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秦汉文学     
秦刻石和汉辞赋、乐府诗歌 一、秦刻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平定天下”。“六王咸伏其辜”(《史记·秦始皇本纪》),标志着奴隶社会制度已经成为进了博物馆的东西,封建割据的局面也基本结束。毛主席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叔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是对于本阶段历史发展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的汉代简帛词汇研究在词语考释、辞书学研究、历史词汇学研究三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重视文化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成果缺乏系统整理、各角度的研究发展不均衡等特点,我们要加强对已有词语考释成果的整理,完成对汉代简帛词汇的系统整理,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词语、疑难词语的考释及常用词研究,进一步拓展汉代简帛词汇研究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论述周秦之变对秦代文学和汉代文学的影响,并由此指出它在周汉文学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简帛札记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帛献作为出土献,更为真实地保存了古代的语言面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就简帛献中存在的几例特殊语言现象作了探讨,希望能对汉语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简帛音韵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小结,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简帛材料的不断发现,它在音韵学方面的价值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新方法的运用使简帛音韵研究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商管理是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迄今为止,涉及工商管理史研究的论文,寥寥无几;至于专门研究的学术著作,则系乌有。因而加强对工商管理史的学术探讨,既是历史研究本身的要求,也将是当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参考,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拟就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秦汉时期的工商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探索其政策思路,考察其实践内容,分析其管理特点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参"在传世文献中用作度量衡单位时多为重量单位,而秦汉简帛文献中则非如此,亦非指酒器"觯",而是用作容量单位,为"小斗"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用作文字载体的材料有很多,如甲骨、青铜器、简帛、纸等等。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传播,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寥寥百余人。直到使用简帛,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简帛中的“简”包括竹简和木简,“帛”则是指绢绸等丝织品。  相似文献   

9.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国内外各界学者对简帛《五行》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诸如简帛《五行》篇的创作时代、作者、学派归属问题;简帛《五行》篇的比较研究;思孟"五行"与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荀子为何对思孟"五行"学说进行批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界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思孟"五行"说,也得以知道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批判的"思孟学派"是于史有征的。  相似文献   

10.
韩朋故事在我国文学史上广为流传,大约经过了两千年的不断演变。一个世纪前,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的发现与出土,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1979年发掘的敦煌马圈湾汉简中有关于韩朋的故事。1900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五万多卷文书中有六千多篇文学作品,其中有写本《韩朋赋》。敦煌汉简与敦煌写本《韩朋赋》的出土为研究其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楚辞·天问》有关商末周初史事的记载,在楚辞学界仍存有歧义。通过对新出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天问》反映了商末周初的基本史实:文王被封西伯,"号衰"以行九邦;商纣俎醢梅伯以与文王等诸侯盟誓,巩固自身统治;周人迁岐社社主为军社,开始征商历程;周公"不嘉"武王对殷纣的猛力射杀,在他制礼作乐时取消了以人为牲的习俗。  相似文献   

12.
以所见明太祖亲撰外交诏令为主,结合明人关于文体的阐述,对所见中外史籍中的洪武朝外交诏令的各种类型,逐一举证进行辨析,探讨明代外交诏令文书的源流、存在形态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清代以前学者对《说文》古文的论述汇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清代以前学者对于《说文》古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学者研究《说文》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图书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客观的概述两汉时期图书如何收集、整理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从汉初到武帝前经历过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时期。虽然焚书坑儒给儒学造成了极大打击,但秦统治者并未完全放弃儒家思想,而且汉初的黄老思想中也渗透有很多儒家的观点。此外,儒学在民间的传承也从未中断。在这一时期,一些儒家学者积极地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使儒学适应了汉代现实政治的需要,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一切与儒家思想在汉初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义例是关于一部文献内部如何组织和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宗旨的原则和方法.元代道教史籍在处理材料的来源与详略、直书与曲笔、内容结构的安排等问题时,借鉴世俗史学的优良传统,形成自己的编纂特色.  相似文献   

17.
禁书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文化政策的产物 ,其历史由来已久。宋代禁书是我国禁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宋代禁书的四种主要类型 ,归纳分析宋代禁书产生的两大原因 ,并探讨了宋代禁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究先秦两汉诗学审美意识的崛起,这是研究古代诗学的起点,大多数论者时这个时期的诗学话语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尤其时诗学审美话语不肯做出诗学的判断。本文试图就此时期的诗学审美话语之一的审美形象创造话语作一点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明史·艺文志》在编纂方式上,与以前的正史目录有着明显的区别,不是记一代藏书,而是专记一代著述。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当时没有可以依据的官藏书目;同时,明代官私藏书甚丰,要照顾到艺文志的内容与整部正史的平衡,也难以全部录入。这种编纂方式可从正史艺文志的编纂源流上找到依据,并且还有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将唐宋元三朝诗歌作为各自独立的整体放在一个认知框架内来比较特色与高下,就是明人的三朝诗合论。它也是明人进行诗法选择和建设展开明诗学的重要方式。明人的三朝诗合论大致有比较宋元诗、否定宋元诗、肯定宋元诗及反复等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