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认知语言学兴起之前,转喻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则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仅体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文章着重从语篇宏观层面入手,对转喻进行分类,对其在文学叙事和语篇连贯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机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叙事时间看《午餐》的叙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清 《文教资料》2007,(33):39-41
小说属于时间的艺术,它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所谓时间是指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就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叙事语篇的故事顺序排列、叙述的节奏和次数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证叙事时间在叙事语篇中所产生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致力于语言显性形式与语义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因此,突破以往只从修辞角度对转喻的片面研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从概念、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角度对转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的不同认知功能,为认知语言学机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许余龙(2004)指出,回指是指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往往是简略的)语言表达式来指代同一篇章中(通常是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但也不排除是下文中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征的意义或事物。陈平(1987)将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用转喻进行说话和思维是我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就可以依靠转喻思维来解读语篇回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于语篇回指的研究,进而构建转喻的理论框架阐释英语语篇回指;最后指出了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叙事语篇普遍具备强烈时间意识:或直陈时间;或叙事时间与故事紧密交织;或以"从前"类时间词语开篇,赋予儿童可贵的想象;或在结尾通用"美好"未来时间模式;或长于线性时间叙事,温婉而流畅;或积极运用概要与省略,同阅读者要求与丰富生命体验的渴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周孝华 《考试周刊》2009,(15):27-28
转喻是日常言语的普遍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转喻思维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转喻的本质及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并阐释转喻在语篇连贯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Panther & Thornberg将认知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述谓转喻、言语行为转喻。这一分类不仅更为全面地剖析了转喻的本质,而且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此三种转喻的认知机制运用至笔者在平时阅读的语篇中,试图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解释这些语篇的是如何实现连贯的。  相似文献   

8.
莱考夫的转喻映射模型为研究探析转喻对诗歌语篇的理解和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转喻映射角度考察,当代中国女诗人舒婷在其诗歌中使用大量的转喻来表达隐含的寓意,诗人在诗歌中大体上采用了范畴-成员、事物-部分、范畴-特征、级阶、事件、简约和方位等模型,以实现诗歌语篇的连贯性,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对语篇连贯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语篇连贯建构的影响。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以一则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文章为语料,分别论证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如何建构其语篇连贯的,探讨隐喻、转喻和语篇连贯三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作为转喻的一种,具有和转喻相同的运作机制,即利用相关或相邻关系来替代另一种人或事物,所以委婉语和转喻具有相同的的功能;但委婉语本身独特的特点使之在具有转喻的功能同时,还表现出不同于转喻的功能。因此,在作为人类重要思维方式的转喻视角下对委婉语诸功能的探讨,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委婉语。  相似文献   

11.
广告如同其他文体一样,存在着叙述的问题。广告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而叙述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或多或少的干预叙述过程,调节与读者的叙述距离以便更有效的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虹》代表劳伦斯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对位性和开放性的叙事结构以及隐喻象征的叙事手法,寻求到了表达生命精神的恰当的合奏形式,体现出了作品独具特色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无字图画书叙事的完成必须借助特殊的叙事策略.无字图画书的叙事策略包括图画聚焦叙事策略和图画情节完成叙事策略.图画聚焦叙事策略分为图画自身强化聚焦和标题聚焦两种类型.图画情节完成叙事策略要求情节因果链完整和短促.  相似文献   

14.
《罗杰教授的版本》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红字"三部曲中的一部,在作品的创作中,作家突破以往的创作风格,在叙事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作者运用叙事视角的突破、人物品行中的缺陷的暴露、模糊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伦理取位等叙事技巧,为读者营造出叙述的不可靠性和含混性,从而赋予文本多义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借代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说话者以借代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正吻合了语言学家所说的“省力原则”,其正面作用已被众多认知语言学家所关注。然而,本文注意到,如果借代语用过程中,忽略诸如选择、礼貌、文化、价值观等社会需要因素,势必会造成交际负面影响,此类现象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金霞 《天中学刊》2012,27(6):93-96
《青春之歌》在叙事策略上与众多文本发生了互文性关系:首先,它承继了"五四"叙事、"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叙事模式;其次,它遵从了1950年代社会历史文本对文学叙事的规约;再次,后启蒙叙事文本对《青春之歌》进行了叙事方面的修正。因此,在互文性视阈下解读《青春之歌》的叙事策略,可获取一种新的艺术视野和发现,显示出文学与文化交汇通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我们从叙事视角、时间倒错、叙事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女主人的贴身女仆》和《巴克妈妈的一生》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跳出从乔治·艾略特自身经历与小说的关系、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传统研究的窠臼,通过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述时序的叠合、叙述距离和节奏的变化、叙述视角和人称的转换三个方面揭示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策略,挖掘出潜藏于小说《织工马南传》表层结构下的多元复合叙述模式,彰显出乔治·艾略特的叙事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叙事学的角度对《八月之光》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进行评析。人物由陌生而关联的催化是产生人物对话的基础;不同生命世界的交流是对话普遍存在的体现;对话中蕴藏的变化与守恒是优秀文学创作的哲学理路。在具备对话特征的文本中,意识不同的对话方代表了看待世界的差异化特征,表明了包容性的语境赋予个体充分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20.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叙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池莉小说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出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作者常常以小市民的视角解构爱情的神话,并表现出明显的浪漫传奇化倾向,显示了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