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从生活中开掘作文材料作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有了生活,作文便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可见,唯有从生活中方能开掘作文素材。1.引导学生在完成生活作业中捕捉作文素材作文素材随处可见,只是学生视而不见,不善于捕捉。于是,我常常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生活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开掘作文素材。2.指导学生从各种有益活动中发现作文素材生活如果像一坛死水,学生怎能有写作激情?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创造作文素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是现实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年下降,作文中素材匮乏、陈旧的现象极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尝试在教学中通过深挖课文素材、整理素材、联想想象并用、诗意素描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积累作文素材,写出"中考作文阅卷"中要求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4.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作文素材,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和实践的主要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从生活、课文、古典作品中有效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瑞英 《新疆教育》2013,(11):58-5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由于教学任务紧,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生活圈子狭小,社会阅历、经验都不丰富,作文教学给师生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善于从课外阅读中寻找创作灵感;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大自然;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是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体现.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因此,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是当前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是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如何达到"童言童语情自浓"的状态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一、丰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首先作文素材从儿童生活中来,丰富儿童生活,细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有话可说,情动辞发。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要让学生写一次亲身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感受、内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提起作文,学生头痛,教师心烦。不知道写什么、不明白怎么写、不懂得如何写好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如何破解作文教学中的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善于观察——给学生一双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罗梭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素材,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生活是平凡的,也是丰富的。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然后以真实的情感作文,于是本文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要从“走进生活,书写真情”的角度切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以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凝练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素材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只有用好素材才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质量。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以此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和质量。一、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体系僵化的原因在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赵彩芸 《课外阅读》2010,(10):163-163
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灵活,了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中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这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探索学生发现作文素材的心理过程. 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吃肉粽》,讲的是端午节那天,妈妈带回来许多粽子,有肉粽、豆沙粽.这  相似文献   

16.
刘国元 《考试周刊》2014,(35):47-4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生活化,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生活的充分联系。小学作文教学更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生活中,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文时才会有素材,作文才会不空洞,表达的情感才会更丰富、真实。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这一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艰巨任务。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师要让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而注重对素材的积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一、教师积极进行示范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对作文比较感兴趣,而且要善于写作各类体裁的作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它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是学习活动中积极的心理因素和强大的推动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正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趣 ,在活动中激趣 ,在联想中引趣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通过组织活动激发兴趣玩是儿童的天性 ,它能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 ,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玩与乐中既能开发智力 ,又能捕捉到写作的素材。通过安排有目的的“玩”来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是兴趣作文的重要形式之一。作文前教师应…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有教师费尽心机进行作文指导,而学生所写的作文仍然是内容空洞、东拼西凑。而写作源于实际,让学生真实的感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写作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文章的丰富性有重要帮助。本文就以实际生活为契机,合理的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说真话、诉真情,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模式意义] "让学生快乐地作文"是学生作文的理想追求和上乘境界.这一"快乐"不仅要体现在结果即已成篇的作文上--文章字里行间跳动着欢快的音符,洋溢着欢快的笑声,使人的生命像田野的草木一般享受阳光雨露,生机勃发;更要体现在过程即搜集素材、运用素材、实施素材和思想的重组与整合、盘活库存语言、滋生出新的产品中."快乐作文"其实质是给予学生宽松的写作环境,帮助学生孕育惬意的写作心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忘却自我,摆脱私心杂念,一门心思致力于用书面文字放飞心中的思绪,直达生命与个性自由生长,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情感与灵魂回归一统的境地."活动型"作文的突起为这种境地的显现提供了可能.活动型作文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中以发现生活为侧重点,鼓励学生以各种亲身经历的活动为基础,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索和发现生活,在此基础上记录和表现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