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第六期《湖南师大学报》发表了周熙明和廖树芳二同志合写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一文,对本人在该刊同年第一期发表的《论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作了全面的驳论.他们的意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只有一个统一的实践概念,我从认识论的实践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出发,而提出的一切观点,全都是错误的.但是,我要坦率地说,仔细研读周廖二位的文章以后,我对自己的观点是更加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提出马克思思想历程存在“认识论断裂”。审视阿尔都塞所谓马克思“认识论断裂”的三个理由,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概念密切联系、人的问题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与主题、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的难以截然区分,这就表明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思想中“认识论断裂”主张是有失偏颇的。剖析阿尔都塞所谓“认识论断裂”主张的失当之处对于弥补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人的本质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上的困境、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人的内在联系、明确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辨证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觉的能动性”这个科学概念是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来的。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哲学概念。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历来受学者们的关注,并作了一系列研究。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它限定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认识论领域来加以研究。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见一斑。作者说: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称主观能动性。是毛泽东在认识论方面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这种把“自觉的能动性”理论排除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之外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上刊载的文章《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述》认为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特别重要的是三种回答:“马克思哲学就是‘人学’”,“‘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此外当然还有其他回答。据我所知,问题实际上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什么,而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就在教学中怎样阐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问题 ,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认真领会新的教学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基本要求和教科书的一个最主要、最鲜明特点 ,是将实践范畴从认识论中提升出来 ,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那么 ,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呢?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虽然原有的教科书将实践范畴放在认识论中 ,似乎它仅仅是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出现的 ,似乎实践…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有人对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实践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客观事物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与此相联系,也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纳入认识论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辽宁高教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了《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体系必须改革》(以下简称《改革》)一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不应纳入哲学教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历史学。”“把历史唯物主义从现行哲学教材中搬出去”等观点。并引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我们认为把历史唯物主义从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中“搬出去”,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家的观点。于是写了《现行高校哲学教材体系怎样改革》一文(发表在《辽宁高教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提出我们的看法与《改革》一文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在使用的哲学教材是苏联1938年联共(布)中央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本文试图从苏联的体解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个方面的实践来证明我国现行政策的正确性并讨论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某些值得质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标题在“实践”前特意加了“认识论中的”这样一个定语,是因为笔者认为,实践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而认识论的实践概念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因此,我们讨论实践概念时,首先要规定是在哪个范围内。范围不明确,往往用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实践的特点,来论证认识论实践概念的内涵,因而造成理论混乱,使意见很难统一,正是前一阶段关于实践问题讨论的一个严重缺点。本文就是企图在克服这一缺点方面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大所用哲学教材是由中央电大两位责任教师合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配之以《哲学自学举要》(修订本)。这两本书是配套使用的,前者是本课的基本教材,《举要》实际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有些问题教材在表述上不够清楚和准确,在《举要》中均有补足。如教材第五十二页“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第一百六十页“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两个问题,在《举要》第六十七  相似文献   

12.
刘井山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4):27-29,34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试图突破从苏联移植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努力就没有中断过。但40年过去了,这种努力迄未成功。原因在于苏联30年代的教科书是有蓝本的,这就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哲学编”,基本上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个板块。然而多年来,在《反杜林论》“哲学编”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通常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地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都是认识论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在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三章,标题上都写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一、之二、之三),贯穿其中的中心,正是这个问题。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以至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前提的。第二,坚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譬如,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社  相似文献   

14.
《对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质疑》一文提出许多新论,一些是有道理和有意义的.但作者并未真正理解他所提出的生产哲学和分配哲学的含义和关系,并进而把握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正确地处理它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相反,却在物质论和精神论,甚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求平等和团结,实际上是在折中、调和、二元论中倒向了唯心主义,并在有关论述和结论上出现诸多混乱和矛盾.实际上,“纯自然”并非与社会厚在并列的一种物质形式,而是思维构想物,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更为抽象的意识形式,这样,以本质上同一的物质和社会存在为基石,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后对这种哲学新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流行着这样一种提法:唯心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都是先验论,或者说实际上都是先验论。有的还把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作为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不能把唯心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简单地归结为先验论。首先,这不符合哲学史的真实。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和黑格尔的“理念”、“绝对精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认识的实践原则——与汪信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汪信砚同志在1987年《哲学研究》第一期中发表的《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中提出的观点,我们认为:反映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古老理想”并没有在现代自然科学中宣告破产,而是在现代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科学化;认识论的原则是实践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科学实践中主客体的结合和客体的对象化是认识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两个互补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就在教学中怎样阐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认真领会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基本要求和教科书的一个最主要、最鲜明特点,是将实践范畴从认识论中提升出来,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两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和人本主义的逻辑)的预设和碰撞,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逐步凸显出来,并最终完成思想上的第二次蜕变,这个蜕变过程,是通过对“异化劳动”这样一个表面看来仅仅是人本主义概念的分析,逐步彰显“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扬弃”“异化劳动”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得以在人本主义的包裹中逐步孕育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 休谟感觉一元论中的唯物论 传统的哲学史观点把构成休谟哲学认识论基础的“感觉一元论”判定为主观唯心论,这种观点的理论源头来自苏联哲学界,例如苏联编写的多卷本《哲学史》称:“休谟和贝克莱都认为,‘物’是人的感觉的复合,而整个自然界乃是人类意识中的观念的总和,两者都是主观唯心主义。”(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一卷,三联书店,一九五八年版,第492页)这种观点在我国哲学界影响十分深  相似文献   

20.
资料卡     
主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认识论基本范畴,指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中,作为认识、实践、创造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即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客体并创造价值的具体的人。(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P249)主体概念,在哲学史上曾把它作为本体论意义使用。如亚里士多德在其《范畴篇》中以“主体”表示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与“本体”“本原”是同一概念。从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开始,哲学界才更多地从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来理解和使用“主体”一词。提出“我思,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