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浩元 《编辑学报》2015,27(1):74
答 这是《编辑学报》编辑部有意所为.我们当编辑的都知道,文章作者署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它是文责自负和对文章拥有著作权的标志.我们平时对学术界的种种学术不端表现包括署名的不正之风也常耿耿于怀、深恶痛绝.在编辑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编辑学报》的少数作者在发回给编辑部的校样上添加了新的作者署名,有的还一加两三个,有的补加了通信作者.  相似文献   

2.
对学报培养作者功能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报编辑同仁在总结学报功能时,都无例外地要标示出“学报具有培养作者的功能”。这种标示得到了学报编辑工作者和学报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但我们在认真思考这一功能的内涵或仔细审视有关学报的编辑实践时,就会发现人们对这一内涵的揭示有不够全面之处,为此,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再作阐释与构想。  相似文献   

3.
原源 《编辑之友》1989,(6):43-44
如何使学报充分反映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与科学管理水平,是摆在每一个学报编辑工作人员面前的严竣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努力进取,大胆改革,打破坐等稿件的旧习,积极开展对学报稿件的前瞻性处理工作,参与、推动作者的选题工作,协助作者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从而使学报能够更好地反映本院校的水平。有的放矢提高稿件的选题水平目前,大部分学报的稿件多为自然来稿。部分作者由于情报、信息渠道不畅通,加上本院校本科室仪器设备、及本人授课任  相似文献   

4.
孙景峰的专著《学报编辑工程论》,是一本实践性强、创新度高、材料丰富、内容翔实,对学报事业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书,值得每一个关注学报事业的人去阅读。 1.实践性强。作者从事学报编辑工作14年,精通学报编辑的各项业务,因此,作者能抓住学报编辑长期困惑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如第一章“学报功能论”中的学报如何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如何为教学服务,如何发现人才、促进科研;第三章“学报审稿论”中的审稿要不要向内稿倾斜,向青年作者倾斜,向特定专题倾斜;质量面前人人平等是不是可以变通;学报审稿人的职称能不能低于作者的职称…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网站是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及读者之间的一个互动平台,它除了可以发布及查找学报相关信息外,更应该是学报编辑部内部的一套功能完善的OA系统.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待处女作,这是每一个编辑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最难决断;二是最好应付;三是最易失误。所谓最难决断,就是编辑同这些作者初次相交,知之不多、不深,需要认真审读才可以决定取舍。所谓最好应付,就是这些人大都是初次练笔,对自己的科研和写作能力尚缺乏清醒的估量,本身有一种试一试的侥幸心理,如果轻易退稿,作者一般不会有什么意见。所谓最易失误,往往是由最好应付所引起的。这里所说的“失误”,即是埋没了“千里马”,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学报编辑部是理论学术文章的加工部门,也担负着扶持人材,推动学校教学、科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报》1992年第3期发表了《强化文稿发表的编辑控制机制——一件科学丑闻的教训》一文,我们读后颇受启示。我们以处理两篇稿件为例,从另一个侧面——维护著作权法来说明编辑控制机制的重要。1 情况 1992年12月份,《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先后收到两篇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的文章,内容都是讨论如何对刚体地球模型计算固体潮对时间的一阶微商。于是我们按编辑部审稿程序,将两文同送两位专家评审(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8.
我们虽然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但由于各人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各人所采取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然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如何恰当地处理好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做到作者写书、编辑编书密切配合,共同把一本书出版好!  我所采取的办法,就是紧紧依靠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去完成任务。我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定路子、出点子、找毛病、提建议上。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这里举《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一书为例,谈谈这本书稿编辑工作的全过程。这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该书的两位作者是有较丰富教…  相似文献   

