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指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初看这句话很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刘和珍君的的确确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为什么在这里却被鲁迅“逐出了师门”呢?剖析句子中的两个中心语——“学生”  相似文献   

2.
词组辨析     
<正> 现行中专语文教材第二册选有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教学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句中为什么要用到引号?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作者是将自己与刘和珍做比较,从而表达对刘和珍烈士的怀念和赞扬之情.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去掉引导,将会出现一个多义的词组: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称呼艺术是十分高超的,它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便会发觉其味无穷。一、称呼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烈士、爱国青年的无限尊敬之情。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先生“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但当她为革命英勇牺牲后,鲁迅先生不再称她为“学生”了,而是称她为“刘和珍君”,对她表示了极大的尊敬。出于同样的原因,鲁迅先生称与刘和珍同  相似文献   

4.
“她”是谁? 课文第五节写到:“……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引文中的第二个、第三个“她”是谁?有人说是刘和珍;也有人写专文说是杨德群,那么究竟“她”是谁呢?  相似文献   

5.
丁红问:《记念刘和珍君》中为何要反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的形象特征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类似这样的描写,文中先后出现了五次。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呢? 一是为了突出刘和珍的高贵品质。比如第二次描写:“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时,她始来听讲义,见面的回数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这里,前面的微笑温和与后面的黯然泣下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困难,她看到了胜利的前途,没有丝毫的气馁;面对引退,她看到了潜藏的危险,充满忧虑以至于泣下。通过对比,强调了刘和珍的心胸开阔和远见卓识,突出了她不顾个人得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坛巨匠林语堂与刘和珍之死有密切的关系,他在鲁迅撰《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写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鲜为人知。当时,林语堂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刘和珍是他很喜爱的学生。3月18日早晨8时许,刘和珍以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林语堂准予停课一天,以便游行请愿。他当即允准,并告诉她今后如因参加爱国运动而须停课,请及早与他接洽。  相似文献   

7.
<正>鲁迅先生不愧为文章高手,同样是写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硬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纪念文,情感单一,悲贯始终;而《记念刘和珍君》,则情感复杂,多味杂陈——有悲,有愤,有省,有恨。一、悲千古纪文(祭文)皆写悲,《记念刘和珍君》当然也写了悲,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一些纪文(祭文)名篇吧。中国古代有三大祭文: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句。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引吭高歌(这里是指写文章)代替悲痛哭泣,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有人认为鲁迅先生用这句话表明了自己所以迟迟没有下笔为刘和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借着对人物外貌的描绘而获得永恒的魅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鲁迅先生描写的刘和珍。她的“微笑”与“温和”是如此地鲜明,如此地动人,以至于每一个读过《记念刘和珍君》的人,都会像她的亲人一样在头脑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回忆刘和珍道:“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  相似文献   

11.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以议论抒情为主,叙述的地方不多,而细致的描写仅有一处,在第五部分,文字不多,兹全录如下: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一般而言,对亲友离世前的痛苦状况,尤其是疾病之外的非正常死亡,人们是非常悲伤痛心的,都不愿再提及。可鲁迅先生为何要那么细致地写出两位烈士牺牲的过程呢?他为什么会把这悲…  相似文献   

12.
《记念刘和珍君》中“纪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是本文一个教学重点。我在讲授这个问题时,要求同学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找出关于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同学阅读思考后,分别表述为:“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女师大风潮中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女师大复校时,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为声援外交欣然前往执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只是记叙了作者和刘和珍交往中的几次印象,并不是人物整个精神风貌全面完整的描述。刘和珍君到底是怎样一位青年,林语堂先生的杂文《剪拂集》有记述。“三·一八”惨案时林先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兼学校教务长,刘和珍是当时英语系学生并且是校学生自治会主席,他们的交往甚密。刘的牺牲也让林先生深为痛惜。在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即刘遇难后三日,林先生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该文对刘和珍记述较详。  相似文献   

14.
《记念刘和珍君》所涉及之事件经历史本事还原,呈现出了异于原文本的更复杂的时空叙事。进一步追索《记念刘和珍君》相关文本并进行谱系化的解读,可以揭橥鲁迅行文中悲愤之情的多元内涵。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留白既有其对己之“愧”,也有对某些群众领袖之“恨”,更有其特殊的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15.
<正>优秀的叙事写人的文学作品,往往借着对人物外貌的描绘而获得永恒的艺术魅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鲁迅先生描写的刘和珍君。她的"微笑"与"温和",是如此地鲜明,如此地动人,以至于每一个读过《记念刘和珍君》的人,都会像她的亲人们一样在头脑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然而,语文教学参考书却简单地以"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与‘和蔼’,侧面写明请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现行高中语文的重点课文。两篇课文中“记念”一词多次出现,时而作“纪念”之解,时而有“记念”之意,的确令人难解。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有“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有:“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  相似文献   

17.
<正>鲁迅先生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旨在纪念刘和珍君以及跟刘和珍君一样被残忍杀害的青年学生们。文章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一、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情感矛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教材所选的优秀作品中,以态度和表情特点获得永生的人物形象不多,刘和珍是最突出的一个。她的“温和”与“微笑”是如此地鲜明,如此地动人,以至于每一个读过《记念刘和珍君》的人,都会像她的亲人们一样在头脑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纪念“三一八”惨案的文章很多,而只有本文成为名篇广为传诵,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作者采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他的著名散文《纪念刘和珍君》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四十余个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向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由“踌躇”以至于“尊敬”,表达了先生对一颗高尚灵魂的敬重与钦佩。回想自己二十余年的教书生涯,其间的学生虽无轰轰烈烈、慷慨凛然者,但令我敬佩,促我警醒,催我奋进者却不乏其人。单是刚刚开始教书的那几年,就有不少给我以教益的学生令我至今难忘,而且仍在时时提醒着我:怎样…  相似文献   

20.
鲁迅杂文目前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计有《纪念刘和珍君》等十篇。这些杂文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事由,针对不同人物而写的。同是杂文,但却具有不同的特色,因而在教法上自该有所同,也有所不同。《纪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觉得比较艰深的一篇。本文即拟探究一下,教《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杂文,需要突破一些什么样的困难,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杂文和小说不同。尽管杂文的语言是形象的,有时也刻画人物,甚至也概括了一种典型,但入手便分析人物,用处理小说的方式来处理杂文是不相宜的。要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