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合二而一”问题展开将近一年的讨论,曾是震撼全国学术界的一场论战.本来,许多同志原是抱着研究学术、探索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诚愿望参加讨论,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但因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凭借权势、蛮横干预,硬将正当的学术讨论搅成一场严重的政治迫害,制造一桩历时久、规模大的政治冤案.笔者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拟就当时所见所闻,说明这场讨论如何开始以及康生如何控制这场讨论,对杨献珍进行政治迫害的真相.这场论战,是由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发表艾恒武、林青山所写《“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以下简称艾、林文章)一文引起的.文章表达了他们对对立统一规律表述上的新见解:“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一分为二’的两分法,是认识事物根本方法.”“‘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认识和研究中国现代档案学 ,就不能不注意始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那场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讨论。尽管这场讨论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但正是因为这场讨论 ,才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 :“近40年来 ,遵循‘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因此 ,认识和研究这场讨论 ,及它对中国现代档案学形成的影响 ,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了一个会,会上宣布,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标准,把哲学社会科学分为15个学科,其中一个是“新闻学”。 刚开完会,有同志告诉我,社会上和学术界至今还有人认为“新闻无学”,不承认新闻学是一门学科。这使我想起十二年前的一场争论。 十二年前,讨论“专业技术职务”(当时叫“职称”)时,主管单位有一些同志认为新闻不是一门学科,新闻记者和编辑不应算“专业技术人员”,不必评“职称”。  相似文献   

4.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已提出多年,近年来又有一些论者为此开展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编辑可以走学者化道路和反对编辑学者化(这些观点的文章散见于《出版发行研究》1989年第4期和《编辑学刊》1989年第1期和1990年第2期上)。这一讨论持续了一年有余。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能深化对现代编辑的重新理解,明确编辑的工作性质和成长方向。今就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想法。一、从学者和学者化概念看编辑学者化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不论是哪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什么是学者和学者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虽然明确这些概念不难,但它们是问题讨论的出发  相似文献   

5.
谈话类节目兴起于电视,西方的“脱口秀”节目曾经风靡一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谈话类节目一般邀请相关选题的专家、学者与主持人一起参加讨论。一般围绕某个社会问题、新闻事件、国内外形式发表看法交流意见。在对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时,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某一闻题进行探讨和讨论,主持人就像节目现场的“控制器”,节目质量的好坏,主持人的掌控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薄一波同志说:“‘文化大革命’前这场文化领域的大批判,导致了十年动乱,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回顾这场批判运动,我们从中应该得到一些什么教训呢?我觉得应从如何正确处理好政治任务和文化工作的关系,如何按照文化事业本身的规律和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了一个会。会上宣布,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标准,把哲学社会科学分为15个学科。其中一个是新闻学。 刚开完会,有同志告诉我,社会上和学术界至今还有人认为“新闻无学”,不承认新闻学是一门学科。这使我想起十二年前的一场争论。 十二年前,讨论“专业技术职务”(当时叫“职称”)时,有一些同志认为新闻不是一门学科,新闻记者和编辑不应算“专业技术人员”,不必评“职称”。于是发生激烈争论。 我问那些同志:历史学算不算一门科学?他说:  相似文献   

8.
看到程天敏同志与我和其他同志商榷的文章《再谈“客观报道手法”与“客观性思想”》 ,我又重新翻阅了这场讨论的全部文章。参加的讨论多了 ,就会知道 ,引起讨论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确实在观点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一种则并不存在多大的分歧 ,更多的原因在于对讨论的话题或使用的主要概念 ,理解上发生歧义 ,或各自涉及的范畴发生错位。我想 ,这次我们发生争论 ,可能主要属于第二种 ,另外在某些地方可能有些不大的分歧。我想 ,任何讨论最好还是首先求同 ,然后再存异 ,各自说明观点 ,这样容易把问题摆得清楚些。一、追求真实是客观报道的必要前…  相似文献   

