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编》2009,(2):41-41
当前,新闻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新闻传播目的论。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说话"。另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报告事实"。他们都是单一新闻传播目的论者。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实际上是双重的:一是"报告事实",即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闻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新闻传播目的论。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说话”。另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报告事实”。他们都是单一新闻传播目的论者。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实际上是双重的;一是“报告事实”,即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二是“说话”,即通过新闻传播记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教育品牌传播需要创新传播理念,以提高传播效果为出发点,采用定向传播、定制传播和媒介泛化策略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手机传播的实践活动使一些经典传播学理论失效,并对手机传播中的用户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董小玉 《新闻界》2005,(3):54-55
新闻传播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事项,在这个信息社会,我们更加关注信息,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研究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加强新闻传播研究,培养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素养 采写实践 新媒体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是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研究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 ,儒家的传播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首开先例、卓有成效的。他们游说诸侯 ,办学授徒 ,编辑整理古籍和著书之说 ,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儒家对传播功能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 ,儒家认为向民众的教化传播对赢得民心、稳定政权有重要作用 ,同时认为传播的作用具有双面效应 ,统治阶级应慎重对待传播的影响。综而观之 ,儒家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思想 ,是富有创造性的 ,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亦即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应声倒下。但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开展,传播主体的自信消退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已是所向披靡的射手,开始学着与其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始重视反馈。  相似文献   

8.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也即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应声倒下。但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开展,传播主体的自信消退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己是所向披靡的射手,开始学着与其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始重视反馈。  相似文献   

9.
出版是一种基本的传播活动,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模式.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来进行,媒介融合也影响着出版传播. 媒介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现状,结合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背景,对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要提高高校廉政文化传播主体的传播意识,打造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体系,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转向,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渠道和积极有效的传播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1.
文献传播时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友富 《图书与情报》1999,(2):40-43,52
本文认为时空属性是文献传播的本质属性,文献在时空中的传播可分为共时传播,历时传播和即时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形成一个文献传播的时空统一体。文献传播使人类社会突破了时空障碍,将人类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时空传播中,文本意义发生迁移和增值。  相似文献   

12.
新传播权概念下图书馆服务的困境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向公众传播权的内涵和特点, 指出向公众传播权对图书馆服务所造成的制约, 认为在新传播权概念下, 应对法律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一个由硬传播向软传播过渡的时代,数字化的来临、新媒体语境的形成,对国家形象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软传播的理论应用,来探讨国家形象传播的新路径,我们认为:软传播将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传播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沈颖  朱世培 《新闻世界》2011,(8):246-247
笔者认为以前常用的"网络传播"概念已不能准确且恰当地描述当今媒体的许多新的现象、新的模式,因此在本文中借用了何威的"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笔者依据2010年新闻学的核心期刊中有关网众与网众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认为网众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众传播的媒介研究(主要是对微博的研究)、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各个领域因网众传播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整合传播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二十多年前被提出来时,所有传播人士都认为整合营销是大势所趋,并开始大肆宣扬"整合"这个概念,时至今日,好像再提"整合传播"已经无新鲜可言,但昌荣认为概念和理论无新旧之分,关键还看如何去顺应环境变化而重新为"整合传播"赋予新的引用和涵义。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传播理论由来已久,爱德华·霍尔被认为是系统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第一人”,后续相关学者对于跨文化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拓展研究,当下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跨文化的传播与文化认知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准确阐释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架构便成为一个基础性的要素。此前阐释大多局限于跨文化传播这一单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极少能够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系统阐述,因此本文从文化属性、文化差异、文化认同以及跨文化传播四个板块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认为文化属性是产生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文化差异是由文化属性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文化认同则是愈合差异,建构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了跨文化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7.
对农传播歧视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信息传播的不对称现象引起了诸多关于对农传播歧视的言说.本文在阐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歧义,认为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责于传媒.文章认为,建立社区传媒等方式是弥补大众传媒农村信息传播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媒介与社会     
古人是以敬畏的心情看待传播过程的。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里,在古汉语和新大陆的文明中,都不难证实语言和文字传播的能力与权威。然而如今,美国公众很少关心读和写,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以致使青少年的传播技能有所下降。语言的和文字的传播形式,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不太重要,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另外的传播形式,这些传播形式更加富有吸引力,并且允许受传者处于更加被动的地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科技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传播内容更多样化,传播规律也出现了新变化,科技传播面临全新挑战。本文认为,媒体需要从人才、内容、技术、效果等方面重新塑造科技传播的新生态,重构传播价值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的比较,本文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国际形势和时代变化,丰富更新国际传播课程内容;调整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加强国际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国际化;同时要重视国际传播研究,为国际传播教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