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大象的粪堆可能是最臭的家,却是一些青蛙最喜欢的住所。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亚洲大象的粪便里竟然生活着三种青蛙。大象粪便简直就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大象就是优秀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自己的活动改造了周围的环境,控制其他生物可利用的资源,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场大雨过后,小青蛙和小乌龟正在池塘边开心地玩耍。这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了一头大象。小乌龟说:“小青蛙,你看,和大象比起来,我们可真是太渺小了!”小青蛙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大象嘛,只不过肚子大了一点而已!这种雕虫小技嘛,我也会!”说完,小青蛙就把肚皮鼓得大大的,他看看自己的肚皮还是比大象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3.
现在世界上只有亚洲和非洲出产大象,而大象的数量及其生存地域目前还日呈急剧缩减之势。在亚洲,至今还出产大象的仅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在我国,近几十年来,人们曾经认为大象已经绝迹,近年来偶尔在西南边境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密林中发现了残存的少量野生象群。在全国各地,人们要想见到大象,只能进动物  相似文献   

4.
青蛙     
披着一身翠绿的外衣,头上嵌着一双圆鼓鼓的大眼睛,前腿短,后腿长,这就是忠诚尽职的“捕虫能手”——青蛙。青蛙捉虫时,一般潜伏在庄稼地里,两条矫健有力的后腿自然弯曲,两条前腿几乎直立,仰着脸,肚皮一鼓一鼓的,一双警惕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前上方,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它那绿色的皮肤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它。忽然,一只飞蛾飞来了,刚在青蛙面前一晃,青蛙已经像流星一样窜了上去。当它落地时,飞蛾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什么事物都是有个性特征的。画长颈鹿,不画长脖子,画青蛙不画大肚皮,画大象不画长鼻子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 [实验目的] 了解和认识青蛙的体色具有随生活环境而变化的现象。 [实验前的思考]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具有不同的体色。就是同一只青蛙,如果环境变了,它的体色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青蛙具有与栖息环境相似的体色,不易被敌害和捕食者发现,这对它是种保护性的适应。 [材料器具] 自制养蛙池一个、活青蛙几只、绿草、黑土、褐色砖头、沙土等。 [实验步骤] 从养蛙池取出几只青蛙,放入装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与它周围的非生物环境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这样形成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地农田都可以各自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下面做的生态瓶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试来观察这个小小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它的非生物环  相似文献   

8.
一场大火把剧院烧毁了。清理火场时,人们惊异地发现,拴在附近木桩上的一头大象竟被活活烧死。细小的木桩并不牢固,大象本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逃走,但这个庞然大物却呆在原地不动,任凭大火的吞噬,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有悖常理。原来,马戏团是这样训练大象的:在大象还是小象时,把它绑在一根大的木桩上。天性好动的小象,一开始想挣脱木桩,挣扎了许多次,它就发现,自己无法挣脱那根木桩。这时候,给小象换一根比较小的木桩,仍然使它无法挣脱。再过一思悟之角如果不改变既定思维,大象也会葬身火海;只要不放弃努力,青蛙也能争来自由。面对绝境,求生…  相似文献   

9.
池塘规则     
在传统高等教育的陆地之间,有一片池塘,我们称之为远程教育的池塘。在池塘中间,有一支庞大的青蛙舰队,它们由一只大青蛙,44只中青蛙,800多只小青蛙和1700多个小蝌蚪组成。其实,大青蛙也好,小蝌蚪也好,和陆地上的大象相比,都不足称道,但是,他们联结在一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与动物性别的影响,如今在实验室有了最明显的证据。瑞典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雄性蝌蚪在类似自然界中含雌性激素的污染物环境下,最终会长成雌性青蛙。  相似文献   

11.
<正>《青蛙卖泥塘》是一则很有趣的童话。青蛙想卖泥塘,但听完老牛、野鸭、小鸟等的遗憾后,便对泥塘进行了改造,到最后青蛙发现泥塘竟然这么美好,就不再卖泥塘了。每次改造之前,青蛙都有一段思考,如:“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相似文献   

12.
浙江奉化一小文静同学提问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们都有过逮青蛙的经历,对青蛙的弹跳能力惊叹不已。如果仅靠肌肉收缩的能量,青蛙似乎不可能跳得如此的高和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过大量的观察,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托马斯·罗伯特认为:原来青蛙在弹跳前将能量充分集聚,贮存在肌肉弹性结构中,这样使其肌肉力量最大化。可见,青蛙为了这“辉煌”的一跃,做了充分的准备。研究人员拍摄了青蛙跳跃的过程,通过计算机模型计算跳跃所需要的能量。研究人员发现,青蛙是通过缩小腿部肌肉…  相似文献   

