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妙贤 《教育导刊》2010,(11):47-48
家校协同教育是新时期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主题。现代学校教育都在努力寻求改变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长期封闭隔离的现象,并创建各种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合作的途径和类型,促使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家庭教育起着如下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傅雅萍 《福建教育》2023,(20):58-61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我园管理团队根据教师原有的能力结构,着力构建三个特色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即“和美家风”宣讲机制、“泽园家讯”程序平台、“心语宝宝”游戏课程,打磨与锤炼教师家教指导的认知力、统筹力、干预力,统筹家园社协同育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们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教育投资,择校、参加课外辅导班、请家庭教师……但是经济的富裕与投入的增多在教育中也产生了问题,如儿童的注意力差、意志薄弱、自理能力差等,那么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带来的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离异家庭子女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学前儿童。如何开展学前离异家庭的教育指导,仍是一个在探索中的问题。在此,笔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举足轻重,为深入了解学前家庭教育现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征集重庆市12个区域,不同层级、不同性质共计25个园所,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结果表明:母亲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仅3成父亲参与育儿过程;不同层级幼儿园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存在差异;近9成家长育儿不自信;家庭育儿问题明显,家长焦虑等。提出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建构学前家庭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园所指导,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引领工作;运用网络平台,分享优质资源,提升学前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澜波 《中国德育》2005,(10):29-30,51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指导过程中的家庭教育主题,所设计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组织形式和操作程序,并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重视家庭教育,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是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随着"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者对部分拆迁安置小区配套小学的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依托数字化教育平台,探索了"...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对小城镇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通过近20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指导家庭教育之路,形成了“以深入家访、分层培训、重点督导、综合评估”为核心的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家校合作指的是家庭与学校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孩子发展。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步为人们理解、接受,并化为巨大的教育实践。由于经济、文化的原因,我国城乡差异显著,城市与农村的家长不仅在家教观念、家教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家校合作的观念、方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用问卷分析方法,把家校合作能力分解成几个可测指标,对家长在家校合作能力方面的城乡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促进农村地区家校合作活动更好地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采用抽样的方法,从…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的实施质量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就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来看,家庭教育实施不够科学。为此也就迫切需要学校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确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高度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和学校教育效果。基于此,作为学校教育主要践行者的班主任就需要积极探究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究,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投射效应”。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和自己同样的特征。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别人的好恶,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以为自己不感兴趣的别人也不必感兴趣,总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的头上。在家庭教育中。我发现了许多这种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