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若”两字常见的用法都是作假设连词和比喻词,运用频率较高,但在特殊语境中又容易用错。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两道题就在这两个字上“设卡”,“卡”住了众多考生。先看第4题。这一题要求从4句话中找出加点成语不恰当的一项,D项的文字为:“老王家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不少考生读题后感到文通字顺,成语运用正确,于是到前3项中去找错项。其实,这些考生误解了“如数家珍”的比喻意。现代汉语中以比喻词“如”领起的4字成语较多,如“如虎添翼”、“如火如…  相似文献   

2.
高考成语运用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往往针对成语误用频率较高的情形,设置成语实际义辨别不准、误用褒贬、用错对象、词义轻重不分、与语境义重复或矛盾等五大陷阱来干扰考生答题。  相似文献   

3.
〈诊断〉该题是2004年高考江苏题中的一道,旨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答案为B,成语“玲珑剔透”形容玉雕工艺品外形的精巧和质地的透亮。笔者将此题用于学生的平时练习中,并抽样调查了约150名学生,结果发现只有48%的学生答对。不少学生认为“色泽莹润”与“玲珑剔透”意义重复,是错项,  相似文献   

4.
李建芳 《新高考》2008,(12):21-22
成语运用题是语基考查的一个重点,考生须熟练掌握。现简单介绍解答成语运用题的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我们还  相似文献   

5.
正确运用熟语,特别是根据语言环境正确选用近义成语,是检测考生理解和运用词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成语考查题难度一般不大,考生失误原因多种多样:或以今义去理解古义,或不知熟语特定的意思,或错误理解熟语中的典故,或不辨成语的褒贬色彩,诸如此类.因此,辨析成语运用正确与否,关键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此外,还要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固定搭配、适用范围、成语的语体风格及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6.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成语运用题几乎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是考生得分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实,占领成语运用这一题型“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本文拟结合2010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以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做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成语题的考查.侧重于让考生辨析使用的正误,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所选成语生僻者少。常见易错者多。综观2007年~2010年的所有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除上海和福建没有单独命制成语题之外。绝大多数试题均有对成语的考查。在题干表述上,多采用“下面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是”。只有少数省份的题干采用了“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表述,且分值毫无例外均为3分。  相似文献   

8.
万建  杨日红 《新高考》2010,(11):22-23
每年高考语文卷中的成语运用题几乎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是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成语运用这一题型的"制高点"并不难,关键是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本文拟结合2010年各地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的一般规律,以帮助广大考生提高答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边少初 《求学》2004,(12):44-45
成语以其源远流长、结构凝固、形式精练、内容丰富而备受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高考必考题。而考生往往因知识面狭窄得分很低,但如果我们能从高考成语题的错项设计入手,审视其命题考查角度,定能找出解题规律。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第3题同义词语填空,由2004年的两组双音同义词选填变成一组,另一组换成同义成语选用填空。原题抄录如下: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前仆后继/前赴后继)这是明显地列出一组同义成语让考生选用一条填入空内,我们称作“显性同义成语选用考题”。第4题,选取句中加点的词语(实际上全是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四项中,C项是正确的,使用成语不恰当的其他三项抄录如下:A.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铁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  相似文献   

11.
最近5年(1992-1996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成语运用题,从题型看,大致有下列两类:第一类是判断成语使用正误,通常是给出一组分别使用了成语的句子,要求考生选出成语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第二类是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同样是给出一组分别使用了成语的句子,但形式与要求与第一类不同,句中的成语被命题者抽掉了,以空格或空格线条的形式出现,题下列出四组可供选择的成语,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组。(从考试结果看,这两类题型的得分率都不是很高的。因而,如何准确迅速地解答这类试题,已成为困扰广大考生的一个难点。本文拟…  相似文献   

12.
成语题已经成为历年语文高考必考的知识点,面对数量庞大的成语,考生应采取什么样的备考对策呢?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策略的运用,必然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成语运用题的解题能力,除平时大量积累成语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语简洁精辟,是汉语言的瑰宝。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选用成语,是检测考生词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从1992~2006年,每一年的高考都有对成  相似文献   

15.
成语考查是高考语言知识测试的一棵常青树,题型和难度多年来也一直相对比较稳定,每年都有一题,分值3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Ⅰ卷,让考生在包含着成语的四句话中选一句成语运用恰当或不恰当的话。其测试重点是:一考感情色彩的误用;二考望文生义;三考适用对象弄错;四考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考语境或逻辑错误。而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共四小题,每小题都是3分,共12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2009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今年广东卷第一大题能力层级有两个:A和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与2008年比较,题量相同,考点大体稳定,字音辨识、成语使用、语病辨析、连贯四个考点的考查保持不变。四题四个考点,覆盖面广,考点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7.
就近三年的高考情况而言,几道与词汇相关的题目得分均不很理想。1999年第1(字形)、第2(虚词)、第4(成语)题的得分率分别为35%、19%、38%,为前十题得分率的末三位。2000年成语题的得分率为57%,在前十题中倒数第五。2001年江苏考生第2(字形)、第4题(成语)的得分率分别为35.67%和59.33%,为前十题倒数第三、第六。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杨帆 《现代语文》2004,(3):21-21
成语使用题是中、高考及其他语文考试的最常见题型。题目的基本形式是给出四个选项,要求选出其中使用正确的一项。这本应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但由于出题者设置了众多巧妙的“陷阱”,导致该题的答题准确率并不高。那么这类题型到底有哪些设错方式(设置错误以考查考生辨析能力的方式),如何分析,以提高得分率呢?  相似文献   

19.
判断成语使用之正误,是每年高考题的必考点,也是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少考生常常在这道题上马失前蹄,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这又成为许多考生的一个丢分点、伤心点。但除了平日多注意积累、勤查工具书辨析外,尚无能迅速提升同学们判别成语正误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过,分析高考试题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据此按图索骥,或许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20.
从1992年辨析成语使用题出现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辨析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题目,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下面就近几年高考试题,谈谈成语运用常见的几大误区,以供考生们在做此类试题时加以思考。一、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对一些成语不能仅从字面上想当然地理解,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的毛病。如: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高考题)简析:“首当其冲”比喻是最先受到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