13.
老鼠和大象     
[原型故事]一只老鼠在街上闲逛时碰见了一只大象,这头大象身上正驮着国王及国王的侍从,以及国王所宠爱的狗、猫、鹦鹉和猴子等动物。此时,看热闹的人群挤满了整条街,老鼠见此情景就对人们说:“你们这些人真是太愚蠢了,竟然会专程出来看一头大象!你们如此夸耀大象不就是因为它庞大的身体吗?有庞大的身体有什么用呢?我也同样有腿、耳、眼,如果你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也一样很了不起呢!”就在这时,猫从象背上发现了老鼠,突然跳到地上来,一下子便捉住了老鼠。忽然间,老鼠憎恨自己为何不是一头大象了。[演绎故事]一只自高自大的老鼠虽然身长不过三…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我和爷爷到菜园里去种菜,我想抓几只青蛙来做朋友。我到处找,可就是找不到,好不容易在坑边上发现了四只青蛙。我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用钳子一夹,一只青蛙被夹住了,后来我把另外三只也轻松地全抓住了。我和爷爷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这四只青蛙长得真可爱。你看,第一只是一只小青蛙,它全身土色,身上还有一些小砣,两只极大的眼睛,鼓鼓的,显得十分有生气。第二只是我最喜欢的“胖子青蛙”。它跳得很远,比其他的三只要灵活一些,因为它很肥,我叫它“胖子青蛙”。它用两只珍珠一样的眼睛,警惕地注视周围的动静。才一会功夫,它们已成为了我的…  相似文献   

15.
阿福的新家     
小青蛙阿福整天坐在一个大蘑菇上面,这个蘑菇就是他的家。但是他厌倦了周围的环境,他想有个新家。一天,有一只乌龟从大蘑菇旁边慢慢地爬过阿福认为这是个旅游的好机会,于是他就跳到了乌龟的背上。在乌龟背上,阿福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能力提升     
有的地方,传说蛇能把青蛙和人“吸”进嘴里吃掉,听起来真叫人害怕。蛇到底能不能吸东西呢!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决定亲自观察一次蛇是怎样“吸”青蛙的。他们抓来青蛙和蛇,在都不受惊吓的情况下,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然后,同学们直接进行观察。只见蛇机敏地向青蛙靠近,相距一尺左右时,蛇停住不动了,却不断地把带杈的舌头4俗称芯子5吐出嘴外。这时,青蛙像是发现了什么,直盯着蛇芯子,当蛇芯子又吐出嘴外的一刹那,青蛙跳向蛇头,伸出自己的舌头向蛇芯子粘了过去。也就是在这一瞬间,蛇突然张开大嘴,把青蛙叼在…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4,29(2):57-58
[古人类]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古人类遗址 发现大量大象足迹 综合《光明日报》及东方网2003年9月1日消息,继去年我国河北省阳原县马圈沟发现200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后,考古工作者又在该遗址的第二及第三文化层出土了数百件化石、石制品,特别是在该两个文化层发现了大量大象踩踏形成的足印坑遗迹。这是我国首次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  相似文献   

18.
大象在走动时大地也会震动,从而发出一种"震动语",它们就是利用这种丰富的震动信息来"打长途"的。科学家发现,在坦桑尼亚的丛林中,大象在行进时,相互距离如超出听力范围,有时就会停下来,用脚不断踏地,这就是大象在"接打长途电话"  相似文献   

19.
作文微素材     
我们做朋友吧一只小狗和一头大象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大象驮小狗过河,小狗则为大象站岗放哨;休息的时候,大象的腿成了小狗的滑梯;小狗想跳水,大象的背就充当了它的跳台……携带种子的"冰书"将植物和它们的种子冰冻在书籍造型的冰块里,然后放入河中。这些"冰书"慢慢融化。种子随着水流散至各处,成长为河岸边的植物。艺术家制造这些充满诗意的"冰书",以展示河流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两只青蛙     
从前,有两只青蛙,一只住在哆哆咪的沼泽里,一只住在咪哆哆的池塘里,他们都厌倦了周围的环境。“我打算去山那边看看有什么,”哆哆咪青蛙说,“咪哆哆的生活肯定比这儿有意思。”“这儿的生活真是无聊极了,”咪哆哆青蛙也在想,“山那边一定更好玩,我打算去看看哆哆咪是啥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