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基地,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而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而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建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在分析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探讨建立有效地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质量机制建设,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一致,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做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机制建设,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加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质量机制建设,应加强保障性质量机制、消费性质量机制与激励性质量机制建设等,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占利 《文教资料》2014,(14):98-99
高等教育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是提高个体就业能力的助推器,社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目前,由于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办学层次和高校内专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作用的发挥。要实现两者良性互动,政府必须加强调控,合理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必须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本文以社会中介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对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中日两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现状及扮演角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丽 《江苏高教》2012,(5):32-34
从概念界定和模式研究开始,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划分特征的探讨,抽象出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内部机制的三个基本的制度要素,即质量决策、质量管理、质量监控,上述要素本身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PDCA循环"。进而,依据权力结构运转机制的特征和线路,提出了一个基于三要素组织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部机制"结构框架,并且对这个框架表现出的权力结构和内外部结合的决策特征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反映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协调竞争与合作内在关系和各方利益关系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效管理中的两项重要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且必要的互动关系。高校党建工作引领着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又充实了党建工作,两者统一于高校管理和发展过程中。但是它们的良性互动需要遵循党的领导与高校师生有序参与相结合,育人与育己相结合,个性张扬与共性底线相结合,以及精神引领与制度规范相结合等原则。据此,可从协同思想、组织体系、制度规范和行为模式四个方面建构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当前质量管理中的主要薄弱因素 ,提出了更新质量管理观念 ,从质量监控拓展到育人全过程管理和立体环境建设 ,构建新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等主张 ,并就这一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提出了若干实施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现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创造性提出了全程互动的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质量建设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关注质量,保障质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主题。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推进四川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四川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转变质量观念,牢固树立多样化、科学化的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多元主体,积极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康高效运行;加强制度建设,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持性政策环境;重视理论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要正确构建高职人才素质教育体系,就要把握高职人才规格特点,要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为前提,以培养职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构筑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在大众化阶段中国大学不仅规模扩大、在校生增加,恰遇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法制化,因而把握“四化”特点是构建质量体系的基础。立于该基础,高校应着重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自主与共同治理的关系、质量的一致性与质量管理机制创新的关系、体系的有效性与质量形成的过程性的关系,以及体系的统一性与学科的多样性间的关系。唯有理顺关系,才能形成构建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北欧五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选取了北欧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五个国家,对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建立的背景、机制的运行及其最新发展加以介绍,并分析了五国的共同特点,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构建质量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或者说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使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达到国际水平,承担起富民强国的任务。这个使命的完成,仅靠创建几所世界一流大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能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级各类大学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应该努力成为与世界相应教育层次接轨的、有竞争力的办学机构。一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是否合理,体现着该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因此,要根据多元化质量观的要求,从时代与国情出发,构建结构合理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凸显的今天,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瑞典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需要,在质量保证机制的构与实施上做了许多新的改革与尝试。本文试图从质量保证的实施机构、实施环节、实施重点和中界对此的反应加以介绍与分析,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不仅要紧扣时代主题,更要以人为本、遵循原则,最终建构起适宜学生终生学习、职业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运行方式,主要包括目标的确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统计与测量、评价、反馈、调控等六个工作环节,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省应根据相关原则建立“政府宏观监管,高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价服务,社会参与监督”的内外并举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尽快组建省级教育质量保障主管机构和不同性质的教育评价机构。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采用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价、质量认证四种方式对高等院校实行质量监控。在其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逐渐完善,滚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绿英 《高教论坛》2004,(5):146-149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教学设施、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构建高职质量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上国家和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管理,转变高职教育投入观念,切实提高教学条件;在学校内部上应改进和完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