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师傅眼睛圆又圆,一拳过去少半边。大家笑得乱糟糟,皇上一哼静悄悄!"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应该记得小燕子在上书房上课的故事吧,上面这首诗就是她的一次课堂作  相似文献   

2.
小说《红楼梦》里的众多诗词,是作者曹雪芹赖以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诗论和写诗的体会完全故事化了。使之为描写人物性格,表现小说主题服务。香菱矢志学诗,她的老师林黛玉要求她以“月”为题,用“十四寒”的韵写一首咏月诗,算是学诗以来的第一首习作。香菱遵照老师的命题去写,这一首诗从开始到修改、到成功,共写了三遍。第一首“月桂中天夜色寒”,她初学写诗,难免幼稚,但在内容上还切题。但毛病在于立意肤浅,翻来覆地去写月亮的“圆”与光线的“亮”,内容只是停留在对事物外表的直…  相似文献   

3.
高墙童谣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童年,当我咿咿呀呀地开始学唱这首童谣时,生活中真的飞来了一只小燕子——一个与我一般大的女孩儿。小燕子好像是伴着这首童谣来的,因此,她在我的记忆中,从一开始就像一首童谣。“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相似文献   

4.
蝴蝶     
诗是最需要想像力的。看到桌子上的一张蝴蝶标本,你能想象出她的故事、她的喜怒哀乐吗?这三首福建小朋友写的诗,是“蟋蟀三重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相似文献   

5.
前两年,电视剧《还珠格格》几乎风靡了全中国,你一定记得小燕子摇头晃脑哼出的“妙语”——“前不见烤鸭,后不见蹄膀……”可是你知道吗?这是从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变来的呢!这首诗名叫《登幽州台歌》,寥寥四句,传颂千古:  相似文献   

6.
从放假开始,我就迷上了《还珠格格》。主角是赵薇演的,叫“小燕子”,小燕子真可爱,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特别引人注意,她特别天真活泼和蔼可亲。小燕子总是不好好背诗,也很调皮,可是皇阿玛特别喜欢小燕子,我真羡慕她,我要是不好好学习,我家的皇阿玛肯定得生气。  相似文献   

7.
我在一年级下学期和爸爸一道看了一本有趣的书,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名叫“小豆豆”的日本小女孩,她在学校里很调皮,老是不停地关开抽屉、向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求路过的化装广告宣传员表演节目……因为这些事情惹得全班向学都无心上课。  相似文献   

8.
重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诗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香菱在大观园里,受了姑娘小姐们的影响,一心一意想学作诗,先求主子薛宝钗,薛说她“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但她不甘心,又去找林黛玉拜师。林黛玉说,你真要学诗,首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揣摩熟透”了;再读一、二首杜甫的七言律,二、二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等六、七个人的诗“看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就是诗翁了”。从此以后,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待林黛玉为她圈定的篇目读尽了,她又请林黛玉出题目练习写诗。她根据林黛玉“咏月”的要求,“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于作成了一首。黛玉看后,认为“措词不雅”,令其再作一首。香菱一夜未眠,又做了第二首,自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很多教师喜欢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给小朋友听,但是,由于不少老师把这首名诗理解错了,教学的内容与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本意大相径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著。这首童话诗以其绕有情趣的故事,更主要的是以其伟大深刻的寓意而脍炙人口,它不胫而走,流传世界。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真象是讽刺一个贪心的老太婆,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曲笔”,是在沙皇严酷的统冶下不得已而采用的迂迴战术。正是这首诗,当送交沙皇检察官审查时,遭到了查禁的命运。他们“嗅”出了这是一首“诋毁”沙皇、盅惑人心的反诗!要不然,一首讽刺贪婪的渔婆子的诗歌是不会  相似文献   

10.
我的第一首诗李成岁我的第一首诗,写于1962年的冬天,发表于次年的《山东文学》第3期上,题目叫做《“小燕子”──给一位乡村话务员》。说它是第一首,当然不是说在此之前我不曾写过诗,其实写过很多,只是未曾正式发表过而已。我那时也像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  相似文献   

11.
崔莺莺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笔下的唐传奇《莺莺传》和元代大诗人王实甫笔下的杂剧《西厢记》里的女主人公。唐代真有其人 ,而且是个才女 ;《全唐诗》收录了她三首诗 ,而这三首诗是紧紧地与戏曲的情节相关相联 ,可以说三首诗贯穿了整个戏曲内容。看了她的诗 ,也就了解了历数百年而经久不变的西厢故事的“情结” ,同时也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我在松树卡问童子:“你师傅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山里。”“山里哪个地方呢?”“深山到处都是白云,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众姐妹称她为“诗魔”。别人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她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怎样虚心好学呢?要不耻不知。马克思写《资本论》正是从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  相似文献   

14.
红楼诗话     
香菱要学诗,黛玉让她先读王维的五律。读后黛玉问她领略没有?她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又似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说:“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说:”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  相似文献   

15.
故事来源于明末清初嘉定抗清历史小时候,她曾在先生的书房中看到一幅字,四个大字激愤飞扬,简直要冲出纸面,似乎有无限的辛酸与血泪:还我河山。她也曾听先生读过一首诗。先生告诉她,这是杜工部的诗。她虽然早已忘  相似文献   

16.
讲解《香菱学诗》,大家多会注意到香菱“苦志学诗”的苦学精神,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小睡”可表现出她专心刻苫;“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  相似文献   

17.
侯莉莉 《山东教育》2003,(33):32-32
小燕子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她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得和明星赵薇一样可爱。几年前和大人一起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她这个小燕子便迷上了电视中赵薇演的那个小燕子,成了不折不扣的“小燕子迷”。上课时,她其它歌不唱,只唱那首“你是风,我是沙……”,一边唱还一边把口袋里装着的小燕子的画片拿出来玩;在家里打开电视,就是不停地换频道,找寻小燕子的身影,如果找不到,必然是大闹一场,谁也拿她没办法。看着沉迷于“小燕子”的小燕子,不但我们老师着急,她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着急。我们班上还有一个叫小强的小朋友,他的舅舅是当地有名的“痞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清纯而聪慧的女孩谭旭东(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牧笛的写作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她写童话,写故事,写散文,写日记,写诗,她的文字非常清新,她的情感非常透明,从她的每一篇习作都可以看出来,她对文学世界是有着天生的敏悟的,她的内心世界温柔细腻,她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她是一个典型的幻想女孩子。我记得她最早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她的一首诗《还记得那条河吗》,那是一首关于友谊的小诗,语言素淡,意境清新,值得一读。小河”这个中心意象串起了“思念”的情感,“小河”在诗中也象征着距离,象征生命成长的过程。还有一首《人不…  相似文献   

19.
赵薇,著名影视明星,曾在《还珠格格》电视连续剧中扮演“小燕子”而广为人知,但她的求职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春雨点点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