泽东主席接见原河南省政协委员、新郑县农机局剐局长、农机研究所所长赵福堂同志的留影.虽然岁月已过四十载,但一提起此照片,这位精神矍烁的老人就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深情地向我们诉说着一段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摄影工作几十年,新闻照片拍过不少。但是,在我一生所拍的照片中,只有一张照片在我的印象中特别深刻。“文化大革命”初期,我曾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大公报社被封闭、撤销,我和一部分记者、编辑被下放到北京郊区顺义、平谷两个县劳动。一九七二年上半年,北京地区面临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大旱灾。一冬一春既少雨雪,入夏以后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我所在的平谷县镇罗营季家沟大队旱情更为严重。枯黄的田野见不到一点点绿色。农作物不能适时播种,而社员的生活用水也发生了困难。队里仅有的一口小井也开始干涸,只有等待一昼夜,才从井壁里渗出来一些水,社员们就赖这点水勉强度日。终于,有一天盼到了一场透雨,时已七月的“小暑”季节。人们高兴得在大雨中淋着、跳着,张着大口朝天吞咽着天降的神水。雨稍停,大队干部和社员们纷纷到地头,抢种最后一茬荞麦,其余田地上点播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席卷了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图这张照片是历史的见证,刊登在八十年代初的重庆日报上。它的内容是宣传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长寿县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和包产到户,取得显著成效的葛兰区委书记徐明虎(图右)正在和生产队长黄金炉谈话。  相似文献   

16.
"人贵有情","情义无价",这是人们常说的两句话,这话说得不错.许多事情一旦成为了历史,常常就从此湮灭了.但是,如果这事情中凝结了一个"情"字,却可以永留在人们的心中,有的还会被人们传诵开去.最近我就因一件旧事而重温了一次人间挚情.  相似文献   

17.
61年前在福建参加红军的苏静(图一),是我党我军新闻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他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将军衔,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摄影委员会近日召开的“传统与创新”军事摄影座谈会上,83岁的苏静讲述了他1934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开始拍摄新闻照片,到1935年才冲出胶卷,1936年冼出照片,历时3年有余,经过25000里长征的曲折而奇异的故事。苏静是福建人,幼时在缅甸谋生时学会照相,1932年回国参加红军。1933年2月他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在遂川县天主教堂里搞到了一台老式的、只能照6张底片的照相机。此时,他所在的军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照相,从投入绿色军营到从事记者工作,留下了无数个人的或与战友、同事合影的相片。在大量的照片中,有一张显得特别,因为它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波。2000年11月初,我作为第六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一等奖获得者,进京参加颁奖大会。妻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看望儿子,也一同住进了国谊宾馆。按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的这张照片是中华女子学院的前身、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的学员王静蓉,在1949年12月10 日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献词的照片.这张照片无论对中华女子学院还是王静蓉本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拍摄的《切断敌人的供给线》这张照片(见图),曾多次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展现出来,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这张照片比较有名,被摄影界称是一张“文献性”作品,它高悬在《芦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照片的画面向中外参观者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它出现在《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等全国大型影集或影展中,因而传遍全国,走向世界。这张照片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