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晚上便和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互出楹联消遣,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张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当然,请长老赐教!”寺宇和尚看看时间不早,随口说:“半夜三更半。”谁知,金圣叹果然一时对不上来,当晚,他老是在那里沉吟,一夜都没有睡觉,寺宇长老见他如此认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劝说他:“你不要如此认真,我只…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字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  相似文献   

4.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  相似文献   

5.
咏月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很多。如大家熟悉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论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中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6.
游金山寺     
大年初二,爸爸带我到了乡下为大爷爷祝寿。下午我们去金山寺游玩。爸爸告诉我:金山寺在洪塘江心,是福州唯一的水上寺庙。传说在金山寺底下原来住着一只金螃蟹,当洪水来的时候金山寺会随着洪水升降,不会被淹没。后来螃蟹被人偷走了,发洪水的时候就会淹到金山寺。到了江边,我们坐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戴震、翁同和是清代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临终之前以对联的形式写就了人生的绝唱,总结自己的一生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眷恋。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七十口本的《水浒》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版木。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面对儿女,生离死别,金圣叹哀痛无比,遂吟出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此联妙用谐音双关,字面意思是说莲子  相似文献   

8.
苏小妹洞房难新郎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个新郎就是秦观,字少游。说的是:苏小妹出上联,新郎对不出下联不许进洞房。她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一作:闭门推出窗前月)”,这个上联紧切眼前景,自然、工巧而又浪漫,且意境明快;新郎秦少游仓促之间对不出下联,急得抓耳挠腮,这时苏轼从暗处往水池中投出一石,秦少游见水池中的景象,立刻对出“一石击破水中天(一作:投石击破水中天)”,这才得以进洞房。  相似文献   

9.
<正>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一次在一家寺院小住。老和尚知他很有才学,要和他对句,时值午夜时分,便出联曰:"三更半夜三更半。"金圣叹听了,不禁一怔,正在沉思,见到月明镜圆,想到此时正是中秋,便对曰:"八月中秋八月中。"此乃时间对时间、数字对数字的回环对,老和尚甚为敬佩。  相似文献   

10.
熊洁 《云南教育》2004,(26):12-12
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于《水浒传》有许多妙评。譬如《武松打虎》一段,作者从景阳岗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待武松走上岗,写道:“回头看这月色跗,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有虎来也要大哭”。真可谓抓住读者心理。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为世俗传诵至今。清顺治末年,金圣叹以抗粮哭庙案被牵连入狱,判决斩刑。 在处决他的头一天,其子到狱中看望他,刚一见面,儿子就大哭不止。这时,金圣叹不但没有哭,反而很乐观地安慰儿子说:“别哭,别哭!来,我俩父子来对对联。”当场出一对联是:“莲(怜)子心中苦;”要儿应对,儿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想到明日父子就要永别了,哪还有心思应对啊。金圣叹见儿子无心来对,便笑:“娃娃,听着,还是老子来与你对上。”下联对为:“梨(离)儿腹内酸”。对联工整,且含父子生离死别之苦。儿子收泪对金圣叹说:“这都怪你老人家读书过多,才惹起惨遭杀身之祸。”金圣叹摇头道:“非也,非也!儿今后书可读,官不可做也。” 斩首前,按规矩要先赏犯人酒饭,以便死去做一个饱死鬼。金圣叹饮酒时,边饮边说:“割头,本痛事也;饮酒,本快事也,今割头而先饮酒者,痛快,痛快也。”临刑游街示众时,金圣叹不但不怕,反边走边吟诗道:“黄泉路上无旅店,今夜不知宿谁家?”押到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正要杀他头时,金圣叹忙说:“兄弟,别忙动手,我还有信  相似文献   

12.
金旺 《教师博览》2006,(6):29-29
(一) 清朝康熙皇帝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与和尚连下三盘,并出上联试其诗才:  相似文献   

13.
人人称《智取生辰纲》(下简称《智取》)写得好,然未必人人能确言其妙处。今人对《智取》作艺术鉴赏,其见解未必有多少能超过四百年前的《水浒》评点家金圣叹。读《智取》是一种艺术享受,读金圣叹评点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金圣叹移此书第一回作“楔子”。下引字出此不注),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金圣叹评点的形式有回评、眉批、夹批三种。金圣叹对此回总的艺术评价是:“耐庵妙笔”“独有千古”。这一艺术评价,建立于准确精妙的评点之上,显出其独特的、然而又是令人信服的美学鉴赏眼光。  相似文献   

14.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与好友佛印和尚诗联往来。仲秋一天下午,他们二人泛舟长江,对饮倾谈。苏偶见一条大黄狗在岸边啃骨头,随口吟出上联,请佛印对。佛印知是东坡在取笑他,思索片刻,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扔向江中,同时脱口对出下联。这是巧用“河上”即“和尚”、“诗”即“尸”谐音的一副妙联。吟罢,两人相视大笑。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的人物性格论张载轩人物性格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给人物性格以重要地位。金圣叹认为,小说叙事,目的就是为了刻划人物性格.小说只有刻划出人物性格,才能牢牢吸引读者.金圣叹自己在《水浒传》批语中,就以人物性格作...  相似文献   

16.
一代名师鉴真和尚在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有一天对他说:“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寺前是黄土坡,由于下过雨,道路泥泞。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我到普陀山时,不知何故,心中怏怏,毫无兴致,途经一寺,便向禅师请教消除烦恼之策。禅师表情平静,略带古板,只见他慢悠悠地说:“活在当下,该干嘛就干嘛,何烦之有?”本来就心烦气燥,听了这么几句隔靴搔痒的话,再加上他不以为然的样子,我心中更添不悦。迈出寺门,追上旅游队伍,虽风景峻逸、山清水秀,仍无多大兴致。陪我进寺的小张指着峭壁的青松兴致勃勃地让我欣赏,见我无心于此,  相似文献   

18.
以往学术界主要看重的是金圣叹通过小说评点所构筑的文学创作理论,而实了上金圣叹小说戏曲接受理论也很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和一,金圣叹采和随文批评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批评对象独到而8深刻的理解,这对读者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活动起来了一种导向的作用;第二,金圣叹对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受条件和接受能力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调;第三,金叹还依据他自己的理解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原作品进行了删节和改动,从而使他自己成为《水浒传》和《西厢记》新文本的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也使他的接受批评实践由文学接受领域延伸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对70回本《水浒传》的评点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推到鼎盛时期,他评点的动机究竞是什么?这是研究金圣叹的重要问题,人们曾做出多方面的探讨,然而今日看来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梳理旧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动机是复杂的、多重的。因此对其评点动机应做至少以下两个层面的解读:显动机,为了使子弟读了晓得许多文法;潜动机,文人理想以白日梦形式的一种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