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在新年     
《中国传媒科技》2012,(23):8-13
<正>周毅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梅花点点竞芬芳,佳节年年映辉煌。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报春晖。回顾过往,我们总是可以从《中国传媒科技》这份薄薄的杂志中,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虽然我们不曾奢望它能够给与工作中的所有,但是读者们知道它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中国新闻技联走向成熟的宣导者,做行业人才走向辉煌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走过了艰难而光荣的50年,其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无到有,走向辉煌;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一下跌入谷底,近于毁灭;第三阶段,重建辉煌,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从无到有,艰难曲折,走向辉煌(1949—1965)新中国的报纸事业是随人民政权的诞生而生长发展起来的,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创办的报纸事业。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非常重视发展自己的新闻宣传事业,利用报纸来宣传革命思想,回结进步力量,指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2年,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1931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0,(4)
十年精进,我们从平面走向立体;成长十年,我们从单一走向复台。最初的一张张报纸,而今的新媒体力量,共同搭建起新时代一流传媒集团的构架,在四川大地书写下一个辉煌而豪迈的十年。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节目走到了十字路口。它已不象昨天那样“热”得烫手,相当一部分听众已经产生厌煩感,觉得“没有意思”,甚至连办节目的主持人中也有一些失去了昔日的创作冲动。听者懒于听,做者倦于做。主持人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以后,当真就昙花一现般地走向冷落了吗?  相似文献   

5.
入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程上,“入城”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分量,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无数挫折和失败.由曲折走向胜利辉煌的写照,是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者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开始。从中国共产党“入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入城”一词作为永恒,载入了历史的史册。  相似文献   

6.
敢问路在何方—对档案编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庸讳言,档案编研的辉煌已成明日黄花,带着种种困惑和无奈它正渐渐走向窘境,编研机构的撤并,编研规模的萎缩使我们如同踏上穷途末路般倍感失落.在各行各业意气风发迈进新时代之际,我们所挚爱的档案编研事业所迎来的似乎只有没落贵族式的黯然神伤,究竟该如何走出低谷,摆脱危机,已成为每一位档案编研工作者苦苦思索的世纪难题.“敢问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它的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告诉我们:评论节目的质量在下降,收视率在下滑。我们回头看一看我们做过的某些节目,就不难发现目前的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着这么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被中华民族奉为真理,多少人凭借着它走向了成功辉煌之路。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动漫业发展的困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动漫业走的是一条辉煌与艰辛并存的发展之路,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了漫画作品。到了近代,漫画逐渐走向成熟,并开始了动画制作。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问世,之后一批动画片相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被中华民族奉为真理,多少人凭借着它走向了成功辉煌之路。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呢?  相似文献   

11.
任火 《中国编辑》2006,(4):33-35
这是一个从蒙眬走向清晰、从离散走向凝聚的命题,这是一个从一维走向多维、从起点走向终点的命题。在这里,我们将做一次由学术本体向生命本体的转换,做一次由个体生存状态向群体生存状态的价值追寻。在这里,我们将以生活的眼光审视编辑活动,观察编辑群落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透视编辑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这将使我们的命题具有新的高度和终极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书籍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一些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书籍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书展中频频获奖,标志着我国书籍设计艺术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但与此同时,我们在书市中也看到了不少劣质的书籍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观看了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片名的12集电视连续剧《沈鸿》,真实生动地感受到了一种执著追求的辉煌人生,沈鸿的鲜活而崇高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不止、挥之不去,我的整个思绪似乎一时很难从电视剧《沈鸿》中走出。于是我想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有一些沈鸿式人物那该多好!《沈鸿》给我们的现实人生从少年到成年、从普通百姓到各级领导树立了一个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楷模。沈鸿是个真实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机械工业的泰斗.原一机部副部长,集著名专家与高层领导于一身。然而苦难的童年和家境贫寒的少年时代,使…  相似文献   

14.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成立并实现新闻节目广播至今,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已匆匆走过了四十多年辉煌的发展历程。回顾这一历史进程,眺望国外发达国家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电视新闻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以新东方集团的发迹史为摹本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这部励志电影试图让人回忆起该集团的一句重要口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必将辉煌。”这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式口号,它的前半部分让人以否定的方式看待自己:放弃希望意味着放弃自己对自身理想社会位置的期待,而后半部分则预言了这一否定过程必将导致肯定的结果,因为,放弃这一位置反而使自己超越了这一位置,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舞台,进而达到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不知怎么搞的,我现在阅读报刊,很怕见两个字——“辉煌”。一见到它,就眼皮发胀,头皮发麻。现在这个词已经“辉煌”到千篇一律地用于一切表达对美好的事物(或者写作者要肯定的事物)的赞美上,并成为一种定式,泛滥成灾了。 “辉煌”是一个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都是“光辉灿烂”。显然,它是相对于“一般”而言的。如果我们使用无度,你也“辉煌”,他也“辉煌”,这也“辉煌”,那也“辉煌”,那么也就不成其为“辉煌”。正如满天的星星,倘若个个都“辉煌”如太阳,也就无所谓太阳的“辉煌”了。应当指出的是,“辉煌”一词的滥用,已不止于一般的小报小刊上,在某些中央一级的大报大刊上,也屡见不鲜。某报有一篇文章是谈“怎么看国有企业总体状况”的,虽然肯定了成绩,也  相似文献   

17.
大事是历史的坐标,大事是记者展现才华的舞台。200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年,冰雪、地震灾害让我们蒙受了物质财富损失、承受痛失亲人之痛;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飞天则让我们民族更加坚定了走向辉煌的决心和信心。在这道雄浑的历史画卷中,到处可见新闻记者的身影,他们为生灵遭受涂炭而太息,为生命创造辉煌而讴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连环画出版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连环画出版走向●梁东方作为与群众关系最为紧密的画种之一,连环画曾经很有图书市场。“文革”后,它创造过一年累计印数达数亿册的辉煌历史。然而,80年代中期,它跌入低谷,一蹶不振,许多从业者摇着头退场了。有连环画出版传统的一些出版社,尽管陆续也还在出...  相似文献   

19.
创刊于1902年的民办报纸《大公报》,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它饱尝了民营报业的艰辛,铸就了汉语报纸的辉煌。只有在它的历史中,我们才能触摸它、了解它;只有将它放到它所处的历史中,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它、认识它,客观地评价它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20.
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和先模团队。作为文化战线的一支生力军——济宁市档案局,筑基固本、创新实干、强化服务、开拓进取,把“冷”部门做“热”,档案工作由“三线”走向“一线”,济宁档案事业结出累累硕果,谱写了济宁档案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