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B段动词和C段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静态存在句分为三类。归纳了静态存在句动词的语义特征,揭示了静态存在句A段的内涵和C段的数量词具有语义的、语用的和句法的作用。运用变换分析的方式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论证了静态存在句的结构关系是“主──谓──宾”。  相似文献   

2.
静态存在句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存在句是存在句系列中的一类,表示某空间的存在体未发生位移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文章着重考察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动词与后段名词、动词与方位词、方位词与后段名词的语义关系,对静态存在句进行下位归类。  相似文献   

3.
王琦 《语文知识》2012,(2):93-95
任鹰先生就存在句的动词语义问题提出"动词语义虚化"说。本文对该说进行考察,认为动词语义虚化是不成立的。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构式的整体观角度对存在句的动词加以探讨,指出存在句的动词词义是实在的,"常态动作"是动词能否进入存在句的必要条件,最终决定于环境论元和实体论元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静态存在句表示存在主体以某种方式或者状态存在于某空间位置,其结构特点如下:包括三个部分,句首是表示空间处所的词语;句中是表示存在方式或状态的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句末是表示存在主体的名词语.  相似文献   

5.
刘顺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1):118-123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来看,格属于语义平面。它存在于句模结构中,指名词性成分跟动词组成句模结构时所担当的语义角色,格关系不因表层句法结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格是一个有层级的系统,格的类别主要由不同类别的动词规定。  相似文献   

6.
施事属于语义平面,它是语义结构中由动作动词作动核所联系着的表示动作行为主体的动元。施事具有下列特点:在语义上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存在于施动结构中;总是和动作动词相联系;一般是由名词性的词语充当;和主语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施事在形式上表现出以下特征:有动作动词出现;有特定的语序;有特定的介词标记;兼语句、连动句、复动句、存现句、供使句等句式通常有助于确定施事  相似文献   

7.
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汉语双宾句的看法存在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认为“获取”类动词带两个名词性词语时所构成的结构为双宾语结构。本文从“获取”类动词的语义指向和这类动词所带的两个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获取”类双宾句不能成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法律文本中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经 动词短语 后“,指出这种结构中的动词的语义在句中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谓语.当动词的语义同时指向主语和谓语时,句子可能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中的定位动词在不同的句法构式中都可分别表达动态和静态含义。对英语定位动词的研究认为,此类动词的动作义由状态义转化而来;而传统汉语研究则认为这类动词的状态义是在静态存在句的构式作用下由动作义延伸而来的。然而对汉语定位动词出现的句法结构、表达的事件类型及其内晨语义特点的分析表明汉语定位动词的动作义也是由状态义转化而来的——从而为定位动词可以同时表达动态和静态场景的特殊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事件句对不同语义小类的名词性宾语有不同的选择关系。事件句和非事件句对宾语的语义小类和宾语的结构形式在选择上会有所不同,动词作述语构成事件句,或者事件句所表示的语义得以实现的决定因素是动词以及与动词相关的句法成分之间的相互选择制约,因此探讨清楚这一问题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徐艳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5):109-113
中动结构的主语为受事,但谓语动词为主动形式,施事在句中没有显现.本文在介绍英汉中动结构的基本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其语义特征,分析副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指向.通过对比发现,汉语中动结构的副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比英语复杂,而其语义指向的复杂性又会影响到词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动词 开”结构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为复杂,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本文对“V开”结构的语义进行较为详细地描写,指出“V开”结构可以表示分离态,始继态、展开态和比喻态。本文还分析了这四种态对动词“V”的语义要求,以及动词V和“开”的语义的兼容。  相似文献   

13.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首先给出二价凭借动词的语义配价结构式:动作[施事 凭事 (工具或材料) 受事],并在句法形式上把二价凭借动词规定为原则上能够进入典型框架A和非典型框架B、C、D的动词;然后考察二价凭借动词的句法选择,揭示价载体对语义配项成分和凭事成分的句法位置的语法规定;最后讨论二价凭借动词对配项成分语义角色的指派,并以此为参数描写价载体对其语义配置式的选择限制,从而揭示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是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荚汉给予类动词和投掷类动词为例,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利用相关语料集中考察了双及物结构的语义表达差异,并加以认知语义阐释.研究发现:第一,两类动词的双及物结构有不同的语义解读,取决于动词的语义结构具有不同的凸显和侧重.给予类动词其凸显和侧重的语义是隐性语义,具有[+状态]或[+结果]指向.而投掷类动词其凸显和侧重的语义是显性语义,具有[+事件]指向.第二,双及物结构的语义表达差异可以在Talmy(1991,2000)的事件框架(event-frame)内得到合理的解释:给予类动词注重的是事件的最终后果,而投掷类动词注重的是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常虹 《考试周刊》2013,(97):84-85
英语名词在语境句中往往可作为事件中的某个语义角色表达一类事件,而隐去包括深层结构中核心动词在内的其他应有的语义角色。这在汉语看来是不可接受的,有的甚至根本无法理解和翻译。文章拟从深层语义结构分析的角度探讨英语名词的理解和翻译方法,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菲尔墨(C.J.Fillmore)语义格理论为基础,对存在句的语义结构进行考察,可以看到,汉语存在匈中的谓词都是动词,没有形容词,且都属于双价谓词,就其性质来说,又可分为单纯存在谓词、状态存在谓词、姿态存在谓词、动态存在谓词、动作存在谓词等五类。存在句的语义中至少有处所格、当事格、受事格、工具格、施事格、结果格六种。  相似文献   

18.
笔者探讨了存在句的分类:动态存在句和静态存在句,并从中段动词的性质,句式变换以及动词前后的附带成分讨论了每一种句式的特点,考察了它们语义上的不同,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存在句的语法区别。  相似文献   

19.
张锐 《林区教学》2008,(11):74-75
存在句是俄语中常见的句子类型,动词быть的现在式形式есть是其中最为常用的存在动词。其使用灵活、复杂,时隐时现,并对句子的语义产生一定的影响,给使用者带来困扰。文章旨在解决есть的隐现问题,分析其语义差异,以期提高对есть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宗男 《外国语文》2021,(3):97-106
俄语存在句是一种基本而极为重要的句子类型.本文引入话题视角及与此相关的空间性、个体方位语和类方位语以及语义次范畴化等较具新意的概念和分析手段,对俄语存在句的结构、语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中,一方面将对俄语存在句的基本结构、空间性结构特征以及结构-语义分类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将重点对俄语动态存在句的语义次范畴化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