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2.
林孝宗 《中国教师》2010,(23):62-63
<正>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品德与生活课程最主要的改变是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这一理念告诉我们: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提倡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要重视生活本身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基本的理念是回归生活。因为离开了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实践,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品德课程作业的设计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而,我在教学中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遵循儿童特征,突显作业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且注意力多与兴趣、情感有关.  相似文献   

5.
课程的产生指向公众的道德教化,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课程的过程走向德性之知,这三点确证了课程与道德的本然一体关系。然而,伴随宗教主义课程、知识中心课程和生活取向课程的发展,课程与道德不断走向疏离。宗教主义课程在极度追求宗教信仰的过程中隐含着对道德理解的异化危机,知识中心课程潜藏着道德探询的弱化风险,生活取向课程因过于注重生活效用而遮蔽了道德。课程向道德的复归,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回归课程的道德旨趣,实践运作中彰显道德的多层意蕴,学理支持上把握课程研究的道德路向。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75):136-138
追本溯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都来自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不仅如此,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之根本目的,是要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约束自己的举止。正因为如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回归生活。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引领学生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呢?文章将主要围绕"演绎生活故事、创演生活剧本以及开展生活实践"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程改编自思想品德课程,相比过去,增加了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素材与案例,教材编排严格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各个教学单元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哲学观点,已成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口号。品德学科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品德课回归生活是指通过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和现实对质,和人类文明对话,和他人交流,对自己发问,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参与下的道德行为。一、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面向生活的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品德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与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要求,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悟道德;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要在生活化的合作与探究中,让学生理解道德。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德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相时丰富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生产劳动资源,这些都可以用采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农村德育校本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回归儿童生活,应立足乡土资源,应通过实践活动生成儿童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1.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12.
常态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直面学生认知,并指导他们生活和做事。研究认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要以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学习逻辑、学科逻辑及生活逻辑,整合设计要素,将教学实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课程任务转化成学生向往的“课程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关注真实性、回归学科性、突出整体性、落实参与性,以实现“少教多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教育科学》2021,37(4):41-47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把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核心,积极探索和谐教育理念下的"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研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校本课程的创生、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学校公共生活的设计等策略确立起师生道德成长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让师生自主地投入道德生活和不断地建构道德经验。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要回归生活就需解决道德知识建构的系统化、过程学习的反思性、效用体现于生活三方面问题。本文分析和反思了道德知识系统化程度较低、反思只围绕了生活事件展开、课堂经验未能有效迁移于生活等德育工作问题。基于我国学校德育回归生活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提出了建构智慧型道德知识、道德知识解读与生活事件体悟相结合以及注重"内省"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诸庆  钱燕萍 《文教资料》2011,(24):176-177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践行,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品德课程作业的设计与践行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淡化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政治功能,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回到人自身,回到人的"真实的"生命活动之中,渗透于、潜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8.
反思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德育需要更明晰地探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生活"的德育不能笼统地反对知识,应将对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对知性德育的批判相区分,德育中的知识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三种类型,并以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获得为根本。德育以生活为基础最终要落脚到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生活经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德育过程需要关注并引导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由此,道德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需要道德价值的引导。德育正是基于"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关联才可能触碰到个体的内在生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开始“回归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道德教育课程的终极追求。而与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道德评价,也应该秉承“回归生活”的理念,做到在生活中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付桂珍 《考试周刊》2014,(37):135-135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融社会生活和德育教育于一体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感知道德,培养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增强教学设计的生活化,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促使他们提高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