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摘抄增强记忆。抄书的时候,手、脑、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抄东西的印象就比较深。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摘抄加深理解。许多好文章立意高深、构思巧妙、用词精当,通常不是一眼看过就能真正理解的。若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摘抄,就有充足的时间逐字逐句地深刻领会。三、摘抄能积累资料,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读书时把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日积月累,将是一份宝贵的知识财富。写文章时,也就会因材料充足而思路开阔了。读书摘抄好处多着呢。只要你认真地读书、摘抄,持之以恒,不厌其烦,时间一长便会见效。…  相似文献   

2.
<正> 从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治学经验来看,“摘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好处是; 一、摘抄有利于记忆.抄书的时候,手、脑、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抄东西的印象比较深.所谓一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 二、摘抄有利于理解.许多好文章,立意高深,构思巧妙,布局严谨,用词精当,一般非一眼  相似文献   

3.
文远乔 《贵州教育》2008,(15):29-30
一、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摘抄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每天利用耕田种地中的休息时间,把平时读书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随手记到树叶上,放到瓦罐中,十年功夫攒了几十瓦罐,后来整理成三十卷著作,这就是有名的<南村辍耕录>.蒲松龄于通途大道旁设座访行人,搜集奇闻轶事,记下无数札记.终于写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占的积累呢?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相似文献   

4.
古人谈读书     
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 (宋)欧阳修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  相似文献   

5.
洪海鹰 《甘肃教育》2014,(22):46-46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长期、持续地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分年级、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教给学生适宜的预习方法,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通过以下途径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一、读一读,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读就是朗读课文。"眼过三遍,不如口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教其预习的方法,安排学生每天朗读三遍课文,第一遍重在  相似文献   

6.
读书联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串璀璨明珠。出自名人之手的读书联凝聚了极宝贵的读书经验与体会。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写过一副读书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位老者告诉他,字是识不完的,书是读不尽的。于是就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既是他的读书誓言。又成了他一生读书生涯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摘抄     
读书与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天资再高,要长久记住自己读过的书刊内容是不可能的,非借助抄录不可。所以,有人主张"有志于学者,抄书之功断不可少。"可见,一个人读书,除了眼勤、脑勤、口勤外,还要手勤──有选择有目的地抄录一些资料。如何做摘...  相似文献   

8.
[话题设计] 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第一遍时不知所云,读第二遍时理解了一点点内容,读第三遍时就能基本把握了。其实,读书如此,我们做人、做事、学知识、学技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以“第三遍与成功”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自定主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9.
正"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摘抄,所有年级都适  相似文献   

10.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手段。古人就非常重视朗读。朱熹的读书方法就有“口诵心惟”法。他强调:“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要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这样便可“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就是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生于浙江平阳一个偏僻的山村。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很勤奋,养成了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苏步青从小在学习上就有一个特点——“学不偏废”,全面学好。正因为他有着广博的知识,所以当他钻研数学时就能触类旁通,容易深入进去。苏步青在青少年时代好读书,好学不厌的他,读书常常不只读一遍。他有着一套读书的方法:“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  相似文献   

12.
名人读书法     
名人读书法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决”: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熟读成诵,以增强记忆力)。毛泽东在校读书时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是离不开动笔的,做读书摘抄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读书摘记有助于阅读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理解和积累资料,读书不记笔记,犹如"黑瞎子掰玉米",学多少扔多少,记笔记就像"燕子垒窝",点点滴滴积得牢牢实实,从小培养学生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对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早读内容———自己定常常可以看到低年级的早读内容采取的是领读和齐读的方法。一篇短小的课文一遍遍地反复读,结果朗读的声音越来越轻,东张西望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早读内容,效果就大不相同。学生可读课文,可读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也可读课外补充阅读书;有自己一个人读的,也有几人一起读的。在无拘无束的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从而提高了读写能力。二、小老师———自己当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今天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一些理解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和查找资料能得到答案的,大…  相似文献   

15.
电教促读心通义明王林,马海燕语文教学如若使学生真正把握课文所表现的情感,达到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字、词、句、段、章的含义,就得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只有反复读,才能心通其义.借助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达到心通义明的目的,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熟读或诵,以增强记忆。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学生摘抄的原因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元木著名学者陶宗仪,每天利用耕田种地中的休息时间,把平时读书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随手记到树叶上,放到瓦罐中,十年功夫攒了几十瓦罐,后来整理成三十卷著作,这就是有名的《南村辍耕录》。  相似文献   

18.
改变中学生文辞贫乏毫无文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摘抄。指导学生摘抄,首先要教会他们摘抄哪些内容,并学会判断、辨别摘抄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题材。巧用摘抄句的窍门是:1.直接照搬,2.加前缀或者后缀,3.灵活运用适度删减和变化,4.仿句式套用。引用摘抄句时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有一根线把摘抄的内容引到自己的文章中来。2.加前后缀时,句子一定要注意和摘抄句的衔接自然。通过这种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在摘抄时有方向、使用时有方法。在有效运用摘抄的同时,自己加以细细体会,斟酌、增减,久而久之,无形中就能慢慢地把原来简单地照搬换化为一种语言能力,写出自己的感悟来,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文采。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读,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1.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吗?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读,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1.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吗?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