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艺术和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但艺术和科学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 ,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和科学在其历史演进中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融互渗关系 ,正是这种积极的相互促进 ,使艺术和科学在各自的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小平 《文教资料》2007,(30):43-45
广告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综合运用。科学语言是理性的、思辨的,艺术语言是情感的、变异的。广告语言把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融为一体,理性与情感相互交融,达到"情中有理,理中有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的本质属性是塑造动态的时间艺术,又是听觉审美艺术,同时又是表演陛的艺术载体;是人类心灵深处爆发的最丰富的情感火花。当今,是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的时代。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看待技术,应当把技术训练与其它方面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姜美 《上海教育》2011,(7):71-72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精神探索与建构的两翼形式,其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体,它们的交融将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学生素质终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研究艺术与科学的有效结合,探索科学的实施策略和方式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5.
秦健 《广西教育》2008,(3):38-39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讲授方法方面应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深刻、崇高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情、意的交融,本文对课堂教学这门艺术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外著名艺术著作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家"五个方面,对关于"什么是艺术"这一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艺术就随之产生,艺术以人类文化为生存环境。艺术家是艺术活动的执行者,艺术活动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想象、感受,最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体现出来,包括美术、舞蹈、文学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困境在中国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是现代性不足,另一方面是现代性问题凸显.这就需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古人讲究教育艺术,现代人推崇教育科学;古代人运用智慧,现代人追求知识;理想的教育是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是教育艺术的途径;积极引导、宽松环境是教育艺术的条件;提升境界、和谐发展是教育艺术的目的.只有把教育科学升华为教育艺术,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审视人类的精神处境,将教育看作现代化的动力,并成为现代性的思考者和批判者.重视和发展教育艺术应该成为帮助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8.
科学和艺术作为人类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在科学教育中长久以来被看作是有区别的两大领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认识到科学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艺术的情感和艺术的思维;艺术的创作也愈加多方位的与科学技术交叉融合,艺术与科学的直接对话,在世界上正逐渐成为人  相似文献   

9.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艺术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历史过程。在西方,关于教学艺术的认识从昆体良就开始了,到夸美纽斯有了一个飞跃,而在20世纪50年代"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中,教学艺术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中国,虽然古代教育家也讲究教学的艺术,但对教学艺术的自觉认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也有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美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发展,审美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是一种趋势,而要构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美,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情感。《科学艺术结合构建人的和谐》一书熔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为一炉,在深刻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本质的同时也展露了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科学必须相互渗透,互相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将在新的人类明的时代创造出新的化类型,产生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审美境界,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使我们进入新的生存和存在的诗意境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创造、协调与审美的色彩,而凸现语文教学艺术的效果是基于和谐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营构,即在语文教学环境之中笼罩—种交融气氛和独有情调,它是由认知性、情感性、形象性和思辨性等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的大氛围。营构和谐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有益于加深学生认知,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如何营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本文试从四个维度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过程中首要环节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在《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中有对导语相对科学的定义:"导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1可见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教育和教学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中学历史教师应努力在学习、理解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发行的教科书为载体,以研究、生发历史教育教学的技巧与艺术为主要任务。"课魂"的研究不失为历史教育教学技巧与艺术上的一种开拓。  相似文献   

15.
教育和教学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中学历史教师应努力在学习、理解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发行的教科书为载体,以研究、生发历史教育教学的技巧与艺术为主要任务。"课魂"的研究不失为历史教育教学技巧与艺术上的一种开拓。  相似文献   

16.
将高雅艺术引入校园,促进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以艺术展览的方式传播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大学艺术场馆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北航艺术馆于2006年5月15日正式落成,是一个公益性、专业化、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观众免费开放的公共艺术展览场馆,由学校党  相似文献   

17.
诗性智慧是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作为这一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隐喻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都是探讨人类艺术发生的重要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发生研究具有重要贡献,它既不同于从外部社会学角度考察艺术发生的"劳动实践说",而且也要比单一的"巫术发生说"和"游戏说"更为全面圆通。中国上古的神话、岩画以及乐舞等原始艺术遗迹,正是以隐喻和想象彰显了人类早期的诗性智慧,体现了人类对此在生存的超越性,从而也印证了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起源问题解释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徐勤波 《考试周刊》2014,(98):186-186
<正>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指出,成人之道应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音乐教育对个体的修德养性功能。的确,音乐是富含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声中可以实现不同个体思想和感情的交融,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力。音乐可谓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可以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让人心旷神怡,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必然蕴涵美好的寓意,承载浓浓的情感,在课堂教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层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经历了一个一体—分化—再融合的过程。科学与艺术在物质、心理和本质层面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在三个层面之间层层递进,彼此渗透。幼儿园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应该实现科学与艺术在物质、心理和本质层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科学扩大人类的认知空间,哲学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艺术培养人的联想和想象力。将作文教学与科学、哲学、艺术三者有机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思”、“感”多方面的发展,建立对学生具有适应性和开放性的作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