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紧扣文本,对契柯夫小说《套中人》的主人公形象别里科夫进行重新认识。文章从小说结构入手,论述了别里科夫形象的普遍性,否定了别里科夫是旧制度的卫道士和帮凶之说,指出别里科夫不过是沙皇专制制度下被扭曲了的奴性十足的“小人物”。文章还论述了“套中人”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以及契诃夫创作《套中人》、塑造别里科夫形象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定位 ] 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探讨别里科夫的精神缺失和人格异化 ,赏析小说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切入 ] 设疑 :禁锢别里科夫灵魂的“套子”究竟是什么 ?启思 :读契诃夫的小说要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视野、一个沉郁的生活思索、一个深邃的人性审视。由批判现实主义去思考 ,别里科夫的生存状态是沙皇专制体制这一社会病候的荒诞衍生 ;由心灵现实主义去思考 ,我们看到的则是 19世纪末俄罗斯民众真实的精神状态———畏惧专制权威 ,远离理性思索 ,庸俗无聊 ,苟活求安。禁锢别里科夫灵魂的“套子”其实是一种源自俄罗斯封建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3.
别里科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此人因其滑稽的着装、夸张的言行成为19世纪末俄国沙皇统治下的人物代表形象。这一形象至今依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已然成为那些畏首畏尾、惧怕变革、阻碍社会进步的人的代名词。可是。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间长河,使他们既能理解此人在彼时彼地的象征意义,又能领悟他在今天社会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别里科夫作为“套中人”,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本文尝试从欣赏、阐发、评价、质疑等方面出发,选择小说漫画中的别里科夫、恋爱中的别里科夫、众人眼中的别里科夫等经典语段,运用创意阅读的方法,实践创意细读。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归纳小说的创作规律,实现读写一体,力求发现一个多元、丰富的别里科夫。  相似文献   

5.
别里科夫是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主人公,在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人物形象,以往很多的文学史家把别里科夫具备的性格特征称之为“别里科夫性格”,他们对别里科夫形象分析的要点是注重他的反动性,说他是“顽固的保守势力的代表”,他“凶狠”,“他死心塌地地维护造成了他整个思想性格的那个反动的沙皇专制”,他是  相似文献   

6.
别里科夫可笑、可怜、可恶、可恨,但别里科夫更是可怕,他辖制学校乃至全城十五年,是专制制度的可怕的帮凶.  相似文献   

7.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套中人别里科夫的艺术形象。自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就被当做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因此,我们的教参中一直把他当做沙皇的忠实卫道士来批判,这样的理解虽然革命,却不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意图、切入及设计依据]别里科夫这一世界文学画廊中的明星是套子成就的,他的行为思想诠释了套子的“威力”。因此,充分认识套子是深入理解本文的肯綮所在。教学以引导学生找套子为切入点,以期理解套子的象征意义,把握别里科夫性格的多重性及其成因,从而认识套子的内涵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了。新婚生活是幸福甜蜜的,但华连卡毫无幸福甜蜜的感觉。她足不出户,因为别里科夫总对她说:“亲爱的,结婚后的女人可不能整天在外抛头露面,那不合规矩!”不久,华连卡与他大吵了一场,原因是华连卡要办个圣诞晚会,但别里科夫坚决不同意。  相似文献   

10.
别里科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表现了俄国专制制度下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  相似文献   

11.
以核心素养落地为目标,着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致力于构建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特别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一是阅读、品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二是深层挖掘别里科夫是怎样变成“套中人”,甚至是专制统治的帮凶的。三是深层探究别里科夫死去的原因。四是主题探究:忧郁远方的一抹天色。  相似文献   

12.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我国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传统观点认为他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别里科夫真的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吗?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叫卫道士。卫道士是指捍卫保护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的人。例如鲁四老爷(鲁迅《祝福》)捍卫保护封建地位的思想体系,他可以说是封建思想的卫士,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我们看不出别里科夫拥护沙皇专制制度的表现。审读全文,别里科夫所说的不过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只要不出乱子就好”。别里科夫并没有直接扼杀新事…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采用了“情节错乱法”进行分析切入,即抓住别里科夫的婚事这一问题,先从中间入手,然后向两边渗透,仅用了一个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不错。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既突兀又新鲜的富有刺激性的问题。我问学生,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能不能谈恋爱?学生讨论很热烈。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别里科夫能够也应该谈恋爱。理由有三点:第一,别里科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从人本意义的角度来看,别里科夫也有追求异性的权利;第二,别里科夫的生活并不顺心,他虽然以“辖制全城十至十五年”使人们“战战兢兢”为快,但他的…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个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对于《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有自己的看法。一般人都认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是沙皇暴君的帮凶,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了;还有人认为别里科夫也是比较可怜,是一个被时代异化了的可怜虫。  相似文献   

15.
孙方坤 《学语文》2012,(4):21-22
我们以前在进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时,很少将主人公别里科夫与其它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因为一般的观点认为别里科夫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沙皇俄国。在教材中很少能找到与他具有可比性的小说人物。于是仅仅孤立地对别里科夫这个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别里科夫是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开头部分介绍了别里科夫已在两月前去世之后。接着就说:“他也真怪。”这“真怪”二字。便是小说的“眼睛”。整篇作品便从“眼睛”这儿睁开。领起下叙述。并从始至终贯穿到底,说明别里科夫的“怪”。怎么个怪法呢?  相似文献   

17.
文中曾经提到别里科夫卷起的裤腿,这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为何会卷起裤腿?卷起的裤脚就像别里科夫对外出气的毛孔一样,是他唯一与外界接触地方,也是唯一可以让人喘息的地方。小说全文整个让套子包裹着,让人喘不过气来,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也把整个小镇装在了套子里。他对人们的一切都看不惯,学校乃至全城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8.
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们对胆小孤僻、迂腐多疑的别里科夫深恶痛绝,但又觉得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正>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细腻的笔触、精巧的细节,塑造了众多活生生的经典人物形象。读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同学们一定会对文中的别里科夫产生好奇。你能否借由MBTI人格类型理论模型(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重新发现别里科夫形象中更为丰富的层次,继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别里科夫”?  相似文献   

20.
别里科夫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一个太过压抑自我的小人物,一个藏在厚厚皮毛之中的胆小的可怜的松鼠,一个喜欢条条框框的精神奴隶,从这个角度来说,别里科夫是有那么点"宅"的意思。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核心是恐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