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与"形容词"相结合(即"一A")的用法问题,前人早有论述,但一般只限于"一"与"A"语法意义的简单论述。文章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关联性"一A"中"A"的构成及其结构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比较河源市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传统模式与"一对一"构建模式资金投入情况,认为"一对一"构建模式具有比传统模式资金投入少,培养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多的优势,并探讨了河源市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一对一"构建模式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3.
金宗 《西藏教育》2011,(11):35-35
"师生对话"就是一种把"对话"当成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师生对话"的步骤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师生对话"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的"师生对话"与我们平时的"对话"是有着一定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一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能体现出一些特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成功的课应该具备如下特点: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一节好课应该做到"实"、"趣"、"活"、"疑"、"效"、"情"。  相似文献   

5.
"夜来"一词具有"昨天"义,"来"具有"往昔,过去"之义,这在《汉语大词典》中已有收录。"夜来"一词无论是表示"昨天"义还是非"昨天"义,都应视为主谓结构的复合词。"夜来"三个主要义项"入夜"、"夜间;夜晚"、"昨天"均与时间有关,三个义项之间具有其内在关联。"夜来"在表"昨天"义时是派生词,"来"为时间词后缀的说法有待商榷。"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一课在"尝试与猜想"这一主题活动中出现,主要就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一经典名题使学生体会"猜测——验证——调整"这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课程小学数学典型课例分析与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上,郑州市惠济区翟桂琴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一课就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百姓"一词在历史文献和在目前生活中使用现象的举例陈述,说明"百姓"一词存在的封建性;而在现行社会制度下,"百姓"则是完全没有权利意识的被管理层,揭示了"百姓"一词在现行制度下存在的不合理性;然后从文化词汇差异方面入手引出"公民"一词,最后利用"公民"和"百姓"二词的"等同"关系得出"百姓"一词存在的悖论,从而得出"公民"替代"百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公民们都应从自我做起,尽量少用或不用"百姓"这一称谓,努力唤醒自己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8.
离合词离析结构"A一个B"中的"个"跟普通量词"个"有很大区别,离合词中插入的"一个"已经失去了名量词的功能,而过渡为具有动量词功能的成分。插入"一个"的离析结构主要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视角,"一个"是一个主观标记。  相似文献   

9.
"以意逆志"是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传统的方法,由孟子提出。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将"以意逆志"解释为"根据作品探索原来创作意图"。那么,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该如何理解"以意逆志"?一、"意"的理解对于"意",传统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意"即说诗者自己的心意;另一种认为"意"即作者的意旨。还有一种折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两汉之际"道"之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即"道"向万物靠近的趋向,而促使这一趋势得以可能的原因在于作为"道"之分身的"一"的出现,而"一"的出现又加速了"道"万物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浅谈老子“自然”概念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自然"概念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包括:"自然"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内在本性;"自然"是真实、质朴的品质;"自然"是指一种理想的状态或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什么时刻是人最哀痛的时刻?多少年来人们总是这样说,最亲的人离世的时刻是最哀痛的时刻。是的,这种说法中的"亲人",一般地说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是,人们心里还有一种"亲人",这种"亲人"是既不沾"亲"又不带"故"的人,而是从心里就特别景仰的人。这样的"亲人"离世的时刻,会引起万众的哀思与追怀。这样的"亲人",往往是指那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显赫贡献的人。李德生,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民的"亲人"。李德生,还是一位广大青少年特别景仰的"亲人"。李德生,又是一位倍受中华青少年英雄团体集体无比尊敬和爱戴的革命长辈,自然属于这样的一种"亲人"。  相似文献   

13.
"俄狄浦斯情结"是文学批评界最有影响力的术语之一。但实际上,俄狄浦斯不具有"恋母"倾向,他是一位"反弑父娶母者";俄狄浦斯也不是一位非理性的"精神神经病患者",而是一位启蒙理性的领袖、道德伦理的化身;文本中的"弑父娶母"情节也与"力比多"、"性冲动"等概念无多大关系,而是"父子"文学传统、"替罪羊"风俗与母权文化交汇而成的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4.
遗传     
佚名 《小读者》2010,(7):39-39
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说出"一……一……"格式的成语,比如"一心一意"。画家的儿子:"一笔一画。"船长的儿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举一反三",有人指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最主要原因。而事实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但目前语文教学"举三反一"比较薄弱,需要走回归路。从"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关系认识和语文教学"举三反一"的重要性出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两者并举来解决语文教学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对"微言大义"的理解产生分歧的根本之处在于对"微"的不同理解:一为精微,一为含蓄。通过历史考察,本文认为"微言大义"的"微言"可以作两种结构理解,一为动词性短语,有"隐晦、含蓄地说"之意;一为名词性短语,有"隐晦、含蓄的话语"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一"与"形容词"相结合(即"一A")的用法问题,前人早有论述,但一般只限于"一"与"A"语法意义的简单论述。文章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瞬时性"一A"中"A"的构成及其结构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认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而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而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学生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盘问"一词中"盘"与"问"的语素义及"盘问"一词的成词过程,得出"盘问"一词的构词方式应属于"动+动"状中式复合词的结论,纠正了前人将其归入"名+动"偏正式双音节动词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