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师普遍认为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是一道推陈创新、构思巧妙的好题,这无疑是确切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中学教师对该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却与命题专家相左.此外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该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有突出的差异.联想同一省份(浙江省)2002的理综卷第26题、2003年的理综卷第25题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本文拟针对这三道高考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解读命题专家和中学教师在把握考纲、知识点理解上的差距,解读命题专家的命题意图和题型定位,在此基础上浅谈对新课程高考命题和复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两个物理量进行比较大小是历届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在2010年中不少省市的高考试卷就出现过该题型,例如在新课标区有江苏卷第6、8题、全国卷理综第21题、广东卷理综第21题、山东卷理综第18、20、22题、浙江卷理综第16题、安徽卷理综第20题、天津卷理综第7题,在大纲区有上海卷第5、9、10题、全国卷Ⅱ理综第17  相似文献   

3.
张惠作 《物理教师》2009,30(4):21-21,25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以下称考题1)的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不少中学教师认为是多余的条件(请参考文[1]、[2]、[3]),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以下称考题2)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也有教师对这个条件提出质疑(请参考文[4]).以欣赏的眼光看,笔者有不同的认识.题中的条件是命题者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好条件,对照考纲方见其巧,抛开考纲更显其妙.  相似文献   

4.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7,28(10):60-61
高考试题要求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不少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命题范例.该题的测试目标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作图能力.笔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是根据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7题推陈出新的一道好题.下面将这两道题对比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有关天体运动问题的考查频率越来越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工14题,天津理综卷17题,江苏物理卷10题,北京理综卷15题等.复习时必须明确题意,按要求处理。看见这种类型题不要紧张,大致可以按以下两种模型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2007年高考理综卷Ⅰ生物学试题的启示2007年高考理综卷Ⅰ生物学试题在图表、图解方面的考查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题题都与图形有关.命题手法有改图(如第1题)、借图(如第2题)、藏图(如第30题第2小题)、画图(如第31题第2小题)和图文转换(如第5题)等多种方式.图形的呈现有显性、隐性等形式,如选择题的第1题和第5题呈现  相似文献   

7.
何勇 《物理教师》2012,(9):23-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省高考题对电学实验的关注度都很高,如2010年江苏卷第10题、2010年上海物理第29题、2010年广东卷第34题、2011年全国卷第23题、2011年四川理综卷第22题(2)、2011年山东理综卷第23题(2).笔者发现高考命题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考查更是青睐有加.现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理综卷第8题的分析与讨论,发现该题有些细节问题值得商榷。建议命题时应注重命题细节,保证高考生物试题的严谨性、科学性,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9.
弹簧弹性势能怎么考?2013年全国理综新课程卷Ⅱ第22题及北京理综卷第23题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命题思路,给了我们以答案和启示.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命题的创新之路在于知识与物理科学方法的整合,物理教学应重视和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的五套理综试卷(全国卷Ⅰ、Ⅱ、Ⅲ、北京卷、天津卷)中,共有8道无机推断题,共130分,占五套理综试卷第Ⅱ卷化学题总分值的46%.无机推断题是多年来高考必考的一种既能考查知识水平,又能考查能力水平的综合性题型,具有条件隐蔽、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一直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冯亚民 《物理教师》2008,29(1):63-63
纵观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陕西)卷中的物理试题,该部分的难度略高于2006年,但试题命题较好,全面体现了“稳中求进,注重基础”的命题思想,其中选择题对中等分数段考生的区分度较高.本文对第20题的解法作一探讨,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第21题,紧扣新课程标准,以弹簧模型巧妙结合万有引力,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应用。该题目涉及较多物理规律,有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图像等,要求学生能利用基本物理观念,通过知识迁移,运用恰当方法求解。本文通过对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第21题的评析,探源新课标下,高考命题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关联,并探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由于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有关天体运动问题的考查频率越来越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14题,天津理综卷17题,江苏物理卷10题,北京理综  相似文献   

14.
今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的第28题是一道化学实验创新题,给人以标新立异之感.它可能体现出高考与高中新课改的衔接意图,即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灵活性.该题的题目见本期第53页.该题的命题形式是题干下分层设问;命题内容融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性质、制备等基础知识于一体,涉及基本化学实验的原理、操作、检验及安全措施等不同方面的综合;创设的情境新、干扰因素强,且难度设置有梯度;作答方式是填空和简答.应该说,  相似文献   

15.
电磁导轨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在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宁夏理综卷16题、广东物理卷18题、山东理综卷22题、全国Ⅱ理综卷24题、上海物理卷24题、江苏物理卷15题均与此有关,这些考题以计算题居多,分值较高,考杳内容涉及力学、功能关系、电磁学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18题是一道考查力和运动图象的题.笔者觉得该题有不妥之处:应该加上斜面光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66):8-9
<正>2016年高考福建省加入全国统一命题行列,为了实现高考福建省自行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的顺利衔接,有效进行高三毕业班生物复习教学,有必要了解掌握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卷的特点。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卷中,究竟涉及哪些考点?哪些考点考查的频率比较高?学生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广大师生理综生物备考有所帮助。一、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卷中各题考查的内  相似文献   

18.
遗传规律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内容之一.遗传题是历年高考理综卷生物部分的压轴题型,它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命题基础,考查形式多变,能力要求高,占分比值较大.新课程改革后试题的难度要求有所降低,但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下面以2014年新课标Ⅱ卷中的第32题为例,进行剖析,进而分析新课标Ⅱ卷理综生物试题中的遗传题命题变化与特点.一、题目及解析  相似文献   

19.
雷建军 《教师》2013,(1):50-51
2012年湖南高考理综卷中的第24题.是一道将物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得很紧密的题,这道题14分,需要考生运用有关用拖把拖地的生活经验解答.试评的结果是此题考生失分比较严重,引起老师和家长的热议。实际上这个题的出现与课程改革中课程观的变化有关,课程观的改变对高考各科命题均有影响,应引起学校和高三老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的分量较大,每年的Ⅱ卷试题中都有一个十几分的大题,选择题中也会有相应的题目。近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呈现出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下面,通过对2004年天津理综第27题、2005全国卷(黑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