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R1:R2=5:3.若开关S断开,在甲、乙两处均接入电流表,当甲表示数为0.6安时,乙表示数为___安,若将甲、乙处均改接入电压表,并闭合开关S,则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2.将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若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3:1,则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_____,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3.某单位已经装了20盖功率均为40瓦的白炽灯,所接保险丝允许通过的电流为12安.为使灯泡正常发光,最多能再装功率为60瓦的电灯盏.4.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若使用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安,则此家…  相似文献   

2.
在恒定电流中,高考主要考查动态电路、含有电容器的电路、故障分析、非纯电阻电路以及实验(本文不涉及实验),学生容易出错,需要认真总结,构筑易混点和易错点的防线,提高预警能力.例1电池甲和电池乙的电动势分别为E1、E2,内阻分别为r1、r2.若用这2个电池分别向某一电阻R1供电时,这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相同,若用电池甲和乙分别向另一个电阻R2(R2>R1)供电时,该电阻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P2,已知E1>E2,则().图1A电池的内电阻r1>r2;B电池的内电阻r1P2;D电功率P1相似文献   

3.
下面几道题的解答,都有错误,请你想一想,错在哪里? 1.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R2+d2-r2>2Rd.试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解因为R2+d2-r2>2Rd,所以R2-2Rd+d2>r2,即(R-d)2>r2,所以R-d>r, R-r>d,所以两圆内含. 2.⊙O1和⊙O2相交于A、B两点,公共弦AB与连心线O1O2交于G,若AB=48,  相似文献   

4.
利用Lyapunov方法对R—C电路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是稳定的,同时也表明Lyapunov方法对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是很方便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1.理论依据 (1)若R1、R2组成串联电路,则两式表明: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分配和功率分配均跟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2)若R1、R2组成并联电路,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肺结核的传播特点,建立了带潜伏期和潜伏年龄的数学模型.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R0<1时,系统无病平衡点是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此时系统存在一个地方病平衡点,并证明了该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图1L1L2图4图5R2图R2II2I1R2II2I1准确识别电路的串联并联是解决好电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下面介绍识别电路串联与并联的几种方法.1郾简单电路识别法要点是直接根据电流的路径来识别.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始终沿同一条路径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如图1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流经灯泡L2,L1后回到电源负极,是串联电路.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几条支路流经不同用电器,再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如图2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正极流出,在A处分成两支路(…  相似文献   

8.
郑金 《物理教师》2005,26(8):43-45
本刊2004年第11期刊登了《用二次函数解有关滑动变阻器的问题》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对该文中的例题,若用结论求解,则可化繁为简,巧妙快捷.结论1:若把滑动变阻器接成“口”形电路,则当滑片位于中值点时,总电阻最大.对该结论可由例1证明.例1.如图1所示,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试判断滑  相似文献   

9.
考查点1 电路 一、直流电路 例1(上海物理第14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R1=12Ω,R2=6Ω,滑动变阻器R3上标有"20Ω 2A"字样,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0~3 V和0~15 V两挡,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 A和0~3A两挡.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5 V和0.3 A;继续向右移动滑片P到另一位置,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的1/3,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偏的1/4,则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A,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_V.  相似文献   

10.
一、电路 图1为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图2为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 二、原理及操作 如图1所示,在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时,首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满偏电流Ig;保持R不变,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示数为Ig/2,则Rg测=R'.这种做法认为闭合S2前后(R'接入前后)电路的总电流不变,所以该实验的条件为R(>>)Rg(R为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非线性电路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矩阵测度为工具 ,结合平衡点的渐进稳定判据 ,用一个矩阵的HURWITZ条件和矩阵的测度决定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与目前该问题所采用的LIYAPUNOV直接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无须判断平衡点的唯一性 ,无需构造LIYAPUNOV函数 ,判别方程直接明了等优点。该方法对于其他形式的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也有重要的启发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EIS流行病模型,当基本再生数R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基本再生数R0>1时,地方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用一个统一系数的含非线性项代替蔡氏电路中线性和非线性部分的方法构造一种变形蔡氏电路,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实验两种方法,研究该电路平衡点的稳定性、初值敏感性质、通向混沌的道路,结果证明该系统是双涡卷吸引子混沌系统。用外力反馈控制方法对该混沌系统进行控制,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变形蔡氏电路在外加控制作用下,只要取适度的反馈控制强度信号,即可将该混沌系统控制到稳定的周期态,实现预期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类具正能量Klein-Gordon方程解的爆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N×(R+(N≥2)中考虑一类具正能量且非线性项为m2u-λ |u|n-1u的Klein-Gordon方程.在证明其整体弱解存在后,用改进的凸性分析方法和能量函数法得到其Cauchy问题解爆破的充分条件为初始能量具有确定的上界.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变分法研究非线性奇异微分方程(g(t)|u′(t)|p-2u′(t))′-|u(t)|p-2u(t)=λF(t,u(t)),a.e.t∈[0,T]u(0)-u(T)=gq-1(0)u′(0)-gq-1(T)u′(T)=0(P)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问题,其中T>0,λ>0,g∈L∞(0,T;R+),ess.infg>0,p2,1p+1q=1,F:[0,T]×RN→R满足下面的假设:(A)对任意的u∈RN,F(t,u)关于t可测;对几乎所有的t∈[0,T],F(t,u)关于u连续可微.并且存在a∈C(R+,R+),b∈L1(0,T;R+),使得对一切的u∈RN,几乎所有的t∈[0,T],有|F(t,u)|a(|u|)b(t),|F(t,u)|a(|u|)b(t).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具有非线性密度制约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食饵一捕食两种群模型,讨论了该系统的非负平衡点性态和其对应的反映扩散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最后证明了系统在平衡点外围至少存在一个稳定极限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薄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拟壳法的思想,给出了扁球面网壳在动、静荷载协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然后利用扁球面网壳的非线性动力学变分方程和协调方程,在夹紧固定的边界条件下,通过Galerkin作用得到一个含二次和三次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用Floquet指数方法研究了系统的分岔问题,讨论了平衡点(奇点)邻域的稳定性问题.指出了系统在纯动态作用和在动静荷载协同作用下其平衡位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类具有变化潜伏期的水源性疾病数学模型,得到了水源性疾病流行的阈值R0(基本再生数).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通过构造新的Liapunov函数证明了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当R0≤1时,系统的无病平衡点p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系统的地方病平衡点p*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虑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且人口有输入输出的传染病模型,得到疾病控制的阀值: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进稳定的,且疾病最终灭绝;当R≥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而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