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由于出版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出版武侠小说,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致弥漫全国的武侠小说热持续到现在。加强对武侠小说的导读,关键是控制“大气候”、注意“小气候”。前者指社会,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初开始风行的“武侠热”到现在还是历久不衰。人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还是那么迷恋武侠小说。诚如《中国武侠小说鉴赏辞典》前言所说:“上至学者的案头,名人的办公桌;下至莘莘学子的床头,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主要是当代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的作品,无疑已风靡社会的各阶层。武侠读者的阅  相似文献   

3.
继淡江大学、实践大学等大学院校纷纷开设武侠小说课,以及前年由淡大举办金庸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武侠小说拉向艺术殿堂之举后,一群对武侠小说有兴趣的大学教授和武侠爱好者于最近成立“中华武侠文学学会”,更成为武侠小说跨越学术的新里  相似文献   

4.
一、新武侠小说为什么又“热”了起来事隔几年,新武侠小说又“热”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到8月20日为止,全国共出版新武侠小说5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我国内地以前没有出版过的,印数最少的是《陆小凤》(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8本),印5万套;印数最高的是《书剑恩仇录》(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本书的副题是“武侠小说类型研究”,可谓是引领中国武侠文学登堂入室之作。陈平原当年以北大中文系教授的身份作武侠小说研究,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在他看来:武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工作中曾出现过几次“冲击波”。1980年的侦探、公案小说热;1981年的武侠小说热;1984年和1985年的新武侠小说热;1986年的港台言情小说热等等。这  相似文献   

7.
“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16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40多名代表出席盛会共同阐释金庸小说“这一复盖全球的文学现象之谜”,会议的主题是金庸小说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主办人在会议发言中指出,金庸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华人读者,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国文学向来以严肃文学和纯文学为主,武侠小说被视为大众文学或通俗文学。但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过了“雅和俗”的界线。因此,这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早年以清幽脱俗的“伤情文字”在香港文坛崛起的女作家冯湘湘(本名冯穗芳),近年成为武侠小说的后 起之秀,而且甫“出剑”即得奖,以笔名“方舞阳”写《剑侠悲情》一书,荣获香港“第一届皇冠武侠、科幻小说大赛”特等奖。 冯湘湘是南国姑娘,在广州市生长。她真正开始写作生涯是1979年移民香港,后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市。 在移民岁月中,冯湘湘对推理小说和武侠小说发生浓厚兴趣,鲸吞了不少松本清张、金庸和古龙、温瑞安的作品,“仿佛被一种骤然燃烧的激情掀动”。  相似文献   

9.
内地大量翻印新武侠小说的风潮虽然过去了,但海内外舆论界对此的议论和责备却不能立即消除。新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和梁羽生先生,对此也有抱怨甚至愤怒。 1985年10月8日,查良镛(金庸)先生致信国家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先生,在谈过有关“中国书展”一事之后写道:“弟以‘金庸’笔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严肃小说出版还会出现新的繁荣吗?回答是肯定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反者道之动。”(《老子》)。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眼下,严肃小说出版的转机已出现清晰可见的端倪: 其一,外在冲击波正渐渐减弱。现在港台加上大陆的各种新武侠小说充斥市场。人们看出武侠小说虽多,如金庸那样的上乘之作,毕竟凤毛轔  相似文献   

11.
陈翔 《四川档案》2008,(5):31-32
乞丐群体在传统社会中位于下九流之列,但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却被描绘成组织严密、传递消息极为迅速高效的群体。武侠小说的影响使研究乞丐组织和生活状况题材的图书走热,这些图书依据方志、野史,均将乞丐群体描绘为组织严密的群体,即俗称的“丐帮”。但考察书中所引的材料,人云亦云的成分很浓,真实可靠性和证据价值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13.
武侠小说中描写第一流剑侠,其剑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时,有所谓“人剑合一”之说。其实,无论从事何种艺术创造或学术研究,道理都是相通的。创造者、研究者和所创造、研究的对象,当达到可以用“合一”评  相似文献   

14.
金庸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新武侠小说的“盟主”,而同时期的迪克成为北美“新浪潮”科幻的文学大师。原有的科幻只重科技科普轻情节情感,而“新浪潮”科幻更具力度、更富有文学性和社会道德感,更寓教于乐,引人入胜。新武侠和新科幻  相似文献   

15.
在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新武侠小说产生广泛影响之后,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署名全庸、金康、吉龙、梁习生的新武侠小说——一批东抄西拼、移花接木而成的劣质品;封面印上摹仿金庸等人的签名笔体,以假乱真——读者对这种变相冒名行骗行为,称之为“全庸现象”。本刊不断接到受骗者的电话、书信和稿件,纷纷痛斥,此摘三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扫黄”斗争历经数次,席卷全国,战果辉煌。然而,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时搅起一股“黄潮”冲击着中国的文化市场。令人惊之叹之忧之! “黄潮”泛起,无孔不入,武侠小说也已名不符实,把打斗场面的描写搁置一边,掺入了大量的淫秽内容。摆在我案头的一本武侠小说《香艳剑客》(上下册),共15章471页,可以说每一章内都有赤裸裸的性交场景、性交感受的细腻描写,通章的污言秽语已肮脏得无法再肮脏,恐怕已用绝了世界上所有关于性行为描写的词藻。  相似文献   

17.
金庸武侠小说风靡一时,虽然有“金迷”与“拒金者”的对峙,仍不妨碍“金庸小说旅游线路图”的堂皇出现。奥秘何在?比照西方骑士小说,不难看出这是在主流小说的一大阙如——愉悦以及在引发愉悦的情节曲折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迅猛发展的多渠道的图书市场上,时有一些不正常的“热”点。1984年前后出现了新武侠小说热,奇情侠侣,风行一时,一些出版社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19.
台湾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先生与淡江大学林保淳教授对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研究已持续多年,颇有创见。近10年联手撰写《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以翔实的资料与简明的阐述将台湾武侠小说自上世纪下半叶50年来的发展脉络一一厘清,以正台湾武侠小说研究之谬误。书中将此50年武侠小说划作发轫、兴盛、退潮、衰微四期,  相似文献   

20.
书业内外     
对金庸小说截然对立的评价 据《今晚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袁良骏指责金庸和琼瑶为当前文学“低俗化”潮流的代表。他说,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是一种“陈腐、落后的文学形式”,早已遭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荡涤。它的打打杀杀,恩恩怨怨,胡编乱造;它的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拖沓冗长,陈词滥调,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符合健康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起码条件。 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则指出,金庸是一个自觉追求思想性的武侠小说家,这一点正是金庸与旧武侠小说截然不同的地方。在艺术上,他第一个以开放态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