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 15 94年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据说 ,故事源于发生在 13 0 3年意大利维洛那城的一件真人真事 :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 ,因双方家庭是仇家 ,结果不但不能互相结合 ,反而双双殉情而惨死。莎剧是根据英国诗人亚瑟·布鲁克写于 15 62年的一首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改编的 ,却化腐朽为神奇 ,完全改变了故事的内涵。课文节选的是高潮 (结局 )部分。矛盾冲突集中、张弛有致、节奏感强是《罗》剧的一大特点。在布鲁克的诗里 ,故事发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 ,而莎士比亚却把它缩短为“五天”。情节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读导言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2.把握剧情,了解剧本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解说:戏剧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而人物形象又主要是借助人物语言来塑造的,阅读戏剧作品,要学会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要了解戏剧方面的知识,对于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当然更应有所了解。)自读程序1.导入新课。欧洲文艺复兴是怎么回事?这个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他主要有哪些作品?(解说:这一问题,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接触到了,老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通过提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讲…  相似文献   

3.
在维罗纳城,两大家族——蒙太玖与凯普莱脱——经常械斗,可是来自蒙太玖家的罗密欧与来自凯普莱脱家的朱丽叶却相爱了,最后两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属于语言艺术,因而语文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就必须把握"语文"特征体现"语文"特点。说到戏剧教学的"语文价值",大概没有人会对如下阐释提出异议。戏剧是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戏剧教学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以提升,甚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欣赏剧本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剧本的创作、对剧本文本以及表演的评论又是在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但是,如何进行戏剧教学呢?目前似乎还没有可以让多数语文教师普遍认同的方法。戏剧教学于是就有了如下情形:对剧本一读了之者有之,将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解读者有之,课堂上着力讲授戏剧知识者有之,不顾语文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者亦有之……本期刊登的四篇课例是几位一线教师的尝试与探索,七位评者的见解也只是一家之说,并不意味着是在为戏剧教学提供策略指导。我们希望以此引起同仁对戏剧教学更加深入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凯普莱特家与蒙太古家是意大利维洛纳城的两个大族。两家自古以来便不和睦,彼此纷争不断。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中借人物之口提出了这一创作主张:“诗人不敢提笔抒写他的诗篇,除非他的墨水里调和着爱情的叹息;啊!那时候他的诗句就会感动野蛮的猛兽,激发暴君的天良。”《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是这一主张的成功实践。由于“他的墨水里调和着爱情的叹息”,他笔下的少男少女生死不渝的爱情悲剧确实感动了野蛮的猛兽,激发了暴君的天良! 人们在倾倒和礼赞这一作品的艺术魅力时,自然会提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的艺术魅力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7.
8.
在尾声,柴科夫斯基把爱情主题转化为低声细语的歌唱,而定音鼓柔和地压着葬礼进行典的节奏折点。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意浓郁的爱情悲剧,它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封建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它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张扬个性,向往美好的未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的诗化语言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二、理解作品主题,感悟悲剧震撼。教学设想本文的欣赏重点是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感悟悲剧震撼。课文较长,拟围绕课文的前半部分(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突破重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全剧内容,重点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思考预习题,注意体会人物情感。教学安排一课时。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晓春 《现代语文》2002,(12):53-56
犤教改设想犦《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形式,主要想体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理念吸收了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学的内容,同时结合新时代对语文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体现学生学的过程。因而,学生的读与研究为课堂活动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评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对于这一问题,学生的看法不一,解决的办法是联系文艺复兴的背景,介绍人文主义的理想,并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讨论。学生的观点,不一定合乎我们希望的那样,但学生会在生活和探索中选择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3.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重点难点】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是重点;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是难点。【课型课时】自读—研讨课。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认真预习课文,以竞争方式,选出两名导演,自由组织A、B两套班子,饰演帕里斯、罗密欧、朱丽叶及侍童。在研究剧情的基础上,A、B两组演出课文的“殉情”一段。二、导入新课据说18、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放着一…  相似文献   

14.
戏剧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必选,但相较于散文小说、诗歌之类,所占比例甚微。戏剧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戏剧文本可以教些什么?我们的老师实际在教些什么?戏剧教学如何实现从“这一篇”到“这一类”的跨越?诸如此类问题的研讨,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戏剧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一.走进文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本课的设计便以此为据,从开始的"重回现场",到整体感知、朗读研习、探究阅读,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学语文》2010,(5):12-1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戏剧创作。能力目标:品味诗化的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阅读,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力求课堂氛围的和谐、融洽,师生交流的平等、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一、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二、理解作品主题,感悟悲剧震撼。教学设想本文的欣赏重点是体会人物情感,品赏诗味语言,感悟悲剧震撼。课文较长,拟围绕课文的前半部分(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突破重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全剧内容,重点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思考预习题,注意体会人物情感。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导语: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谁不渴望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先民两情相悦的吟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后人一见倾心的追求;《梁…  相似文献   

19.
20.
一课间,周围的八卦圈正无聊地讨论为什么女人和小孩温度更高,苏童那端庄典雅的身姿就现形在门口:“叫一下你们班林夜。“苏童是我们那个大有前途的话剧社的一把手,别看她平时宛如古典画卷里走出来的孱弱女子,手腕还是很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