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友好 《新教师》2019,(12):40-41
新文化运动将晦涩难懂的古文变成了白话文,古文逐渐式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教师应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让古文教学更有古文味。一、导入别致有古味要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古文时,教师可以将课堂营造出一种古文味的气氛。在课的开头,就要力求别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古文难学,古文难教”这是师生共同的感叹,如何才能为古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呢?文章剖析古文难学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其次,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将写作与古文相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位一体,全面提高古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古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古文的课堂教学常常冠之以沉闷、艰涩的特点,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这样的课堂更让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心生厌弃。本文将从分组分层结对、课堂任务分层设置、课堂学习成果分层呈现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古文分层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以期消除古文教学中这一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4.
姚鼐《古文辞类纂》打破辞赋与古文对立并举的传统观念,明确将辞赋作为古文的一个类别大量选录;其圈定的最优作品,辞赋最多。在古文选本中如此重视辞赋选录,意在强化古文的辞章之美,完善其古文内部审美图式的理论构建,提升古文的审美层次,重建桐城派古文的新文统,使桐城派古文理论在审美的维度上获得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集中论述唐代古文运动对前代文章的取舍问题,指出韩柳对前代古文取舍时将“明道”和“作文”分开是古文理论进一步成熟的标志。韩柳以前的古文家就是未能解决好“明道”与“作文”之关系,才使古文革新未能收到应有之效。  相似文献   

6.
韩愈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打着复古的旗号来变革古文,提出了一套适合当时时代要求的古文创作理论。这套古文创作理论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自先秦以来所形成的特定的美学背景感召的结果。文章将分别论述韩愈古文理论生存的美学背景。  相似文献   

7.
译书难,译书名更难,翻译古诗古文名就是难上加难。本文立足汉语的传统表达形式,结合中外学者对书名、古文名的研究成果,从古诗、古文名中常用字、词的英译的角度,讨论了在如何正确的理解古诗古文名的前提下,将其翻译成英文。  相似文献   

8.
古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以往,许多教师采用死板的古文教学方式,学生非但不会对古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畏惧古文。然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均是我国古代文学家智慧的结晶,只要引导学生耐心体会,就不难发现古文的韵律与魅力。此外,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鉴于此,强化对小学生古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就如  相似文献   

9.
钟光霞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0):175-175,190
古文学习一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古文与现代的白话文汉语在语法、语义等多方面有很多不同,由于古文枯燥乏味,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文的学习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欠缺的状态中。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古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采取通吃的方法,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古文学习的内容,分析在古文学习中应该将哪些知识当作重点内容,又将哪些作为难点来学习,从而在分清主次、轻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古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古文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语言文字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扇窗户。古文教学不能和现代文教学一概而论,教学古文有它特有的技巧。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中学生古文素养的培养策略。首先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中学语文古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入手,阐述了古文素养的定义、要素以及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分析了古文素养对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接着,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文素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深化对古文的理解、提升古文的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开展古文鉴赏活动以及拓宽古文学习资源”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在正 《学语文》2008,(3):29-30
高考古代汉语复习专题的原则目的是提升阅凄古文的能力。这里所渭的阅读能力,是指准确理解古文句、段、篇意义的能力,而古文翻译也正是全面检测阅渎能力的较好方法。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将古汉语字词句段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字词句段。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年来一般使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相似文献   

13.
王文华 《新疆教育》2012,(18):141-141
高中古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由于古文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语法和含义上区别也非常明显,词汇含义众多,阅读习惯也不一样,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不易掌握。因此,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学习的古文知识汇总一下,分清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中国古代散文在词汇、句法篇章上的一些文体特征 ;论及如何从古文的文体特征出发 ,运用增译、省译、篇章翻译等综合手段 ,将古文翻译成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5.
刘洪泉  何璐 《双语学习》2007,(10M):165-166
译书难,译书名更难,翻译古诗古文名就是难上加难。本文立足汉语的传统表达形式,结合中外学者对书名、古文名的研究成果,从古诗、古文名中常用字、词的英译的角度,讨论了在如何正确的理解古诗古文名的前提下,将其翻译成英文。  相似文献   

16.
高巍  魏红 《海外英语》2012,(1):171-172,174
古文英译是跨越时空的文化间交际活动,而解构主义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及差异性,穿越时空的意义链见证了文本在不同语境下的变迁。解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古文英译,有助于在语内、语际翻译过程中,实现意义传递,使原作在译作的光辉中长存。该文将集中探讨林语堂古文英译解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校引入了小古文课程,致力于研究和打造小古文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文言句段引入课堂,引领学生在小古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妙。在上小古文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小古文教学从哪儿出发?教什么?怎么教?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将苏教版与统编版相衔接,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激发学生对小古文——这一适合儿童阅读、浅近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读文寻源,将群文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方式运用到统编版小学语文的小古文教学当中,本文阐述了从情绪激发、情境引趣、循序递进、编演诠释、配乐吟诵等五个维度入手激发学生古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原因,若将其与中唐史官及史学联系起来,便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一,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员多为史官及其交游者;其二,古文运动的“文以明道”观与史家的道德裁判思想一脉相承;其三,古文创作的崇真尚质文风是史传文学实录直书精神的内在转化.  相似文献   

20.
何振岱作为近代福建著名的古文家,在古文创作上受益于谢章铤最多。谢章铤对何振岱的人品、学识及创作亦给予充分的肯定。何振岱治古文能博取众家之长,提出"四理备精,足称大家"之古文观,并在古文"入门说"、"养气说"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沉实厚重、长于说理是何振岱古文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