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慧芳 《现代语文》2007,(10):14-15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主要观点是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分析人性和研究人  相似文献   

2.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被称为心理学“第三种力量“(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而言)的心理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成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趋向;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地作出选择的权利;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极其重要的.[1]在教学上,人本主义强调学生潜能的发展,学生身心与情感的发展,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成长.在学习上,人本主义强调培养“充分起作用的人“,即在现实中是能自我提高的人,能适应社会有创造性的人,经常在自己身上发现新东西的人,自尊也尊重别人的人.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即基于理解的学习,自主、自觉的学习.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重视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的潜能,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自我实现,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非指导性教学。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心理学思潮,研究的方向是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征,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启示在于,尊重教师,帮助教师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效果。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示,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概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其次就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管理成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在心理学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相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相似文献   

6.
李聆 《现代语文》2009,(11):15-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对人的研究,"以人为本",主张用人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人,反对把人当作动物。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华特士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独特的生命成熟观,以及在阿南达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为基础,确立了其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六大主题内容,体现出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反映出其课程综合性、体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新生一代能适应高技术和多变化的当代社会,当代教育家们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教育对策:其一是行为主义的对策,即想办法让儿童掌握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二是人本主义的对策,即既要让儿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儿童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本文集中介绍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教育观并作简要评述。一、心理学基础: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1.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具体的个人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当关心活生生的人,研究你、我、他的心理,以了解每个人为目的,不以寻找制约人  相似文献   

9.
自心理学被界定为一门科学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便十分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那些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方法,如内省、思辨、假设、演绎等被长期排斥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外。这虽是学科研究进步的表现,但也暴露出心理学研究中唯科学方法的缺陷。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非科学方法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成就表明了非科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胆引进非科学方法,兼收并蓄,其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似文献   

10.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尔·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学派是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新学派,被称为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有分歧的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目的、爱好、兴趣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它特别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能超越加乎其上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并认为人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基于此,罗杰斯在阐述其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抨击,并提出许多新的教育观念,研究探讨罗杰斯的教育理论,借鉴其合理因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是由许多持有相近观点的心理学者和学派联合发起的一种学术思想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人的意识的选择和自由,强调人在困境中的主动性,鼓励人们发展自我、积极向上,主张促进人格的发展。他们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兽化和行为派的人性机械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生命课堂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核心”,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构建生命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审思,是对人主体生命的弘扬,是人生命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于学习过程中的理念与主张,是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网络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还有利于网络教学的开发和创新。从人本主义的意义和无意义学习出发,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兽化和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机械化的倾向,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人在困境中的主动性,鼓励人们发展自我、积极向上,主张促进人格发展,等等。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高等教育实践至少有以下启发:1.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把人作为动物或机器,教育者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得到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达到其目的。一…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景芸 《江苏高教》2006,(6):153-153
1.人本主义教学法的基本主张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人本主义教学法起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始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本主义得以发展,并进一步形成了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了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和主知主义。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和后现代思潮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契合之处,不仅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也为认识教育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它是在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冲击 ,倡导教育革新运动的潮流中诞生的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兽化和机械论倾向 ;也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只注重研究情绪和精神障碍患者 ,而忽略大量的心理健康的人 ,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 ,并强调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张心理学应探讨的是完整的人 ,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罗杰斯…  相似文献   

18.
把人的问题与人本主义混为一谈是理论的误区人和人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不等于人本主义;反之,批评人本主义的哲学错误,并不是主张不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的问题与人本主义混为一谈,是理论的误区。应该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同作为哲学的人本主义区分开来。人并不是人本主义的专利品。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抽象人本主义。因为它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以抽象的人和人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和激发人所固有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促进生命的提升、发展和完善,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思想道德教育应高度关注人生命本身蕴涵的积极品质,并使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于学习过程中的理念与主张,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着某些相通点,它的许多观点是值得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