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新祥 《历史学习》2010,(10):36-37
看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李恒老师《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感觉非常有意思。我非常赞同李恒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日本如何投降、其投降的性质究竟如何如此重要和敏感的历史问题上,不能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3.
陈工凡等老师《对广东省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谈对高考(分省)命题改革的几点意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以下简称“该文”)一文肯定了试题的亮点.列举了8点:指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也列举了8点;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共4点。该文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有些观点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邢成云和刘金青两位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中旬)《异曲同工,妙在其中》(以下简称文[1])一文中对勾股定理(第1课时)的教学创设了两个导人设计,文章对其定位于“两种方法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由于笔者也比较关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合适的数学情境,本着学术争鸣的科学态度,针对文[1]中关于导入设计1和导入设计2的本质差别提出一些看法,并在此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还请两位老师指教.  相似文献   

5.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6.
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举办“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征文活动以及相关话题的在线研讨以来,笔者看了不少有想法有新意的文章,联系教学实践,自己也有些想法。下面就从两个角度——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回忆历史老师对我的影响和以一个从业7年的历史老师身份说说学生对我的印象,谈谈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刊登了金月明、王金秀两位老师撰写的《凑十法,简?烦!》一文。文童中说“凑十法”作为一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几乎在每个版本的一年级数学教材中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发表了操璐璐老师《康乾时代文化何以“昌盛”而“伟大美丽”》一文,文章对康乾时代文化提出了较多的否定看法,笔者认为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也谈历史教育的无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完潘金传老师《追问历史教育的无效性》(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4期)一文后,颇有感触,也想借此话题说些心里话。就常理论,历史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即"服务人生"(任鹏杰语)。历史赋予我们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和高尚品格的培养,注重心灵的成长和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历史教育的作用与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2000年第7期所刊《大师的失误》中,涂泽棣老师提出应将朱自清散文《春》中写春雨的一段话里“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放到“春雨图”末尾,理由是其余内容写白天的景色,这句写傍晚的景色,这样才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会使读者感到整段描写的时间在推移。我觉得这种改法有失偏颇,其理由有二:首先,我觉得这段的写作顺序应是空间顺序而非时间顺序。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11.
鸟儿说,它是因为有了翅膀,才翱翔蓝天;花儿说,它是因为有了雨露,才绚丽无比;鱼儿说,它是因为有了信念,才邀游大海;而我说,我是因为有了您的爱,才茁壮成长——感谢您,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每次拿到《小学教学设计》,我都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细读2009年第8期邓芳老师的《我不喜欢那个牧童》一文,我仿佛看到了邓老师的课堂生机勃勃,邓老师与孩子们的和谐共鸣。但对于邓老师的课堂评价和引导,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周滔滔 《文教资料》2013,(26):167-168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变得更完善,有关历史教学的期刊杂志在国内陆续发表,其中《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最为著名,这四本期刊公认是国内历史教学最为权威的四大学术期刊,《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问题》更是全国核心期刊.这四本期刊的发表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历史师生有很大帮助,但是每本期刊所论述的内容、所服务的对象和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关系都有所不同,作者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看了夏武荣老师《提升文化自信,历史教师有责》(见《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6期)的文章。很欣赏他作为历史老师的自觉的责任感,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夏老师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我想.这种自觉的情感一定能使他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和动力,使教学品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第12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登了陈强强老师的《“一人之心”是“千万人之心”吗?》的文章,笔者对陈老师关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的解读不能认同,遂成此文,与陈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6.
张雪艳老师的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很好地体现出“情境展开、活动推进”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特征。从质的层面考察,“情境、活动”只是其巧妙、合适的载体,学生通过它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和语文实践,而且是创造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现行统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课后的问答题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二节课后的“材料解析”题参考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四章“封建社会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课后的问答题:“仅就本节内容,用史实说明隋朝对后世以至今天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要点值得商榷,因为即使“就本节内容”,也不应该仅限于“隋朝的建设”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们有幸在2011年第11期《语文月刊》上读到石广任老师撰写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取消通假字的建议》一文(以下称为石文),石文首先罗列了淡化通假字教学的四点理由:(1)从产生原因看,通假字可以说是文字未发达或用字不规范的结果,它不是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育界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已逾20年,但其真正落实于中学历史课堂,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则与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紧密相连,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看来,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成功实践。下面就结合彭禹老师执教的《洋务运动》一课,谈谈自己对史料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尹颖尧 《大学生》2014,(11):58-59
吕世浩老师的这门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以下简称“秦始皇”)吸引了43874名同学,号称Coursera(MOOC平台之一)最火的中文课。之后,他又开设“史记(一)”。解读秦始皇和《史记》时,吕世浩从思辩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家探究历史的有趣和有用。以授课内容为基础的吕老师的新作《秦始皇:一场历史的思辨之旅》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