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2.
汪成燕 《考试周刊》2009,(16):221-222
本文从多个教学活动侧面节选了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精彩片断,并逐一进行了赏析,以期与同行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3.
教学思路:把中国外交史和党史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引入中学历史课堂,以新颖别致的角度和高屋建瓴的方式来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课。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初期,各城市政府对街道一级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街政府型,部分城市在区人民政府之下,成立了街政府;二是民政干事型,少数城市在公安派出所内设民政干事,领导基层居民工作;三是街道办事处型,在区人民政府之下,设立街公所或街道办事处。街道管理体制的形成,使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力量进一步延伸到城市社会的最基层,对新中国初期城市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国家从1950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军队进行整编复员。复员军人在回到地方之后,面临着从军到民的角色转换问题。自身和社会等因素导致他们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无法适应新的角色,甚至出现角色适应障碍。为了尽快使其适应新的角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复员军人的政治关怀和政策保护;为复员军人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重视对复员军人的心理疏导;为复员军人回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些措施对于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巩固国防、新生人民政权、爱国主义和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高度论述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制度前提、根本途径、物质基础、主体力量、基本原则等方面构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从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等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初步彰显了人民政权的民生价值取向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立意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在《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教学中,教学要确立人民的抉择、制度的自信为教学主题,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史料、拓展思维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内容,提升民主意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理清思路,了解李煜生平遭际,揭露身世对其创作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河南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河南教育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在着手建立人民教育体系过程中 ,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诸方面进行了改革 ;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努力扩大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视频导入:播放“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视频,通过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学思路:关于本课,实验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为:“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为:“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3.
鲍坚勇 《考试周刊》2012,(5):140-141
历史课堂本来如诗、如画,只是传统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违背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失去了活力。在"苏联(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作者应用移情换位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列宁的角色思考探讨特定的历史问题,从而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颁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参与者。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史学工作者自我教育和社会大众普及教育的双重目标;领导和参与创建了中国史学会等史学团体和机构,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组织支撑;奠定了历史教育的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原则;通过历史理论的传播、历史剧的公演对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历史观念塑造发挥了重要影响,践行了自己的历史教育理念。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历史教育的时代转向,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并且对此后的历史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社会思想领域处于新旧交替态势,道德层面各种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亟需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能够为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主旨的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可以为我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方略,以期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之初的文化转型是一个由多元向一元的转进过程。如果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构成了文化转型与重建的第一个层面,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则构成了  相似文献   

18.
储召连 《学语文》2012,(4):18-19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散文情和理的关系(2)从文章中“什么是美的”挖掘“美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工矿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由于内蒙古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民主改革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经过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内蒙古工矿企业中的封建把头制度和其他压迫工人的封建管理制度,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促进生产发展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息息相关。本节课通过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和存在的问题,不仅能辨证的看待硫及其化合物的"功"和"过",而且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同时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乃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