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一项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人才、智力支援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承担了“产品”的生产阶段任务,培养农村人才的关键所在是要用得上、留得住,是“人才成品”而不是“半成品”.利用高等教育,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也要成为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的带头人.进而搞好农村体育活动工作,有效保护的人的健康,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如何实施“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战略方针朱登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科技体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发展总原则和战略方针。即从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重点稳住一支精...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确立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向“高”发展,办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各领域培养在本学科、本领域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人才,二是向“广”发展,办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所谓“实用型”人才,就是能把理论、技术、设计成果转化为实践、产品的人才,他们分布在技术、服务、管理实践活动的第一线。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就是高等职业学校,这项事业就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关于“人才高消费”的讨论也日渐增多。从人力资本角度审视“人才高消费”现象,可以看出“人才高消费”是人力资本临界值提高的结果,是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今年将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 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 进文化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0,(1):14-15
钱学森最后的系统谈话,讲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他始终忧虑、晚年多次谈到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并导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本刊不吝版面转载此文,并配发《精英学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文,是为了让曾经留学海外的朋友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针砭中国教育的弊端,为中国教育改革鼓与呼!  相似文献   

7.
瞿靖镇培养“永久牌”农民科技人才户均一名科技“明白人”本报讯青铜峡市瞿靖镇从培养本地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善管理的“永久牌”农民科技人才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现在全镇已基本上实现了户均一名科技“明白人”的目标。这500余名手持“绿证”的科技“明白...  相似文献   

8.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要面对世界性的经济、科技竞争的挑战,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学校的科学管理重点在于三方面的内容:科研、质量、活动.这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稳固的“品”字结构。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l世纪各国间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国家竞争优势,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肩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如何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高培养人才质量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发挥科学的理性功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二、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容;三、走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理代思维方式;四、科技活动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心理要求,增强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构筑了现代社会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在社会经济多极化的条件下,形成以“多维式”为主导的人才需求趋向。因此,人才的培养应以“多维式”为起点。我国人才的模式还处在小农经济和工业化时期之间。尤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1.
一、确立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有两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一方面向“高”发展,办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各领域培养一批在本学科、本领域能起骨干和领先作用的人才;一方面向“广”发展,办大批培养技术性、技能性人才的学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本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所谓“实用型”人才,就是能把理论、技术、设计成果转化为实践、产品,形成新的生产力或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这…  相似文献   

12.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习近平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全面展示了科技特派员驱动“三农”、科技嫁接、人才下沉、组织创新的四大意涵。其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理论的创造性承袭,历史上是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实践思想的一脉相承,现实上是对治国之道富民为先的延展具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于理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六重维度展示了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供给的紧迫性,借鉴域外一流大学的经验,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培养“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做法,同时提出了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就需实现从“科技+法律”向 “法律+科技”的转变,整合社会资源,系统地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始全 《西藏教育》2010,(12):18-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人才和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吹响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进军”的号角。社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需要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师德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一部分这样写道: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达到这一要求,我设计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课,这一课不仅要涉及到科技、教育、人才的重要性问题,还涉及到我国的科技、教育、人才现状(包括成就和差距两个方面),以及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问题。此外在大的时政背景下还要安排一个小热点“天宫一号”相关问题的学习。 在众多问题中“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和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必须放在这节课的前一部分介绍,同时其本身就是一个小热点,这就决定了“天宫一号”的问题必将成为这节课必须首先啃下的“硬骨头”。战斗一打响就是攻坚战,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怎样在一节课的开始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又能攻克这第一个堡垒,为整场战斗的胜利做好准备,成为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在尝试了多个方案之后,我巧借了一段多媒体视频作为攻克此堡垒的重型炮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市场操作的模式越来越多样。诸如“风筝会”、“牡丹节”一类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经济共繁荣的社会发展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各种各样的文化专营市场应运而生。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文化古城,几乎都建起了一条甚至几条“文化街”。例如“兵城”徐州巧做“汉文章”,着力开发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汉文化“三绝”,不仅建起了“仿汉一条街”,而且建起了“文化一条街”,并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彭城文化节、刘邦文化节、国际旅游节等,很好地塑造了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要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要培养“艺术+文化自信”人才,推出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的美术工作者;要培养“艺术+科技创新”人才,构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知识体系;要培养“艺术+社会服务”人才,把创作与论文写在乡村田野、写在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18.
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四个维度”,打造“有质量、有温度、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建设“精准度、契合度、专业度”相协调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能力为本、贯通融合、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融“红色文化、专业文化、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新疆兵团2006年拾花工作进入尾声时,一师阿拉尔市各团场举办的科技之冬、文化之冬活动又吸引着忙碌一年的农工。如今,在冬日集中进补“科技大餐”已成为团场农工的一种常态。近年来,师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提高职工素质,为师市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加快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国外高职工科类课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各国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使各国“高职”工科类课程独具特色。但从总体而言,都具有一些共性,即国外的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强,几乎所有专业都明确指出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岗位。国外“高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但也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在经济较发达国家,培养目标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具有多样化的显著特点。一、课程设置强调“以能力为中心”“能力中心”课程观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它主要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的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