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关乎为青少年"打一个精神底子"的大事,但是目前的名著阅读却呈现出少读、浅读、听读的怪现状。为此,在名著阅读的引导上,要引导学生计划着读,批判着读,运用着读。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影响人的精神成长。教师要把读书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重点,让学生走进蕴含丰富的名著,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让学生读名著有方法,让学生形成读名著的能力,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继承,在读书中明理,在阅读名著中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作出了规定,并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要求,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名著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孩子会读名著,乐读名著,品读名著。一、让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激发阅读兴趣,感受美1.每周开设读书活动课。将名著阅读内容以特殊课  相似文献   

4.
名著阅读导读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打破与名著的隔阂。我通过《三国演义》导读课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读名著的方法。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本节课教会了学生多角度解读曹操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邱春凤 《成才之路》2021,(11):30-31
师生共读名著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真正读懂名著,还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名著所蕴含的精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食粮。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在正文阅读前进行整体审视,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恰当适宜,利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情境创设分析名著,阅读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名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小学名著阅读从课外走进课内,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带来的改变。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单元,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名著,既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又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智慧之一: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入选课文都是节选名著的片段,是名著某章节的缩写,没头没尾,给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困扰。  相似文献   

7.
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精华。统编语文教材单独设置名著阅读单元,凸显了编者对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紧扣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句子、读故事、读人物,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以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使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导读名著仍存在照“本”宣科、泛泛而读、以观代读等误区。站在学生立场,引着学生导向名著的提要处、矛盾转折处、质疑处、活用处,有助于解决导读名著应该引导学生读何处的问题,对于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永斌 《学语文》2014,(3):41-42
初中生普遍喜欢看无价值的“闲书”,而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知识面狭窄,尤其怕读古典名著。因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0.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外阅读”与“教读”“自读”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将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之中。由于学生受到认知经验的局限,教师在推进名著教学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难以做到引导学生将名著读通、读懂、读透。结合学生必读名著《儒林外史》,从“循趣”“循法”“循理”三个角度寻找阅读资源,搭建阅读支架,优化阅读方法,最终构建名著阅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名著承载着前人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蕴涵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品读名著能启迪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名著、阅读名著、品味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文学评论能力,丰富文学素养,不断增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品味优美语句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课本剧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方式。笔者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巧借这一形式,引导学生将名著中自己喜欢的相关桥段改编成课本剧,开展名著课本剧表演,用表演推动阅读的活动,最终让学生迷上了文学名著,走进美妙的名著世界。一、"千树万树梨花开":读中记要表演名著课本剧,全班应熟读名著作品,如千树万树的梨花竞相开放,有着浓厚的阅读氛围。首先,老师必须先于学生熟读原作品,了解作品,知道学生阅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永远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它们是文学大师的精心之作,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精神。本节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并引导学生将所读名著运用到作文中去,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自己阅读才华的机会,引起学生的灵魂震动和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4.
阅读对初中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名著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名著阅读,加上学生还不能全面认知世界,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喜读"和"深读"名著值得教师深思。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优化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名著历史久远文本语言和内容都与当代学生存在阅读距离,加之影视网络快餐文化的泛滥,要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名著仅靠教师口头强调收效甚微,必须有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7):39-40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也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越读"悦"读,"悦"读越爱,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愈发为学生、教师、家长所认识和重视。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实践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懂?笔者采取了"三步走、十二招"的做法。一、"引"——让学生爱上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阅读的兴趣,只能是敷衍了事,收不到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入手,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引导...  相似文献   

18.
部编本语文教材设置"名著导读"专项,注重每书一法,旨在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引导学生整本名著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为应付考试而阅读。学生读什么好书?如何读好书?迫切需要教师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创意]《智取生辰纲》,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师把学生"领进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懂名著,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引导他们多读、精读,并大胆质疑,使阅读常态化,推动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才能读有所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