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歌理论:开拓新的视野———读吴思敬的《心理诗学》●叶橹中国的诗学研究一直是处在寂寞的境况之中,这一点恐怕是无法否认的。然而也有那么一些甘于寂寞的人在默默地耗费着自己的心血,吴思敬便是这样一种人。多年来他一直不懈地在教学之余写文章、办刊物,为中国的诗...  相似文献   

2.
诗是心灵的艺术。黑格尔早就指出:“诗的出发点就是诗人的内心和灵魂。”对诗歌本质的这一表述,已为中外诗歌的广泛实践所验证与认同。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歌也走着由外而内的深入与转型。广大青年诗人更是把诗看作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把诗当作生命的存在方式,提出“诗的生命的瞬间展开”、“人类心灵的深处呈现”、“一种莫名的震颤”。  相似文献   

3.
狄兆俊先生的《中英比较诗学》是国内第一部以国别诗学比较研究为内容的学术专著,它对我国中西比较诗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书中采用互为观照之比较方法,通过对中英传统诗学特征的梳理,并辅之以阐发法和阿布拉姆斯的“实用理论”、“表现理论”,试图为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祁《归潜志》一向被认向是研究金史的重要著作,但很少有人从诗学的角度去探究《归潜志》的价值。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讨《归潜志》的诗学价值:(1)“于史存诗”、“以诗存人”、“不因人废诗”;(2)突现了金诗“以唐人为法”的气象;(3)反映了金代诗坛上文人士子的交游酬唱之风;(4)保存了金人的论诗主张。《归潜志》一书的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它对研究金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在于它为我们研究金代文学所提供的更开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6.
吴思敬自1980年代朦胧诗论争开始,参与中国当代诗歌理论与批评建设.他行走于诗学问题前沿,对中国当代诗歌做出前瞻性与客观性研究,以史家眼光考察中国诗歌的历史与现状,普及诗歌理念,进行诗歌教育,扶持新人,以人本主义和启蒙批评方式维护诗坛的活力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 金道行先生的专著《写作心理探索》(以下简称《探索》)新近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有幸能够先睹为快,第一印象就是:新.单看目录,就感到新气扑面;展读全书,更感到新意迭出,它的理论实绩,不仅切中肯綮地点破了写作者人人心中所有但却从不明白的迷津,而且系统总结了研究者不断摸索却归纳不到的原理。正如著名的文艺心理学专家、北京师大童庆炳教授在《序》中所说:“金道行同志的专著《写作心理探索》是作写学中一种独特的、出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徐志摩浙江海宁硖石镇人,他短暂的一生使后人惋惜遗憾,他无畏追寻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纯艺术"的诗意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徐志摩的诗歌<偶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文本、意象、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从而使之内涵丰富、富有哲理、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出作者的唯美追求.虽不是洋洋洒洒、包罗万象的史诗,也不是百千行绮丽华美的长诗,而仅仅是一首十行的精美抒情短诗,却能够动人心弦,引发哲理思考,产生强烈共鸣.<偶然>绽放的独特光彩决非偶然,它是诗人矛盾心曲的吟唱,是诗人灵魂秘密的消解,是诗人无意识心理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正诗人臧棣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当他思考自己与诗歌的关系时,他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想给诗歌发明一个风箱。"他梦想着,拉动风箱的把手,给诗歌的"空"带去一股强劲而清新的现实之风。这些年,他的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他的这一诗学理想,带有很强烈的哲学思维,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道德经》第五章中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认为天地  相似文献   

11.
从顾城的诗歌写作中,可以发现一种"生成的诗学",这既体现在其诗歌想象力范式的三重嬗变上,又体现在每种想象力范式内在的生成性上.从早期的童话想象,到"朦胧诗"时期的历史想象,再到中后期的语言本体想象,这一演变过程具体而丰富地实践了个体生存面对历史现实境遇的可能性方式.作为诗歌生成的内在动力,想象力彰显的不仅是一种修辞上的...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浙江海宁硖石镇人,他短暂的一生使后人惋惜遗憾,他无畏追寻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纯艺术”的诗意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徐志摩的诗歌《偶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文本、意象、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从而使之内涵丰富、富有哲理、意象精关、韵味隽永,表现出作者的唯美追求。虽不是洋洋洒洒、包罗万象的史诗,也不是百千行绮丽华美的长诗,而仅仅是一首十行的精美抒情短诗,却能够动人心弦,引发哲理思考,产生强烈共鸣。《偶然》绽放的独特光彩决非偶然,它是诗人矛盾心曲的吟唱,是诗人灵魂秘密的消解,是诗人无意识心理的扩张。  相似文献   

13.
伍世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郭学研究中一部有学术力度的新作。敢为人先的崭新命题,中西诗学互动原则中以个案的思索而洞观全貌的创意,诗学与创作实践“互证”的理路,都使得该著在郭学研究中具有新的开拓意义。此外,严谨而肯綮的论证,清新朴实而流畅的语言,严谨扎实的学风也使得该著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天堂所有的威士忌》是查尔斯·伯恩斯坦于2010年出版的诗集,收录了诗人不同时期创作的76首代表作品。本文通过对诗集中个别作品的深入解读,结合诗人的诗学观点,认为该诗集呈现了一个集"实用的诗学"和"多样的形式"为一体的诗学语境,而读者的积极建构使之成为诗学的天堂。  相似文献   

15.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学术界多将它们作为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鲜有人论及其产生源头。20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从诗歌艺术史的角度阐释赋、比、兴的起源问题。其中尤以朱自清的《诗言志辨》和赵沛霖的《兴的源起》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2435(1999)01-0122-123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笔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理论性的思想,独具个性的范畴,充满悟性、诗意和智慧的闪光,有如堆堆散珠,粒粒生辉,但缺乏严密的体系,同一范...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以利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这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要继承传统文论诗论的丰厚遗产并予以发扬光大,以服务于建构中国化的新型文论、诗学体系,同样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碰见两种倾向:一是“以古解古”,二是“以西套中”。前者固然有利于理解古人,忠实于传统,可是也容易流于恪守陈规,跳不出前人窠臼,只落得在古老话语的圈子里讨得一点残羹剩饭,终究难与今人对话、接轨。后者的优长之处在于多了一些现代意识,有利于现代话语的使用,亦便于现代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俗仪式,包涵着极为丰富的诗学内涵。《尚书·禹贡》"九州"部分,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仪式颂辞。《诗经·商颂》是商代诗歌,《商颂》五诗是商代乐歌《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也是商代祭祀仪式日趋成熟和制度化的产物。《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也是楚国文学继承夏商文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9.
彭立勋同志的《美感心理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二十三万余字,是目前我国出版此类书籍中,较系统、较全面、份量较重的一部。它凝结着彭立勋同志近几年来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新成果。美感问题是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与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正确的回答和解决了美的本质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美感诸问题。也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几千年来,产生了无数佳美的诗篇和它们的热心读者。然而,解诗活动虽自古有之,但多处于零散、感性和自发的状态。如何从大量诗歌审美活动中寻找与总结规律,使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和成为人们自觉的审美活动,建立一门独立、完整、科学的解诗学,却始终是一项付诸阙如的工作。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学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遗憾。读过新近出版的王太顺教授等撰写的《解诗学》一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我欣喜地感到这的确是一部应运而生、切合时宜和具有开创意义的填补空白之作,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学科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