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研组是教师锻炼、收获、提高、成长的平台。随着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学校创新、开拓课程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已成为教研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组织之一,是一线教师参与面最广的学校组织,教研组的建设关系到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建设优秀的教研组是打造学科优秀团队的孵化器,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基地,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摇篮,每个一线教师都期待教研组成为学术性组织,从而让自己能在教研组这个团队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最常规、最主要的工作,有机结合了集体力量与个人智慧,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研组起着重要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关键在于专家引领,明确教研组建设的方向;同伴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研、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关注青年教师、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郑逸清 《现代教学》2007,(7):126-126
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两篇案例分别来自一位学科教研组长和一位普通青年教师在教研活动开展中的成长历程和反思,希望这样的个体案例可以为我们的读者在自身专业化成长方面提供一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基地,这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基于"合作型教研组"的制度创新实践(一)创建"理念、制度、内容"三位一体的合作型教研组1.理念——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俊芳 《生物学教学》2005,30(11):75-76
为了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近几年很多重点中学都在大面积扩招。以我校为例,2002年时我校由原来的每年级12个平行班增加为16个,2003年增加到22个,2004年又扩到30个。生物教研组由原来5人,逐渐增8人,11人,16人。能否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一个限制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教研组长,几年来我一直参与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搞好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效率和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开展教研组活动,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研学相长,有利于资料的积累.因此,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研组活动如何开展?研究什么内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学校育人工程中的主角,青年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力军,不失时机地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内容。看一个教研组的工作是否出色,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培养年青教师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教研组建设学校重视,保障到位,明确目标,措施到位,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加强业务学习,培养青年教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成熟教师和教研组长分别提出了关注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加强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以中心教研组辐射型为模式,开展园本培训;以课题组活动为轴心,开展连环跟进式的教研;以年段教研组活动为补充,扩大教研的影响;以青年教师成长为契机,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4):15-16
一个学校发展的希望在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质量,青年教师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现在的青年教师成长存在诸多瓶颈,青年教师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尽快成为教学领域的行家能手?文章提出学习、反思与研究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各学校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骨干教师引领这个角度出发,从结对互助、示范引领、个性化备课、做实培训、以赛促教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校劳技教研组从无到有,从松散的组织成为正式的建制,在这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深化教学改革是劳技教研组建设的保证。在每学期初,劳技教师都制订教学计划,确定自己的教改课题或教学科研课题,教研组综合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对青年教师还要求其参加“青年教师联谊结对”活动,定时进行“六认真”检查与考核。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记载。每学期青年教师人人开  相似文献   

16.
<正>业务评比是当下幼儿园教研组培养教师时的普遍且有效的做法,然而在业务评比中存在一种潜在的现象:关注新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教龄稍长的熟手型教师常常被排除在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认为熟手型教师自身成长动力不足,业务评比很难触动其成长。个体自觉性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教研组认为,评比作为一种外在支持,会因熟手型教师个体缺乏内驱力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其二,对针对熟手型教师开展业务评比这项工作存在顾虑。  相似文献   

17.
冯杰 《福建教育》2011,(1):55-56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落实,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教师队伍年轻化,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成长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园本教研来解决.而教研组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教研组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成长,从本质上说一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新建学校的特殊性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更大的不易。青年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累积意识、质量意识、极限意识、整合意识等五种意识,在新建学校脚踏实地、把握自我,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专业成长上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发展,教师为要;教师成长,名师为先。学校可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由副高职称领衔,面向基础学科,领衔人对工作室成员要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每个成员都有相应的成长档案和生涯发展规划。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依托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进行教育协同创新。教研组是学校重要的教师组织,是教师间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可  相似文献   

20.
韦青 《江西教育》2010,(10):26-27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目前,尽管学校教学管理对教研组活动的要求逐步明确,但活动的低效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存在有计划、少规划,重数量、轻质量,轻对话、乏砥砺等问题,使得工作方向不明、目标不清,教研组集体研学基地的作用难以发挥。针对当前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创新教研方式,丰富教研内容,形成有效教研机制,让教研组富有成长的活力,催生教师研究意识和专业成长,是目前校本教研需要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