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材料首先是语文教材,即文本。这表明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立足文本。小语专家崔峦提出: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的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必须回归文本,引领学生走近、亲近、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2.
人们诟病、声讨课堂教学中的“非语文”“伪语文”现象。“非语文”“伪语文”问题的实质其实是语文意识淡薄,归根结蒂是文本意识、文体意识淡薄。文本意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等文本内容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文体意识,就是对文本体式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3.
本着语文阅读与非语文阅读的不同特征,从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三种文本的阅读命题,析出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在阅读测试本真方面的有效探索与存在的问题.前者表现在多种方式考查“语文方法”上,后者表现在单纯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上.着重区别出三种考查“语文方法”的内容信息题: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就是“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包含了“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与“语文方法”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如何处理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纠缠于文本,以弄清文本内容为唯一目的的语文教学肯定是不妥当的;然而,置文本于不顾,使文本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使文本仅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话题”,也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一、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  相似文献   

5.
文本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既能立足文本,又能超越文本,用适应的学习策略,即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在想象阅读中超越文本、在拓展阅读中超越文本、在跨学科学习中超越文本进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基本要求。实施新课程以来,大量文本进入教科书,但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教学论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在把握、内化文本原初内在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共同建构起对文本意义的追求与超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依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契机。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阅读而完全忽视了文本作为教材的确定的意义,盲目探究教材文本意义的生成,致使阅读教学偏离了语文的轨道,缺失了“语文状态”,学生也缺乏对文本真正的感同身受,进入不了文本所描绘的真挚丰富的情感世界。因此,依托文本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原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实现文本与教者情感的高度融合;握文本体裁;解析文本,升华文本。  相似文献   

9.
文本具有价值的多元性,语文文本具有语文价值的多元性。文本教学需要寻找文本的质点。质点是文本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的交会点、文本教学内容的定位点,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点。语文文本教学要从合适的视点切入,穿越质点,抵达文化的远点。  相似文献   

10.
文本作为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因此,关注文本解读,正确解读文本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那么,如何深入地解读文本,挖掘文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语文美学对真善美的研究是对语文教学的宏观研究,那么,对文本研究则是微观研究。文本分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没有文本分析,语文美学会被架空。从哲学上说,语文真善美的研究是语文美学价值论研究,语文的文本分析研究则是语文美学方法论研究。真善美的研究是语文美学的灵魂,文本分析则是语文美学的肉体。所以,语文美学研究格外重视文本分析观念的继承与革新,注重文  相似文献   

12.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解读文本的过程是语文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增强语文修养的过程。解读文本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单纯停留于纯粹个人化的认识上。语文教师要驾驭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反复吟咏、慢慢咀嚼、不断感悟,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切中文本内涵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今的语文教学,忽视文本,凌驾于文本之上的现象比比皆是。语文课上,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究其原因,首先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更重要的则是,不少语文教师空有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愿望而缺乏带领的方法,只得用讲座、分析、练习的方式来完成语文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增强语文修养、提升专业水平的需要,更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更多地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新途径,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文本解读、挖掘文本是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体验,"悟"出文本的本色精彩,在文本感受中发现美、欣赏美、挖掘美、感受美。  相似文献   

16.
李亚芹 《考试周刊》2014,(88):21-22
文本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文本的价值,优化文本资源,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亲近文本,潜心阅读文本,真正体悟文本的内涵,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文本就字面而言.是指文件的某种本子,多指文字、措辞。这里所说的文本,指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是学生用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除了梳理、提炼出文本的原始价值,更应该梳理出文本的教学价值. 具体到《燕子专列》这个文本,哪些语文知识、语言现象、语文技能是应当传授给学生的? 一、这个文本具有哪些语文知识、语言现象 一个文本,是语文知识的全息载体,在此自然无法也无力对文本所体现的全息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只能是说比较突出的课程视野下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语文文本的有效处置,需要语文教师的真功夫。本文试从强化文本朗读、品味文本语言、巧设文本探究、模拟文本语言、挖掘文本内涵五个方面,例谈语文文本处置的真功夫,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林金火 《考试周刊》2014,(87):26-27
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芳香。本文从"采用多重视角进行文本细读,挖掘文本价值"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文本细读,挖掘文本价值"这两个方面对潜心细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以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