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俊 《辽宁高职学报》2022,(10):105-108
将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融入学生专业社团中去,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再将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技能融入日常的培训之中,进而开展相关活动及竞赛,使学生自信心得以提升,求知欲也有所提高。将校企合作的手段方法融入学生专业社团当中去,探索出一种能在学生专业社团中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以及训练方法。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以及校企对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学改革的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特别是在专业技能顶岗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高职院校当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通过"企业托管""校中厂""厂中校""企业四定"等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使学生专业技能顶岗实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企业合作,关键抓住校企"共赢"为切入点,选好恰当的模式,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在实施上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去企业实习期加长。"2.3+0.7"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教育管理融入到工学结合中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课题。探索分析高职校企合作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淑波 《教育与职业》2012,(29):118-119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只有在校企合作制订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解决高职营销学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等方面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营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伴随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而呈现出来的,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该模式具有校企合作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企业能提供丰富的育人资源、可弥补思政课时的不足等优势。将企业专业典型案例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发挥企业文化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育人优势、布置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实习作业等,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稳定的瓶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传播和濡化,能促进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缩小校企文化的差异,减少校企文化的冲突,实现校企的文化结合、专业结合和教学结合,有效解决"就业总是困难,企业总是缺人"的深层次问题,促进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本文依据"融入多方资源、实行合作办学,融入行业企业标准、对接技术前沿,融入岗位需求、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企业文化、强化素质教育"的思路与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农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与途径,为推进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何适应评估指标、如何体现校企合作精神、如何与企业文化接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革新思路,实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将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置顶,适应企业来校兼职教师的企业文化背景,引入企业文化精神改造传统校园文化,根据企业所需培养目标改革学生课外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新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发展基于校企合作且与企业之间共生与协同,企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二级管理改革须顺应这一变化。当前高职校企基于企业大学的合作领域主要集中于合作办班、认证互动、社会培训和实践教学等"浅层次"领域,须引向混合所有制、技术合作、混编师资团队和文化融合等"深层次"领域。为此,应实现一、二级管理进一步融入企业元素,学院加强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更快的融入企业。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学生刚进入企业不久就纷纷跳槽、离职,学生很难融入企业文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达到企业希望的忠诚度。通过对江西部分职业院校的调查问卷,研究了校企文化互动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学生和企业参与文化互动的意愿度、影响文化互动积极性的因素,提出构建校企文化互动的积极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文化育人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对接的要求这一前提出发,围绕高职德育教育如何在加强校企文化对接方面有较大作为,如何让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这一中心问题,结合学院多年来的德育课程教改实践,总结提炼了"四融入"的基本经验和实践轨迹,即融入行业企业、融入课程设计、融入教学过程、融入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12.
洛阳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在为山东兖矿集团的"定向培养"中,开始进入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培养方案,共同发布招生计划,共同制订教学大纲,共同管理学生,在教学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有效地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这种文化对接不仅有利于校企双方,也有利于学生本人,同时对其他企业产生了深刻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职业教育中的企业责任,界定企业的社会属性及社会责任,以期寻找到使企业融入"校企合作"的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工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出发,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未进入企业之前,先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有了认同感就会有一定的向上力,如果能用上企业的文化培养思维就能早日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需遵循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产学结合之路,因此,高职教学改革要贯彻"校企育人",需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以高素质的"职业人"快速适应企业岗位。  相似文献   

16.
刘文  蒙坪 《教育与职业》2012,(14):134-136
文章介绍教学改革课程"大学生素质训练"审视和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文化差异,以及亟待研究解决的学生职业素养和行为养成等问题,提出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吸收企业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和行为,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距离,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内涵结合,突出职业教育课程创新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2008年"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双百论坛")中得出启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校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动机的冲突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企业用工、获得技术人才支持、解决员工培训、引进先进技术与科研开发合作、赢得社会声誉、投机;校方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学生就业、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获得资源、投机。校企合作各方实现"双赢"或"共赢"的基础性条件首先在于合作伙伴的合理选择和合作动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钱根娣 《考试周刊》2011,(76):220-22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校企一体”为培养模式,通过实训教学融入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使学生在心理准备、企业环境的适应、工作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向一个“准职业人”过渡。目前,我国的校企之间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何解决校企合作中校企深度融合的问题?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典型的案例,似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由以往的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改为建立起精细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共同开发教材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随着双方合作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渗透和职业品德养成对于校园文化、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和职业意识逐渐形成这两大方面之间的不断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需要。面对校企文化的差异,如何使两方面更好地融合和衔接,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圆满转型,本文即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