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于《谈艺录》一书中提出了"虚谷欲融合两派,统定一尊"的观点,此观点主要基于方回《瀛奎律髓》中"学老杜自贾岛入"一说。文章认为,方回对四灵诗派奉为"二灵"的姚合、贾岛评价有异,贾岛在方回的诗学理论体系当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据"学老杜自贾岛入"推断方回欲融合江西诗派与晚唐体诗派,此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关于"涕泗"二字,后世往往析言为训,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自毛传而后,鲜有异议,从训诂的角度来看旧注似无破绽,然出土文献为重新追溯"泗"之形义来源提供了可能。今立足《郭店楚简》相关文献材料的考释,认为泣、涕为"眔"一字之分化,泗则为"眔"之异体,义皆为眼泪",涕泗"当属同义连文。  相似文献   

3.
郑玄认为"笙诗"亡于战国及秦之世,实际是为了解释《毛诗序》"有其义而亡其辞"所作的一种推测。"笙诗"本非《诗经》所有,前人从"有声无辞"、编什、篇题重复、"笙诗"《序》等方面都作了论述。而从汉代四家《诗》来源看,四家《诗》皆得自"讽诵",三家《诗》却无"笙诗"。《诗经》在秦焚书前传播广泛,却没有征引六"笙诗"之辞的资料。"笙诗"加入《诗经》应在刘歆《七略》成书之后,即哀帝建平元年之后。元始五年,王莽征通知《毛诗》等典籍的异能之士,以民间学术校正学官学术,加入"笙诗"的《毛诗》进入官学系统,为人们接受。《毛诗》学者入"笙诗"于《诗经》,除受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的启发外,也与人们把经书看作"应时而作"、可以损益的观念有关。从《汉书.儒林传》"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一语来看,入"笙诗"于《诗经》的学者很可能就是徐敖。故《毛诗序》最后完成应该在建平元年至元始五年期间。  相似文献   

4.
侠客行     
自司马迁为游侠作传起,侠客就从"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的禁律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崭新的生命。此后,借侠客自抒怀抱者络绎不绝。有志愿献身边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的豪迈,有帮人排忧解难,重然诺,轻死生,"事了拂衣丢,深藏功与名"(李白《侠客行》)的洒脱,当然也有"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谭嗣同《望海潮》)的无奈。可以说,"侠"已经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6.
迪斯尼电影《冰雪奇缘》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又一次掀起了观影迪斯尼影片的高潮。在本部动画影片中,为了体现冰雪姐妹的情感跌宕发展关系,"门"和"手套"在影片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现从意象角度出发,分析在《冰雪奇缘》这部影片中"门"和"手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论者依据《诗家一指》认为《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不是司空图而是明人怀悦。以《诗家一指》与《虞侍书侍法》对照,证明《一指》抄撮成书,而且错误多端,令人索解为难,但其中的《二十四诗品》录自"秘本",值得珍视。苏拭《书黄于思诗集后》中所说的"二十四韵",指各用一个韵部的字押韵而成的二十四首组诗,实指《二十四诗品》。因此在没有可靠证据之前,不能轻易否定司空图是《二十四诗品》的作者。  相似文献   

8.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教学参考书》及各种版本的译文都将"公子故过之"的"故"解释为"特意",将"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一句翻译成"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特意陪我拜访他"。  相似文献   

9.
关于"自"的词性,学者们没有一致的见解,特别是"自"能否作词尾,更是没有定论。我们认为,"自"有代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四种词性,它还能和其它字组成复音词。同时,本文在归纳"自"词性的基础上,试析《世说新语》中的"自"。  相似文献   

10.
自卢以纬《助语辞》开始,大多虚词专著都习惯于将"耳"、"尔"连在一起说明,认为两者的用法较接近.不少学者认为"耳"、"尔"同义通用,表示限制语气.但实际上两者来源不同,先秦时期的用法也不尽相通.这一点邦锡良先生1989发表的《先秦语气词新探(二)》一文中就已论及,但其后的论文、专著中均未见讨论.本文主要就《孟子》中的"耳"、"尔"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用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肉蒲团》多攀附化用儒家经史以为小说。其写"未央生"与艳芳、权老实夫妇故事等分别取法《诗经》中《庭燎》《氓》与《静女》诸篇,表明《诗经》是《肉蒲团》思想与艺术取法的重要参照或对象。作者的用心虽在籍以坐实其自道是书之作得力于"经史"处甚多,以可与"经史"并观为小说加一层保护色,但其把当时最下流与最上位两种文本揉为一体的写法,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诗经》内容的庄严性,同时是以小说形式对《诗经》写两性关系内容的另类诠释,可以启发人们对小说中色情描写尺度的思考,值得《诗经》学者引为参考。这一写法在前此小说中似无先例。鲁迅说此书"较为出类",大概也包括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而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人性的试金石。作者又用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写出真实的人物,至今人人还是可以"取以自镜"的,因而,《儒林外史》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嘉猷《南北史世系表》中记录了会稽孔氏十二世的世系,其中孔休源一支自孔冲以下缺漏几世,没有记录名字仕宦。而结合唐代墓志材料,基本可以确定这一支的世系情况,并肯定《梁书》、《南史》中孔休源为"冲之八世孙"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自1991年10月27日于上海"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吴淳邦先生相识,陆续会到了好些学有专长的韩国同仁,见证了中韩小说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在吴淳邦先生主持下,我们编纂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韩译本1993年起分五卷出版。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发表了我的红学论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证谬》《从胡适的"求证"到脂砚斋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于鲁迅《野草》的"哲学"研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本文即着眼于近三十来对于《野草》的哲学研究,对其做系统的整理,着重从三个方面的分析研究中实现对于《野草》哲学主题的多层面把握,包括:"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怒其不争"的"立人"哲学,深藏不露的"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部巨作。自《东方学》出版至今有诸多解读,笔者拟从萨义德对"东方学"理解,他本人对东方主义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以及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这三个层面,并结合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来对《东方学》做深一步的解读。在思考西方人眼中"东方"的同时也进行东方自身的反省。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少年网上交友已成为一种时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上网"。《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也提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但从警方掌握的情况看,一些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络聊天骗取青少年的信任,进行抢劫、  相似文献   

18.
范望由《太玄》提炼出了"家性"与"行数"两个词,其中"家性"主要指《太玄》首名的意涵,也包括玄首的阴阳刚柔之性及其五行属性,而"行数"则指《太玄》首赞之数与五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家性与行数作为解赞体例,使范注自具特色,可目为范望之太玄学。  相似文献   

19.
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讲"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关于这里的"命"字,学者们多有争论。这里的"命"应作"生命"解。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简文"命自天降"的含义是说生命源于天(地),而生命源于天(地)的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常识。第二,从生命的本质是气之聚散的角度来看,简文是说人的"性"(由喜怒悲哀之气构成的)源于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来自于天。又,本句与《语丛三》中"有天有命有生"一句内涵一致,而后者则是说人的生命源于天。  相似文献   

20.
黄水珍 《现代语文》2013,(10):38-39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有名的诗篇,是浩如烟海的古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令无数人唏嘘不已。然而在具体讲解《孔雀东南飞》"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的悲情结局时,有不少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