9.
认稿又认人     
“认稿不认人”,确实是编辑处理来稿应有的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应该力求“认稿又认人”,就是说,要熟悉作者。有些来稿,主题很不错,报道角度也新鲜,新闻要素都齐全,却很难判断其内容真实程度如何。我们就登过一些事实来自捕风捉影、情节和数字任意夸大、甚至是作者化名自吹自擂的稿件;就是因为它们写得似乎“天衣无缝”,编辑对作者不了解,满足于就稿选稿,未认真核实,被打了“马虎眼”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是以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学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高质量的学报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面对高科技、知识化、信息化的新世纪,尽快提高青年编辑的素质,使之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文章作者的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然而,我们发现一些《编辑学报》作者在发回的校样上随意添加新的作者署名,有的还加两三位。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为了杜绝署名的不正之风,再次郑重敬告作者:务必不要在校样上添加新的作者署名!无论何人执意添加,本刊一概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12.
编辑在审修文稿时,与作者、评论者、读者相比较,所处的地位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作为编辑,对文稿认识的支点,或者说方位,与作者是并不全然相同的。他也不可能和作者对文稿的认识完全重叠吻合。因此,象我们过去通常说的编辑在审读、修改文稿时,必须体会作者的意图、不要背离作者意图之类告诫,其实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才是正确的,那就是用以反对编辑的胡删乱改。离开这点来看,正如人认识客观世界只能是近似的而非绝对的一样,编辑也只能近似而不可能和作者意图绝对一致,否则也就根本不需要编辑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第2期《编辑学报》的几处小疵及联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很少有不知道《编辑学报》和《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的。我们都把它们视作工作的规范,编辑的经典。然而,我们在阅读了1999年第2期《编辑学报》(以下简称2期学报)后,发现有几处小疵,现予指出并做评述,也联想到其他某些科技期刊的类似问题,顺便指出,供同行参考。 1)SCI等不应用斜体。2期学报的目次及第96页的“消息”中5次出现SCI,均用了斜体。我们认为,SCI应该用正体。《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中就是将SCI、EI、CA、SA等全部用了正体[1]。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佳人”,特指编辑眼中的人才与优秀作者人选;本文所说“慧眼”,则指编辑的识别力、发掘力,更可引申为编辑的综合素质、多种能力、学术功力、编辑思想、人生追求等等。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挖掘到一个优秀的作者,一部优秀图书几近成功了一半;即使有了优秀的图书选题策划,没有合适的作者去完成,仍有可能事倍功半。因此,编辑对优秀作者的发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编辑眼中优秀作者的基本条件从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编辑个体,不同类型的选题,不同的编写组织运作模式,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营销模式等,对作者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日常编辑…  相似文献   

15.
认稿又认人     
“认稿不认人”,确实是编辑处理来稿应有的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应该力求“认稿又认人”,就是说,要熟悉作者。有些来稿,主题很不错,报道角度也新鲜,新闻要素都齐全,却很难判断其内容真实程度如何。我们就登过一些事实来自捕风捉影、情节和数字任意夸大、甚至是作者化名自吹自擂的稿件;就是因为它们写得似乎“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6.
王任叔(1901~1972)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他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近代文化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期间,他制订了中外古今文学名著的选题,倡议出版中外文学名篇《文学小丛书》以及中外名家的影印文学古籍等,为繁荣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编辑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研究,其编辑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辑是通过作者为读者服务的 王任叔说过:"作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通过作家来为人民服务的."王任叔在这里是在强调联系作者、尊重作者的重要性,如果不联系作者、不尊重作者,拿不到稿子,编辑就失去了为读者服务的手段,也就无法履行编辑的职责.同时,编辑也要积极发现、培养作者,为自己的作者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传播场也许是一个新问题。然而,传播场中的基本关系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编辑天天与社会上的作者和读者打交道,其实就是和传播场打交道,所以这又是编辑人人熟悉的事。我们现在用一个新名词来概括,为的是使编辑学对社会上作者和读者的诸问题有一个总的概念,从而利于深入研究。实际上,无论是编辑影响社会,还是社会影响编辑,一般情况下,都必须通过作者和读者为其基本构成要素的传播场这个中间体。离开传播场去谈论编辑与社会的关系,就显得空洞,因而流于无益,而编辑的社会活动的规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9)
编辑的信息撷取与学报的资料室建设文/李晓娟学报编辑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学校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获取社会的承认,大多数需要通过学报这一媒体来完成,从而变为一种信息。因此加强学报编辑的信息撷取量,就成为学报编辑出版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信息是学...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作者的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然而,我们发现一些《编辑学报》作者在发回的校样上随意添加新的作者署名,有的还一加两三个。我们不支持这种做法。为了杜绝署名的不正之风,再次郑重敬告作者:务必不要在校样上再添加新的作者署名!本刊以往只是"郑重敬告",从2014年第5期开始则严格践行:无论何人执意添加,一概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20.
佐红琴 《编辑之友》2011,(10):38-40
一中国学术期刊界一个重要景观,就是大学学报占据大半江山。大概只要是大专以上的高等学校就一定出版学报,因此中国的大学学报应不少于千家。这是多么宏大的一支学术期刊队伍啊!但同时,大学学报多少年来也形成了另一种习惯,即多数学报只为作者考虑,而较少为读者——学报刊发作品的接受者考虑。或者用一个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