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4):F0002-F0002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29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2.
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回母校原武汉四中时曾自曝其读中学时数学成绩不太好,“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搞不懂为什么‘负负得正’(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袁院士说,上中学时他就此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不要问为什么,呆记就行.  相似文献   

3.
曾有这样一则小故事:2001年春天,袁隆平院士到达武汉,谈了自己在中学的经历,为什么“负负得正”,他一直不能理解.著名科学家不懂“负负得正”?一时成为某些人的笑谈.然而,笑谈者并不知道,要真正说清楚“负负得正”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4.
原题再现 2007年吉林省中考作(二):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了袁隆平。76岁的袁隆平坚持实地研究已有50年。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 ,2 0 0 0年 5月 31日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冠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隆平高科 )股票在深交所上网发行 ,袁隆平以他的姓名权获得 580万元人民币的使用费。袁隆平让渡自己姓名的部分使用权 ,换得人民币 580万元。在这里 ,姓名权虽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却在交换中充当了与商品同样的角色。商品应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被当做商品来交换 ,这种现象叫做“非劳动产品商品化”。非劳动产品何以能“化”为商品呢 ?在买卖双方的相互交换中 ,买者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他根本不介意所要买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劳动产品 ,有没有…  相似文献   

6.
数字     
美国《教育周刊》2006年1月17日公布的部分教育统计数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编按]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视察。袁隆平院士一行首先视察了江苏农博园,看到园内的现代农业设施,他高兴地说:看到江苏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很高兴,搞农业博览园,让那些年轻人来看一看,现代农业有前途,光明得很啊!现在的农业要刮目相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于5月31日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我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和股票。袁隆平可获姓名使用费580万元,并以资金投资占5%的股份。 据“隆平高科”董事长田际榕等介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农业高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已经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双高”认定。公司的优势在于作物的遗传育种技术,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袁隆平以379.16万元资金投入,折股250万股…  相似文献   

9.
袁隆平差点成为专业运动员,差点成为空军飞行员,但他最终还是成了“杂交水稻之父”如今采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十分不易,他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填得满满的:下稻田劳作、给研究生上课、搞超级稻的实验室研究、开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9日袁隆平院士荣获2004年以色列农业沃尔夫奖。沃尔夫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袁隆平教授是现代农业研究史上一个科学巨人,他对世界性的粮食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据说,2001年春天,袁隆平院士到达武汉,谈到自己在中学阶段经历时.对为什么“负负得正”,他一直不理解.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不懂得“负负得正”!这充分说明“负负得正”是一个极不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笔者认为,既然“负负得正”难以寻找到实际情境,将其直接联系起来,那么是不是可以另  相似文献   

12.
登高者望远     
2001年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院士颁发获奖证书和500万元奖金,领奖台上灯光闪耀,台下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3.
读完《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我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找到我的偶像了,袁隆平爷爷就是我的偶像!袁爷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袁爷爷年轻时看见同胞饿死,便发愤图强,研究出杂交水稻,让人们能够吃饱饭。他曾经说我的根在中国。国外很多机构高薪聘请他去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但15年过去了,在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中国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在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增加粮食产量。只占世界耕地7%、人口却占世界22%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付彪 《老年教育》2008,(12):18-18
袁隆平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谈到了自己的“金钱观”。他的“金钱观”客观实在,却又发人深思。其一,“钱是重要的,但来路要正”。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约为一千亿元。  相似文献   

16.
“在当选院士以后的十年时间内,从2004年开始争取头脑再清醒10年,向国家提出10条重大建议,再完成3个较大的科研项目,在已经出版10本专著的基础上再编著5本著作,再培养50名研究生,再发表30篇论文。”2003年12月31日,在长安大学新年团拜会上,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佩成教授面向全校宣读了他当选院士后的“113553十年规划”。如今,李佩成的“113553十年规划”早已超额完成,他依然保持着几十年不变的旺盛精力,忘我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31日,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揭晓, 41名中小学生获得这一“荣誉称号”。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已众人皆知,而“小院士”是一种什么称号?什么样的孩子能当“小院士”?  相似文献   

18.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普米 《少年读者》2009,(1):70-70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字的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一颗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袁隆平在科研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物质利益面前甘守清贫,不图享受;在生活中他风趣幽默,童心未泯,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袁隆平院士已历经了40余年的不懈探索。抚今追昔,袁隆平豪情满怀:“20年前,我提出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战略,要从三系法过渡到一系法,即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至今,我初衷未改。”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2年,他和他的助手攻克重重难关,率先育成第一个实用的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并于次年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一整套杂交水稻技术形成,并开始大规模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