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面劳动和就业环境密切相连。新生代农民工应努力争取获得体面工作岗位的机会,并在工作之中努力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实现体面工作。为此,政府应通过完善就业服务、更新就业观念、加强技能培训等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机会;通过规范用工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畅通维权渠道等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风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从农民工自身而言还是整个社会而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法律素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入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的策略,以期对促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周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体面劳动是个系统工程,尊重劳动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前提,提高人力资本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条件,制定劳动法律法规是实现体面劳动的保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体面劳动的要求。努力改善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包容性增长,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5.
薛铨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2,(3):57-62
农民工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又是农民工家庭中的有生力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代名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已成为社会保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全新特征,针对其在参加社会保险中存在的诸如思想意识、体制机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对策,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合法权益,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技术技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口号。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体面劳动主要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一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劳工运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口号。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体面劳动主要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一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劳工运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裴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29-132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劳动群体,也是劳动权益与保障更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体面与公平的劳动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劳动者人格尊严和生存环境的一种维护,更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合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与技术能力不高,都成为目前农民工实现体面就业的制约因素,因此应从这几方面的改革入手,早日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就业梦。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法律意识淡薄、培训法律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应该从政治、立法、司法和执法四个方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法律保障机制,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立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79-82
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应明确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维权程序,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农民工应享有的劳动报酬权、职业培训权、加入工企权、休假休息权和社会保险权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关系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现实问题。制约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文化和农民工自身。因此,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从"二元对立"到"一体化"的思维转变,并通过制度创新、培训创新、激励创新和观念创新等路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个“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消费是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新生代农民工则通过炫耀示差、模仿示同和素质内化等消费行为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就业能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职业发展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发展。针对当前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结构性就业能力缺乏、可持续性就业能力降低以及宏观政策约束瓶颈等现实问题,本文建议通过加强自我能力提升意识,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积极依靠宏观政策调控等途径,能够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从而逐步改变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更好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从个人的发展愿景、自身的适应能力、现实的情感氛围及外部的环境因素等四大方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顺利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城乡之间,维权意识强,在城市融入上面临经济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困难,需要培育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组织,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建立安全阀机制,促进其顺利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群体内部显现分化现象,新生代农民工继承了传统农民工的一些特征,但是又与传统农民工在生活阅历、进城动机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党中央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他们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他们的行为具有了市民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户籍限制、农民职业社会地位层次较低等原因,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因此,他们在城乡两端都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文章通过实证调查,通过问卷和谈话记录的方式,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证分析,并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加快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徐永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1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困难重重,迫切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我们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支撑,以消除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为重点,完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土地、教育培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全面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陶金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51-54,64
结合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案例,讨论了压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介绍了企业压力管理的相关模型,分析了广东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源,并给出了压力管理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不仅关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的提升,而且也关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发展,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力资本红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策略做出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