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第十二册语文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细节描写。读写例语《注意文章的细节》一文,把《凡卡》一课中写凡卡为什么挨打,老板用什么打,怎样打,凡卡一天兰顿饭都吃些什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训练组教学,充分发挥《读写例话》的“读写指南”作用,我们将其调整到讲读课文之后,形成如下组合方式:讲读──读写例话──阅读──独立阅读──基础训练,整组教学以《读写例话》概述的重点为线索来进行。下面以第十册第五组为例具体谈谈我们的做法。一、讲读课文:抓住关键,渗透方法如教学《凡卡》一文时,在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句、没之后,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板、老板娘、伙计打几卡动作的词语,再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凡。卡挨打的情景,然后教师适当点拨,提出为什么凡卡挨打时的情景会如此形象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3.
《凡卡》是入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作者叙述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凡卡悲惨的命运,揭露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针对本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不同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突破阅读难点,关注凡卡命运,体味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质疑:小说的主人翁凡卡只有9岁,家里很穷,又没有读过书,他怎么能给爷爷写那样长的信呢?另外,凡卡又为什么不会写信封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一、课文是经过编者删节的。在《契诃夫文集》第五卷的原文小说,有这样一段被删去的话:“当初凡卡的母亲彼拉盖雅还活着,在老爷家里做女仆的时候,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lt;凡卡&;gt;,大家都沉浸在对凡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凡卡》一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以及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教学时.我们不应将人物形象“标签化”、文章主旨“政治化”,而应确定适合学生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感受凡卡在苦难中仍追求自由、美好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凡卡》,大家都沉浸在对儿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一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话,这些微小的细节,有时竟藏着一个个教学生成点,抓住了这些细节,就促进了课堂动态生成。在《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及时关注了课堂中的两个细节,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充满了思辩与灵性。【片段一】凡卡为什么会写信生:老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生:是啊!小凡卡家里很穷,他才九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哪有钱去读书?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生:我知道,凡卡会写…  相似文献   

9.
小语第十一册第 1 0课《凡卡》 ,主要写 9岁的凡卡在城里当学徒 ,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写信给爷爷 ,哀求他带自己回去的事 ,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白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文章最后写道 :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 ,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 ,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爷爷坐在炕上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的爷爷将收不到他的信 ,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 ,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他的信 ,他的悲惨命运是否就可以改变了呢 ?为了深化主题 ,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文章的内容 ,我逆着文章思路 ,给同学们留了个…  相似文献   

10.
《凡卡》一文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而我紧紧围绕三个对比,导读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老板与爷爷对比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细读课文:凡卡的学徒生活很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经过反复阅读讨论,学生知道了凡卡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1.
<正>《凡卡》一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在19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他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信中流露出凡卡对乡下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文章通过主人公叙述信的内容和插叙凡卡的  相似文献   

12.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篇幅较长。特级教师林莘老师着眼于细微之处,巧妙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感悟,让悲惨刺痛人心,让美丽与快乐尽情,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徜徉在凡卡的精神世界里,和凡卡一起哀求,一起回忆,一起梦想……  相似文献   

13.
张璟 《宁夏教育》2010,(7):116-116
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练写”资源,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开发。上完《凡卡》一课,我布置学生续写一下凡卡的命运。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这样一个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抓教材特点和训练重点,促“三条思路”的和谐统一《凡卡》(第十二册第11课)这篇讲读课文的特点在于:作者按“凡卡在圣诞节前夜,趁老板一家及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准备给爷爷写信(写信前)——凡卡向爷爷写信倾述自己的悲惨的  相似文献   

15.
听一年轻教师执教《凡卡》一课,该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中有关凡卡给他爷爷写的信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找出信中凡卡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迫切心情的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指望了,我快要死了."  相似文献   

16.
《凡卡》一课中的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反映了当时学徒生活的痛苦;插入其间的和爷爷在一起的乡村生活衬托了凡卡学徒生活的孤独、悲惨;幸福、快乐的梦境暗示着似喜实悲的结局。但由于“凡卡”时代离现在太远了,学生很难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制度的残酷、人性的冷漠,根本体会不到凡卡所遭受的苦难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丰富的形式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一、联想中读,读出真情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引领学生“入乎其内”———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使学生与文本…  相似文献   

17.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  相似文献   

18.
《凡卡》教学建议龚平,成贻俊《凡卡》一课,通过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的事,叙述被迫当学徒的凡卡遭受的种种痛苦和折磨,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注意文章细节,体会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细节描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弄清文章思路,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突出...  相似文献   

19.
教学《凡卡》一课时,为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较深的认识,我注意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诱发联想.训练发散思维,首先要选好发散点.我以“乡下,爷爷收……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一段话为发散点,提问:“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收不到的!并说出好几点理由:没有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没有贴邮票……接着,我进一步问:“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你们设想一下,那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篇幅较长.特级教师林莘老师着眼于细微之处,巧妙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感悟,让悲惨刺痛人心,让美丽与快乐尽情,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徜徉在凡卡的精神世界里,和凡卡一起哀求,一起回忆,一起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