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蓖 《考试周刊》2013,(66):182-183
<正>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艺术实践活动进入了"深水区"。舞蹈教学逐步从单一练习走向舞台展示,各地的艺术节更是促进了舞蹈教育的发展。从舞蹈作品的选择、舞蹈的编排再到学生的表演,都充分显示出了大家对舞蹈教育的重视。舞蹈作品除了展示学生舞蹈表演外,同时也隐性地考验着舞蹈教师编排舞蹈的能力,以下是我对中小学舞蹈作品编排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以"音乐美感与舞蹈教学的关系、音乐节奏与音乐美感的渗透、音乐旋律与舞蹈表演的交融、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升华"四段,阐述舞蹈表演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服装表演专业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设置应注意以下四点: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必须为专业核心课程服装表演课程服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环节安排应先"紧"后"松";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宜增加突出脚尖、肩、胸、髋部位训练的内容;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应泛化舞蹈内容,注入时尚元素.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人类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一种艺术。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现如今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并没有抓住重点,一味的强调动作、技术技巧而忽略了舞蹈的表演能力。越来越多的舞蹈被跳成健美操、广播体操或者杂技、武术表演等等。本文从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困难入手,通过探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意识的重要性,提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舞蹈表演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人物情感,带给观众以美好视觉享受的综合艺术,通过舞蹈者演绎出来的生动形象释放舞蹈情感世界,抒发与释放演员的真实内心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运用舞蹈表演心理学理论指导舞蹈表演实践,就是通过舞蹈表演中感觉、知觉、情感、情绪、想象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探索舞蹈表演的外延与内涵及其相关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探究舞蹈表演心理生成的基础、特征、特点,研究创造舞蹈角色和塑造舞蹈艺术形象以及舞蹈表演的路径和方法、编导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指导舞台艺术实践。现代舞蹈表演具有三大要素:精湛的舞蹈演技是前提,浓厚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深具美感的艺术形式,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能够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完美的结合。舞蹈音乐将舞蹈的视觉形式进行动人的刻画,舞蹈表演将音乐的听觉效果进行肢体的诠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音乐塑造了舞蹈的形象,舞蹈表演升华了舞蹈音乐的内涵。舞蹈音乐的结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结构的巧妙安排,能够使舞蹈表演形成完整的框架,进而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升华。因此,舞蹈音乐的结构对舞蹈表演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7.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乐器和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质的飞快发展,人们在精神上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舞蹈也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在舞蹈表演中,舞蹈的技术和技巧,对整个舞蹈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舞蹈技术技巧,以及舞蹈技术技巧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并分析了舞蹈技术技巧对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最后具体介绍了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舞蹈表演是具有熟能生巧特征的艺术形式,基本功训练在舞蹈表演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位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必定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轻松驾驭各种舞蹈动作,完美表现出舞蹈艺术的内涵。对当代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需强化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舞蹈动作技巧,以此提高舞蹈表演水平,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客家民俗舞蹈形式丰富多样,舞蹈道具的种类也非常多,几乎生活中的所用物品客家人都能巧妙的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如竹竿、斗笠等等。本文结合客家民俗舞蹈的特点,对舞蹈道具应用种类、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舞蹈道具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及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与作用。结合以上分析对客家民俗舞蹈道具进行了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舞蹈道具应用的看法,以促进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舞蹈技巧属于舞蹈表演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能够进一步展示舞蹈动作,充分体现舞蹈作品思想情感。目前,舞蹈教学期间,部分学生在舞蹈技巧掌握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进而大大影响了舞蹈表演效果。本文就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完整的舞蹈表演离开了舞蹈音乐结构是残缺不全的,同样,离开了舞蹈表演舞蹈音乐也只能通过人们的听觉来展现,只有将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相结合,才能展现舞蹈的艺术只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本文对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舞蹈领域广为流传的"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和"欲伸先屈"、"欲跳先蹲"等职业词语,充分体现了舞蹈教学和表演中的审美法则,深刻说明了舞蹈艺术中种种因素的逻辑性辩证关系.多少年来,舞蹈艺术事业的授者和受者,无不积极实践并从中得益.以上所说的几个"先"字,一般作为"起法儿"解释;几个"欲"字,一般作为"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舞蹈技术技巧的基本概述,接着分析了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重要性和舞蹈技巧与舞蹈表演的相互关系、表现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必须重视孩子对舞蹈作品感情和主题上的深刻了解,而不是一味重"形",而忽略了"神"。3~6岁的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的缺乏,但只要用心加以引导,是可以让孩子们"手舞"有物,"足蹈"有理。这样孩子们在表演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共鸣共感,忘我投入,表情自然展现,舞蹈表演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舞蹈表演教学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演员重点在舞蹈,但是演员两个字也不可忽视,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将表演训练加强是舞蹈艺术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理论、技能、心理以及体验等多方面进行的教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舞蹈美感是舞蹈创作与舞蹈欣赏的基础,它是美学与舞蹈学相结合的舞蹈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舞蹈的审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技艺性的特征,决定了舞蹈美感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思想性、民族性、享乐性的特征。理解了舞蹈美感,在创作、表演、欣赏舞蹈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感知美感了。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古老、最久远又和生活、和时代最密不可分的艺术就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通过舞蹈的动作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和升华之后的形态,以艺术性替代了功能性,也就是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表演具有其内在延展性,需要舞者经过整理、提炼、加工、升华,从内而外的带给观众以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的情操。本文便从三个方面阐述舞蹈表演的内在延展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一些地方,幼儿舞蹈艺术素质的培养演变成了演员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技巧教育,忽视了对幼儿生理、心理特征的尊重,忽视了对幼儿艺术素养的教育。在一些幼儿舞蹈大赛或表演活动中,幼儿天生的纯真情感不见了,幼儿舞蹈的想象力、创造力被禁锢在成人化、模式化表演的框架中,幼儿舞蹈失去了天真稚气,失去了"出水芙蓉"的感觉,炫技表演却随处可见,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舞蹈的基本功在敦煌舞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属于舞蹈功能性训练,敦煌舞的训练是舞蹈风格的训练;同时,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基础性训练,而敦煌舞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表演性的训练。两者之间既是"功能性"与"风格性"的关系,也是"基础性"与"表演性"的关系。只有具备了非常过硬的基本功训练基础,才能更好地展现敦煌舞的风格。在敦煌舞的表演中,想要完成一个好的风格表演,必须以基本技术为基础,使"基础性"与"表演性"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