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1267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群体,教师心理压力在婚姻、学历、教龄、职称、地区、课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竞争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领导方面的压力、社会压力等是造成教师教学压力的主要方面。因此,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仅要考虑不同群体间心理压力的差异,还要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极大的社会压力。要用"心"去关爱教师,帮助他们调适心理压力,要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为他们"增值"与"保值"提供机制与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一个"战场",考生在这个"战场"上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以致影响到考试的发挥,本文从一个高中教师多年的经验出发,探讨了一下让高考考生如何应对这种心理压力,发挥出正常考试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类型主要有"U-S"合作型、对口支援型、考级培训型、"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型、"集中学习+统筹实习"型。在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把握好"双语教师培训≠HSK等级考试"、"双语教师培训≠第二语言学习"、"双语教师培训≠知识+汉语培训"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政策制定中,要加强双语教师培训的立法,制定双语教师资格的国家标准,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双语教师培养机制,创新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双语教师培训队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河北省石家庄地区1037名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是高心理压力群体,其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于工作.职称、婚姻状况、是否正式工、岗位、所带班级大小等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理解与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对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河北省石家庄地区1037名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是高心理压力群体,其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于工作.职称、婚姻状况、是否正式工、岗位、所带班级大小等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理解与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对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芳 《考试周刊》2010,(48):47-47
"减负容易增效难"。在大力呼吁"减负增效"的教学环境下,许多教师纷纷这样抱怨。是呀,学生远离了无休止的考试、复习、作业,减掉了身上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教师也削减了批作业、讲试卷的精力和时间,乐得师生一身轻松,谁不欢迎呢?可是老师们在担心:"减负"势必"减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河北省石家庄地区1037名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是高心理压力群体,其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于工作。职称、婚姻状况、是否正式工、岗位、所带班级大小等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理解与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对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教师在社会转型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了教师的焦虑、职业倦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的育人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0.
从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际入手,结合培养目标,通过在体育教法课中实施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缩短从"学生"到"先生"的差距,使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一角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它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解决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中职教师自身应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自己,真诚接纳他人,以积极心态对待自我和周围世界;其次,中职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营造一个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做好职前筛选、职前培训、职业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的机构;再次,从社会层面讲,要促进中职教师群体的职业化,在政策和学校自主权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并且为中职学校和教师提供充足的、易于获取的资源,达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人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忽视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新农村建设、教师专业化成长、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性和政府部门的决策等方面来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主要就是:政府要改善教师生存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教师本身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行为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生理—心理不良症状等方面。教师的职业压力、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强调教师专业增权,减少来自科层制压力,倡导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等策略,营造出适宜教师发展的和谐心理气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并与内陆山区重庆等地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院校大学生已具备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观,与内陆山区的中小学教师的观念差别不大,并无明显滞后。(2)在对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具体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上与内陆山区的小学教师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用自编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对贵州省1590名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状况为:(1)师资力量薄弱;(2)流于形式,缺乏深入、扎实、有效的管理工作;(3)地区和学校差异明显;(4)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的因素较多。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贫困地区346名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贫困地区中学青年教师心理有问题的占21.9%,男、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差异不明显。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意识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缓解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的EAP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面时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学校生存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源自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中构建EAP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深化交流、开展培训等措施,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倡导并帮助教师健康快乐地教学.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本研究运用SCL - 90调查了北京市 5所特殊学校 1 9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 :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 ,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 2 5 6% ;SCL - 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总体上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教师差 ;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和特教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高学历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培智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聋校和盲校的教师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