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均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6单元的《比一比》一课。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平均数”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均数这个概念,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一个数据去代表一组数据,是对虚拟数的第一次理解。因此本节课学习目标如下:①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②经历对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过程,获得从一组数据中选取代表的经验,感受同一组数据有多种分析方法,初步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重要方面。教材编排是把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结合有关内容分三次介绍给学生。第一次安排在第八册,结合应用题教学安排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第二次是本单元(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安排了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简单统计表的认识与填写,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等内容。这些知识又为第三次教学打基础。第三次教学是在第十二册,安…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画正字收集整理数据、分组整理数据、复式统计表和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92页统计中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相似文献   

7.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31页。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 2.能够理解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并且会求平均数。 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分三次出现,六年制第三册先学等分除法问题,是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第六册和第九册分别学习简单平均数与稍复杂平均数应用题,它们是等分除法应用题的发展和深化.教学简单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掌握数量关系的关键阶段,必须切实学好.  相似文献   

9.
本课时内容为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一教时,是在第七册三步计算基础上扩展到四步的,在运算的复杂程度上已有提高,它是今后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其中带有小括号的运算是下节课带有中括号运算的基础。本单元是整数四则运算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构想胡金婵王玉敏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含有两级运算和带小括号的三步式题、文字题;第二部分是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三部分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7):109-110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六年级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一节新授课。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西方的重要节日——圣诞节的有关知识。本课重点介绍圣诞节的一些习俗用语。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四单元第102页"平均数"。[教学内容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个指标,本册所学的是求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均值。算术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易理解最常应用的一种集中量指标。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但算术平均数易受两极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 2节《分数乘法应用题》 (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出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一步和两步计算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最基本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很多复合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它对后面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掌握好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使“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整体达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 )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把握好教材中例题的编排意图和…  相似文献   

14.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六年级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一节新授课.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西方的重要节日--圣诞节的有关知识.本课重点介绍圣诞节的一些习俗用语.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愿意了解这一重要节日,因此,学习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5.
"求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将这一内容分别安排在四五两个年级进行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教学"求平均数"时,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解题思路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还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册第三单元Part B Let's leam & Let's do,本课是整个单元的第4课时,主要学习5种颜色,通过Let's do的活动来巩固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册第三单元Part B Let's leam & Let's do,本课是整个单元的第4课时,主要学习5种颜色,通过Let's do的活动来巩固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彦 《江西教育》2005,(4):37-38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数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教学时应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