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简评     
《“近墨者黑”与“出污泥而不染”》是一篇比较好的议论文。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本文的内容集中,观点鲜明。“近墨者黑”和“出污泥而不染”都是出自我国古典作品中的名言,用这样的名言作为题目来写文章,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把握得好。可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将“近墨者黑”和“出污泥而不柒”作为两种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正式评价唐建平同学这篇获奖作文之前,我想谈谈这个题目。我们《语文教学与研究》主办的“华夏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三届了。在第三届华夏杯定本题目的时候,我们手头收到了几千道题目。后来,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终于从几千道应征赛题中选出了《“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等18个题目作为这一届大赛的正式赛题。我们的大赛刚刚揭晓,全国高考开始了。使  相似文献   

3.
《对“满堂灌”的再认识》一文(《语文学习》一九九0年第四期)的作者写他自己在“听到一位教学经验颇为丰富的教师讲授《荷塘月色》”后的感受,他断定“这节课无疑是典型的‘满堂灌’”;认为这堂课的“效果”好,为“满堂灌”说了许多“好话”,要求“恢复”“满堂灌”。这表明作者把讲授法与“满堂灌”简单地等同了起来。这堂课的效果实  相似文献   

4.
王虎森 《学语文》2000,(3):34-34
有一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有两个:《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考生任选一题作文。“近墨者黑”一说由来已久,几成公论,如果有考生写《近墨者未必黑》,那么他(她)就是在作翻案文章。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这一能力层级中,设置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一考点,并且一直沿用至2011年.自当年新《考纲》出炉后,笔者就认为“作者的创作背景”并不适合在高考试题中“探讨”,几年来,笔者的这一看法愈加坚定.  相似文献   

6.
近墨者黑”中的“墨”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显而易见,都是指不好的环境。同是处在不良环境,同是“近墨者,”同是“陷入淤泥”之人,而爬出来后又怎么样呢?有的人意志坚强,出淤泥而不染,善始善终;而有的人意志薄弱,被“墨”或“淤泥”浸蚀得面目全非。“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好象是同一种花结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果,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说它“统一”是指“出身”相同;说它“对  相似文献   

7.
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定一方”,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都可以,可“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不少考生在确定选哪一方时,犹柔寡断,反复思忖10多分钟,仍定不下论题。这对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应试作文来说,无疑是不利的。选题的犹豫,势必干扰思维的集中,延缓行文的时间,乃至影响作文的质量。究其原因,主  相似文献   

8.
《文献》1987年第3期刊登了陈美林等《沈嵊与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一文,文中多处使用了“阳季”一词,如“明季末叶”、“明季中叶”等,从一卜下文来看,这里的“明季”实际上是“明代”,作者把“季”当成了“朝代"的同义语。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作者认为“衰变”和“核反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不能互换使用。笔者读后认为,“原文”作者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0.
常言:“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套狼,宁可牺牲孩子,这合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语文建设》发表过一篇《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的文章,作者指出:这里的“孩子”可能是“鞋子”的讹读。因为,在一些方言区中,“鞋子”就读成“hái zi”这条俗语应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讲“拿来主义”之前先谈“送去主义”。关于“送去主义”牵涉到的一些内容,教科书作了几条注释,教参以及别的一些材料则解释“送去主义”为卖国媚外的行径。对“送去主义”的问题究竟应作何认识?很值得探讨。一、鲁迅先生在写《拿来主义》一文时提到所谓“送去主义”,无疑是应用了作者在几天以前所写的《谁在没落?》一文中的材料。所以《谁在没落?》一文作为《拿来主义》的背景材料,我们有必要作比较全面的了解。这篇文章引了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一条新闻,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大晚报》这条新闻的撰写者所表现出来的对  相似文献   

12.
见到广西《中学文科教学》1985年6期里《<范爱农>备课手记》一文中称“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为“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说是“鲁迅”为作者于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的署名,而绍兴光复在1911年,岂有预先使用七年后才出现的名字的道理?于是便断定“这是作者在细节上的失误。”好象还有两家语文刊物也刊出了类似的文字。其实,依我看,“失误”倒不在鲁迅,而在《手记》作者自己。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1996年第1期《看不懂“偶像”》一文由捧星热谈及“偶像”词义的辨析,作者刘继鹏考证了“偶像”的一些词典义项后,认为“偶像”一词有明显的贬义,并且这  相似文献   

14.
龙应台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她的说法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这段文字可以与《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互为注释,作者通过四郎有许多“看见”,我们通过《如》文也有许多“看见”。“文化为什么重要?”作者以一个很理性的问题开篇,却以很感性的方式进行了解读,使得这篇充满哲思的文章情感浓郁,留下了许多的“感动”。首先是父辈们被《四郎探母》所感动,“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  相似文献   

15.
“厚古薄今”何错之有山东无棣县埕口二中马殿荣,张玉新《师说》一文,是作者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坏风气,借古论今,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教参》却在“局限性”的名下批评这篇文章“厚古薄今”。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韩愈生活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渴望建功立业,《史记》中却大量出现“功成身退”思想,这一矛盾思想是作者遭受的“李陵之祸”在作品中的曲折反映,而且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五册《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中,作者朱光潜把《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句中的“蓝”解释为蓝颜色,笔者以为这是不正确的。《辞海》中“蓝”有四个义项,其中“植物名。有多种。如蓼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忘却的记念》后面,有这样一个思考题:“忘却”和“记念”,意思是相反的,作者把这篇文章题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我查了手头仅有的几本参考书(多是高等学校、县以上的教研室及《中学语文习题解》编写组编写的),大概有以下几种答案: 一、“忘却”和“记念”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忘不了才写“记念”,“记念”就是忘不了或怕别人忘了才写记念文章; 二、认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作者愤激的反语,“忘却”就是不忘却; 三、这个题目表现了作者对死者的同情与哀悼,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和谴责。  相似文献   

19.
生问:在《我的信念》一文中,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83年12月号刊登了漱石、致中的《辨清、真懂、会用》一文中涉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成语.作者解释这个成语时,特别强调:“这里的‘为上’就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