9.
对始于1984年的这场“文化热”,李泽厚一语道破:“文化热实际上是借文化谈政治。” 有人说,1984年,是思想界的一个分水岭。在学者王学典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3年底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这场运动时间虽短,  相似文献   

10.
由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经中国记协倡导,从2013年以来已普及到全国新闻界。这场大讨论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进一步定位,也是社会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同时,更是新闻理念的更新和与时俱进。“建设者思维”对于处在社会矛盾凸显、多元文化碰撞、改革开放攻坚克难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媒体人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从保险索赔危机中获得好处的只是那些代打官司的律师和获得巨额赔款的少数胜诉人。”“不尽然。这场危机是保险行业漫天要价造成的,它们自己毁了自己。”这场辩论出现在“切身经济”电视专题中。这套由美国商会主办编制的节目通过全美160家商业电视台向各地播出。节目主持人很少抒发己见,而是请来政府官员、学者和商人等就政府的经济政策、市场动向、保健福利、国际贸易、税制改革等问题展开辩论。观众不仅可以从这套节目里获得丰富的经济信息,而且可以了解到重大经济问题的背景和权威性的预测。“切身经济”电视专题已创办了6年之久。它和另外一些电视经济专题节目的成功进一步改变了美国电视业对节目选材持有的偏见:只有娱乐性节目才能保证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加,向我国大陆的高校学报投稿和携带学术论文来我国大陆参加学术会议的海外学者和港、台地区的学者日益增多。这是一件好事,它表明我国大陆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表明了海内外学者对我国大陆高校学报的认可和重视,也表明了我国大陆的高校和高校学报的国际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有些海外学者在他们的学术论文中把我国台湾和香港说成是“国家”;少数香港地区的学者在他们的学术论文中把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置于对等的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舆论先导作用,这是20年来贯穿我国新闻工作的一根鲜明的红线。从三个重大历史关头看舆论先导 新闻工作,是时代的晴雨表,社会的风向标。它总是灵敏地反映着人心所向和时代发展趋势。20年前,“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在邓小平、胡耀邦同志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新华社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发动和组织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准备。这场大讨论和邓小平同志在三中全会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为开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的。通过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这场讨论的重要性,会议公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6.
杰姆逊误读本雅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栾昌大在1993年前后开展的大众文化问题讨论中,一些同志持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对大众文化采取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态度。1996年以来,情况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张颐武和徐贲同志先后撰文介绍...  相似文献   

17.
1.当前,就如何评价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在一些图书馆刊物上展开了专题讨论。显然,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低谷论”,一种是“形势大好论”。由此而引发的图书馆“低谷”问题的讨论,正成为目前图书馆界的又一热点。开展这方面的讨论,无疑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我认为,当前的这场讨论,组织者应注意把握方向。如果把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化保守主义”是当前理论界的流行话题,不过有关的讨论文章,普遍未从正面去分析这一问题,在涉及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时,甚至存在着知识和概念上的错误,所以要继续讨论这一问题,必须首先从概念出发。这不是故意去咬文嚼字,推行教条主义,而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本义,才是最迫切和最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钦 《青年记者》2017,(8):82-83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市举行,9月4日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杭州西湖岳湖景区内进行,这场演出也是一次绝佳的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现.由张艺谋执导的这场文艺演出的名称“最忆是杭州”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演出时长近一个小时,包括了九个节目.整场演出通过对杭州“人间天堂”城市形象的演绎,巧妙地塑造并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形象,即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维度.“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它既是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也象征着国民素质、国民性格和精神风貌,还是判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标尺.”①下面,笔者分析“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传播中国文化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涌现。这场思想解放的热潮影响和深入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最首要的特点是其热源和动力来自中国政界的最上层,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作为一名首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一名采访中央新闻的政治记者,更加感受到这场运动对新闻界的巨大影响,说具体一些,正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和促进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在那段时间的前后十多年时间里,就我自己的记者生涯看,从亲身经历的采访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