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迁移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努力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同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减少负迁移的产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迁移规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的实质是概括,基础是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实现的途径是联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和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迁移规律有重要意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教给学生实现迁移的方法可以有效促使正迁移的实现;数形结合、恰当利用负迁移可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从而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阐述了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迁移规律时,重视知识、技能、情感等的迁移,而忽视了负迁移的作用,特别是情感负迁移。鉴于情感负迁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产生的负面影响面广而且久远,可将之称为教学杀手,呼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要尽可能避免情感负迁移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母语负迁移在英语教学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若干如何在教学中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措施,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掌握概念、法则等,只关注知识的共同点,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以习惯的思维定势去考虑和解决问题.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的应对学习中的负迁移,这将会对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心理学中称为“学习迁移”。凡是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反之,产生消极干扰的作用,称为负迁移。产生负迁移的内因,主要由学生的认识结构、认识功能、思维定势引起的;教师的教法、教学过程、教学观念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教师只有弄清楚学习负迁移的表现,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单来说,迁移规律反映的是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影响。正迁移能够对新知识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而负迁移会对新知识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迁移规律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对策廖英忠在心理学上,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以后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影响。迁移从作用分,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凡先前已获得的知识对以后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旧知识的正迁移与防...  相似文献   

9.
朱树友 《教师》2008,(22):102-103
迁移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个重要问题,通常分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对学习和掌握技术起积极作用,负迁移则起干扰作用。为了促使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干扰,教学中应注意到教材安排的合理化,突出教材的基础概念,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实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负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对于类似的新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研究表明,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刺激物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负迁移,也叫干扰。日常教学中总存在一些负迁移现象,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尽量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但笔者认为负迁移的发生也能让课堂更有生机,促进学生的学得更扎实。本文结合数学教学探讨在课堂上如何有效运用负迁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目的不但要彼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尽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产生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做到:一、注意学生的理解水平,合理组织教材促进迁移;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四、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五、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与法则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介绍数学概念学习中的迁移现象,说明迁移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提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怎样引导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负迁移,进行正向引导,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会对学习产生消极作用。其实,只要运用得当,"负迁移"同样可发挥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借助"负迁移"可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和数学辨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联想是知识学习与数学庭用的重要思维形式,结合数学教学实际,从联想产生的思维迁移的两类作用,阐述了教学中数学联想迁移及其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倪伟平 《教育探索》2000,(10):29-30
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凡数学思维对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叫做负迁移。 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正迁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如习惯性思维对知识的稳步增长和理论体系的巩固完善是不可缺少的。直觉思维对知识的直观洞察力,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组织性、深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数学思维也会对学习产生负迁移。通过对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许多错误源于思维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习…  相似文献   

17.
张文礼 《职教论坛》2003,(10):42-42
“迁移”,是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若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若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正迁移,努力减少和防止负迁移,对教学任务的完成,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减少和防止负迁移?笔者认为:一、讲清每一个概念,防止负迁移例如,求arcsin(cosπ6)的值,有些学生往往解得的结果是arcsin(cosπ6)=樤32?苊飨裕鱿执死啻砦蟮脑蚴茄挥邪讶呛头慈呛饬礁…  相似文献   

18.
迁移理论综合了教育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迁移教学是在新情境中利用旧知获取新知,有助于打破灌输教学的僵局。在数学课堂中运用迁移理论可以综合贯通数学法则、数学原理及数学概念等知识点,强化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促使高职学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等抽象性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培养经验概括与知识概括能力。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策略,旨在让高职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9.
唐建宏 《考试周刊》2008,(22):179-180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知识的迁移方法,知识的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对新学知识的影响和同化,把已有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景中去.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黄亚忠 《考试周刊》2015,(10):86-87
根据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发现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技能、运动素质之间存在迁移的现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议析对运动技能迁移的认识,阐述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及其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运动技能正、负迁移产生的原因,提出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旨在为体育今后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