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国际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市场开放态势下市场竞争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实力竞争以及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必然结果。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的实践来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正趋于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可以改变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缓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及课程的改革、对研究生生源的改革、教师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探讨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研究生规模较大,单一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本研究结合研究生人才建设与教学改革现状,借鉴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育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成功经验,在当前研究生培养新形势下,通过系统性调研和组织结构设计,汇集研究生创新发展的有利因素,打造适合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赵霞  王霞 《考试周刊》2011,(78):79-80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越来越注重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和复合型学术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的评估与发展模式。旨在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李悦 《考试周刊》2009,(11):197-198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应当更加注重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实践,从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方案的特点和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日趋明显。本文在简要比较欧美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选拨制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张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教育模式、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加快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职业化复合型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针对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全程双元化”培养理念,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培养路径等方面,对生态系统型“324”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扼要介绍了南京财经大学在践行专业学位研究生“324”培养模式中的有效举措和具体成效,以此探讨如何提高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端商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培养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培养导向目标与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出现冲突。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提出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从目前的注重论文发表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逐渐向社会需求工程技术型培养模式(专业型人才)适当过渡倾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针对目前农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联盟,就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探索、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基地建设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为农科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应具备创新特色,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行业需求。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和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界定较为模糊,难以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之初所期望的效果。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能够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所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符合行业需求,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了满足石油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地质人才的需求,在地质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探索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实验班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在硕士生培养阶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了全英文国际化培养模式和校一企一校国际化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满足了石油企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竞争对拔尖创新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亟待进行。北航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班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理念,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生源输入严把质量关,培养过程强调课程建设、资助服务与组织氛围的协调统一,并通过学生输出过程形成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研究生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向市场、面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革新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文章针对当前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创新和完善“需求导向型”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创新精神为核心、适应市场多样化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己任的我国第一批研究型大学,在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保证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应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扩大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为国家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真正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研究生教育追求卓越,需要一种开放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熏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的阐述。一、人才观念、人才结构的开放性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疑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相应要求研究生教育逐步由单一培养教学科研型高层…  相似文献   

17.
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相关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了该领域科研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初步探索了面向地球物理学科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集学科交叉融合、企业需求导向以及国际化跨越式发展为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及推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方面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的多模式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种需求出发 ,谈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模式趋向 ,包括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招考方式的多样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培养经费和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等。作者还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对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与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按不同需求分类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规范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等对策,以期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在总结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和企业需求的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路,构建了具有可持续性和船舶特色的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其考核体系,阐述了重构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法和要点,为全员全程提高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